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作者:史海爛柯人

繼短暫而輝煌的秦朝滅亡後,迎來了強大的西漢王朝。西漢在諸多制度上,都沿襲自秦,但有所調整。故後人常言:“漢承秦制,有所損益。”就封建王朝而言,帝王的陵墓及其制度是統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而西漢的皇陵亦因襲秦制,但略有簡化,也實作了一定的發展。

西漢立國215年,傳十一世,皇位大部分為父子相承,除去廢帝,前後共有十二位皇帝,建有十一座皇陵。這些皇帝中,西漢末帝劉嬰的情況比較特殊,其被王莽廢除後又複立,最終遭更始帝所殺,未能依禮安葬。西漢的十一座帝陵,大體可以分為兩大區域:一個區域是渭水河北岸的鹹陽原,另一個區域是長安城東南。原上共葬有九位皇帝,自東向西依次為陽陵(景帝)、長陵(高祖)、安陵(惠帝)、義陵(哀帝)、渭陵(元帝)、康陵(平帝)、延陵(成帝)、平陵(昭帝)、茂陵(武帝);長安城東南葬有兩位皇帝,分别為白鹿原上的霸陵(文帝)和少陵原上的杜陵(宣帝)。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西漢帝陵分布情況

盡管西漢帝陵尚未一一發掘,但依曆年調查來看,在十一座帝陵中,除文帝的霸陵未設封土外,其餘均設有高大的封土。這一點,顯然受到了秦始皇帝陵的影響,表明西漢的陵墓制度受到了秦制的影響。不過,為何偏偏漢文帝的霸陵未設封土,顯得如此特殊呢?

要了解這一問題,我們還需從漢文帝其人及漢代的厚葬之風談起。

漢文帝劉恒(前202-前157),是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庶弟,其生母為薄姬。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劉邦擊敗魏王豹後,見薄姬頗有美色,故将其納入後宮。漢初薄姬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均有演義,不過劇中人物往往相貌平平,似與史實不太相符。薄姬入宮後,不久生下劉恒,但因劉邦寵溺戚夫人,薄姬在後宮中并不得寵。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影視劇中的薄姬

正所謂福禍相依,未得寵的薄姬在劉邦駕崩後,反倒得以保全,沒有遭受呂後的剪滅,并僥幸和劉恒一同前往代地。及至呂後駕崩,朝中老臣發動政變,誅滅呂氏諸王,并迎立代王劉恒稱帝,是為漢文帝。如此一來,原本庶出的劉恒成為了大漢天子,實作了命運的轉折。

文帝登上皇位前,曾在北方的代國當了十四年的代王。代地遠離京城,地處漢王朝的北部邊境,與匈奴接壤,條件可謂艱苦。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中曆練成長的劉恒,反而形成了勤政愛民的良好品質。及至劉恒繼承皇位,堅持施行仁政,推行了很多勸民農桑、輕徭薄賦的政策,在國力恢複後,甚至還免除過全國的田地租稅。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漢文帝畫像

據史書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生活極為簡樸,幾乎沒有興建過什麼宮殿、園林,甚至連宮廷器具也沒有怎麼增加。當然,文帝也并非完全沒有享樂的欲望,但相比很多帝王,他确實相當節儉,常常因考慮到節約而克制自己的私欲。比如,文帝曾想建造露台,可一想到要花費百金,便又取消了這一打算。另外,文帝還以身作則,不穿過于華麗的服飾,并且嚴格要求後妃不得過于奢華。

正是由于這種勤儉愛民的品質,使得文帝在規劃自己的陵墓時,充分考慮到了愛惜民力。當時厚葬成風,前朝以秦始皇陵為代表的奢華帝陵,也影響到了高祖、惠帝陵墓的修建。是以,文帝決定節縮成本,并作出了明确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史記·孝文本紀》)。類似的記載,在《漢書》中亦有展現,且《漢書·文帝紀》還有“因其山,不起墳”的說法。這些記載表明,文帝規劃自己陵寝時,具有以民為本的想法。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漢文帝劇照

不過,文帝霸陵在設計上,也并未完全摒棄設封土的舊制,而是臨山而建,以山象征封土,故省卻了以民力起築封土的工序。正因如此,未設封土的文帝霸陵與其他十座設有高大封土的西漢帝陵不同,其具體位置成為困擾後人多年的謎團。

此前,學界曾長期推測霸陵位于鳳凰嘴,而陵園系依白鹿原東側陡坡而建,這種認識也是最為民間認同的說法。不過,2021年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會上通報了3項重要考古成果,其中便包括陝西西安江村大墓,正式宣布該墓才是文帝霸陵所在。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江村大墓

事實上,在正式通報前,不少奮戰在一線的考古工作者,已經意識到江村大墓可能是真正的霸陵,而且已有學者撰文闡述了相關設想。其中,楊武站、曹龍兩位先生合撰的《漢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讨》,便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讨。該文發表于考古學頂級刊物《考古》雜志(2015年08期),文中還對當時已掌握的江村大墓情況進行了介紹:

(江村大墓)位于江村東側、窦皇後陵西側,墓室長寬各約40米,深約30米,有三道回廊,緊貼墓圹砌有一周磚牆,牆内為枋墓壘築的外椁,外椁與第二周枋木牆之間寬、高各約2米的外回廊,回廊内堆積有大量的木炭,第二周枋木牆一端設門,門内為第二、第三道回廊……

江村大墓曾于2001年被盜,有将近300件文物被盜,其中包括6件黑色陶俑。案件偵破前後,有專家圍繞該墓進行了探讨,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其墓主有可能是館陶公主,即漢文帝與窦太後所生長女,号窦太主。不過,按照漢代陵墓制度,長公主地位與諸侯王相同,墓葬規制也應相當,而江村大墓的墓室遠大于諸侯王墓。正因如此,有學者開始推測這座位于鳳凰嘴南側的大墓,可能是真正的文帝霸陵。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江村大墓出土黑陶俑

如今,這種推測已經被證明。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霸陵墓葬平面為“亞”字形,墓室邊長約72米,墓室周圍發現110多座外葬坑,外圍砌有卵石鋪砌的陵園設施。所謂的“亞”字形墓,是指具有四條墓道的大型墓葬,也是級别最高的墓葬。目前已發掘8座外葬坑,出土文物1500餘件,包括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陶器等。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江村大墓出土文物

當然,盡管更多的考古資訊還有待于今後陸續披露,但文帝霸陵被确認一事,可謂是考古學界的一項重量級發現,也将有力推動關于西漢帝王陵墓等領域的研究。

回到我們前面探讨的問題,文帝在規劃自己陵墓時不設封土,顯得尤為特殊,難道僅僅是因為體恤民力麼?

其實,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絕非霸陵不起墳的唯一原因。

事實上,秦始皇大興土木,修建奢華陵墓的做法,對漢初影響很大,漢高祖、漢惠帝在建造自己陵墓時,均設有宏偉的封土。依現代考古調查來看,高祖的長陵現存封土呈覆鬥形,底部東西長約160米,南北寬約134米,頂部東西長約49.5米,南北寬約17米,高約30米,而武帝茂陵、平帝康陵等,邊長甚至已達兩百餘米,可謂宏偉至極!

西漢立國兩百餘年,共有十一座帝陵,為何隻有文帝霸陵未設封土?

茂陵

在文帝内心深處,也曾希望修築一座牢固雄壯的陵墓,而且在視察霸陵營建工程時還曾高調炫耀:“嗟乎!以北山石為椁,用纻絮斫陳漆其間,豈可動哉!”

不過,在文帝沾沾自喜時,時任中郎将的張釋之給他澆了一盆冷水:“始其中有可欲,雖锢南山猶有隙;使其中亡可欲,雖亡石椁,又何戚戚焉?”

張釋之這番話,翻譯過來很直白,就一個意思——墓裡放太多奇珍異寶,修再結實也會被盜。

文帝很聰明,他雖然想比肩秦始皇、漢高祖,可也明白盜墓賊的狡黠。是以,文帝做出了不設封土的決定,同時大肆宣揚自己奉行薄葬,建造霸陵時不用金銀等貴重材料、器物,為的就是掩人耳目。但事實上,文帝霸陵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随葬品的使用上,還都是非常奢華的。

令人感慨的是,盡管文帝煞費苦心,為保霸陵永固,甚至連封土都沒設,但還是被盜墓者光顧了。幸運的是,因發現及時,霸陵文物損失總體尚小。如今,文帝陵墓真相大白,也算是今人的一大幸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