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自2020年底接觸圖書出版業務,向頁内人士請教相關問題。傳遞的觀點,有人說這事情挺簡單,有人說挺難。自己猶如小馬過河一般,具體河水的深淺,隻有自己走一遭才知道。正如曾文正公說言“天下事,若在外議論總無益,必先挺膺入局,躬身入局,冀可成”。

在21年初由于接觸的編輯變動,之前的一些對接需要重新來做。在3月15号過會後,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簽訂合同已然是4月1日愚人節,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可以說是和清華社簽約的紀念日。

與清華出版社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因為寫過IT學院一部分的内部教材,在項目開始之初低估了出版物教材的難度,認為把寫的一些内部教材内容直接送出即可。但是按照出版社正規流程,對方編輯接受之後,才算項目開始。從送出一個樣章開始認真反複打磨樣章,耗費了半個月的時間,一萬五千字的原始稿件内容,經過每天來回反複的修改,需要修改的措辭、圖檔、代碼修飾已然進半。經過半個月的打磨,後續的章節有了範本,在月底的時候,已經過了三章。

依稀記得五一勞動節繼續加班加點,盡管有人員變動、退出,但是在公司高層上司支援下,又加入了不少的得力幹将,五月份按原計劃完成了四章。在鎏金似火的六月,同時面對招生旺季,白天需要做好招生工作,晚上繼續面對編輯的催更,努力寫稿子。有點“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感覺。

技術稿件,寫作是痛苦的過程。記得印象比較深刻的話是“我們的國文水準不好,無法後續寫出技術書了”,編輯直接怼了一句“難道技術類的書籍都是國文老師寫的嗎?”。痛定思痛,還得硬着頭皮繼續寫下去,痛苦的原因一則是無法使用精确的語言做描述,二則是會讓作者覺得已經江郎才盡。其實,面對困難,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向困難低頭,直接認慫放棄。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死磕自己,如期和清華社把合約履行下去。每一章的開始都是“寫稿虐我千百遍,我待章節如初戀”。

在七月十号左右,所有的紙質稿件,基本都已經完成,後續進到了三審三校的排隊業務流程。如果說寫稿件會讓你感覺知識儲備嚴重不足,不管的改稿,更是非常的痛苦,反複的由編輯否定,自己重新書寫,有時候是語言描述問題,有時候是知識點順序的排列問題,有時候是為了使讀者更加一目了然的了解。“讀然後知精神,寫然後知不足”,為了使我們的内容更好的呈現給作者,書中的特定概念、術語被作者、編輯做了反複的推敲、打磨,從最開的初稿、定稿、終稿,可以說是五易其稿而成型。

在後續時間裡,三校的稿件像被國小老師修改作文一樣,供大家做下參考。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紙質稿件的完畢标志着主體工作的完成,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立體化的PPT、視訊、電子書等項目資料。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同類教材中增強了我們教材的競争力,在融媒體時代,我們從多方位為讀者服務,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這些想法和實踐都得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肯定和表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深圳出差的日子,收到出版社編輯說我們的書号已經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複下來,冥冥中像是我們和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做下最好的祝福!

“人之所助者,信也”,踐行企業文化,将信譽視為我們的靈魂,同時期待帶有墨香書籍的到來!

·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
與清華出版社Java圖書合同履約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