天天看點

啥時候打兩分轉換?還真不是拍腦門就決定的

啥時候打兩分轉換?還真不是拍腦門就決定的

2021賽季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如今全聯盟都時常在強打四檔,這與許多分析人士所提倡的一緻。球隊們甚至以更非正常的方式進行兩分轉換,這似乎引起了一些争議。

本周烏鴉輸給布朗的比賽,在比賽結束前不到9分鐘,穆雷的沖球達陣讓烏鴉15比24落後9分,他們在此時選擇兩分轉換。結果失敗了,分差還是在一個達陣外,随後馬克-安德魯斯的達陣仍然無法幫助烏鴉扳平比分。

啥時候打兩分轉換?還真不是拍腦門就決定的

評論員們,尤其是CBS的賽事解說、巨人四分衛名宿菲爾-西姆斯在賽後的複盤節目中對這個兩分轉換的決定感到困惑不解。他認為“要将勝利的火種保持到比賽最後一刻”。

烏鴉主帥是約翰-哈勃,他在賽後回答記者提問時對于此事做出了答複:“遲早要強打兩分,當時球隊狀态正佳,不如這個時候打。”

數學評估

我們讨論最後的核心應該是:“哪個決定使烏鴉更有可能獲勝?”我們可以用現代的獲勝機率模型來評估。假設在轉換嘗試後,以下是烏鴉獲勝的機率(泰勒-亨特利是當時的四分衛):

啥時候打兩分轉換?還真不是拍腦門就決定的

賈斯汀-塔克的附加分基本等于自動加上,是以我們假設他的射門百分百命中。然後,我們用X表示烏鴉的預期兩分轉換率:

7.2%

求解X得到0.11。是以,烏鴉的兩分轉換率要達到11%,這一選擇才有意義。是以即便當時亨特利是四分衛,烏鴉也想要強打。

常識

首先要承認的是,當人們腦中推動某個錯誤的想法時,總會有理由。人們總是把事情想象得無比完美,卻不會考慮事情不順利的情況。

談到橄榄球,必須要承認我們通過電視/電腦收看比賽會影響到我們的認知。例如電視裡經常看不到後場的安全衛,隻看到沖傳,我們不會意識到盯防的作用要大于沖傳。是以對于我們看比賽來說,“一個達陣以内”的價值要比9分或更多的比賽的價值更大。

因為懸念拖得時間越長越好。是以,當一支球隊提早進行兩分轉換時,如果轉換失敗,就會面臨解說和觀衆的謾罵。

球隊在本方半場嘗試強打四檔,同樣的情況也是如此。當他們成功的時候(第五周閃電對布朗那樣),這真的可以給比賽增加了很多樂趣。當他們錯失了轉換(第六周閃電對烏鴉那樣),比賽失去懸念,這不是電視台想要的。

啥時候打兩分轉換?還真不是拍腦門就決定的

是以,我們了解了一些誤解的來源,提早兩分轉換并不是錯誤。因為兩分轉換的結果在嘗試之前是未知的,是以任何事後結論都是馬後炮。

如果烏鴉等到後一次達陣時才嘗試兩分轉換,那麼轉換的可能性與他們在此前嘗試轉換的可能性基本相同。早打其實有早打的好,成功了瞬間隻差7分;失敗了雖然落後9分,但可以提前知道此後的防守和特勤組要做什麼。

反之選擇晚打,當一支落後8分時,就會造成一些尴尬的局面:

落後時沒有充分消耗時間

兩分轉換成功:但如果給對手留下了太多的時間予以回應就很糟了。比如說烏鴉在第五周擊敗小馬的比賽,他們在最後時刻兩分轉換成功扳平比分,卻留下了39秒,差點被小馬在正常時間射殺。

兩分轉換失敗:你有足夠的時間踢一個賭博短踢争取把球拿回來,或者用防守停住對手,但無論如何成功率都很低。

落後時把時間耗盡

兩分轉換成功:隻能進加時了。

兩分轉換失敗:比賽結束。

啥時候打兩分轉換?還真不是拍腦門就決定的

在所有這四種情況下,兩分轉換的結果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此外,這種方法還有其他積極影響。例如:

如果早打兩分轉換成功,并且第二次達陣前已經充分耗盡了時間,那麼如果還想選兩分轉換,那麼實際上是有可能直接終結比賽的。

如果早打兩分轉換不成功,對手随後達陣将領先優勢從9分擴大到16分,這仍然還是兩個達陣的分差(本周鋼人對維京人)。

請注意,其實電視台解說員根本不關心上述四種結果中的任何一種,他們隻關心比賽懸念能否保持到最後一秒。

總結

烏鴉在很多情況下都會繼續做出正确的選擇,令人鼓舞的是,他們擁有一名聰明的主帥,他不主管進攻和防守,但在對于不同比賽局面的判斷,大哈勃絕對是聯盟超一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