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夢想是什麼?

“你的夢想是什麼?”我的夢想是發财!為自己而發!

去年,一位杭州國小生的演講視訊在網上火了。演講的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比起其他同學的做醫生、當老師、做科學家的高大尚的夢想。有位小同學站起來說:“我的夢想比較簡單,就是想發财而已,為自己而發”。立刻全場哄堂大笑。

你的夢想是什麼?

這個視訊傳到網上被很多人聲讨,說這并不是一個國小生該有的夢想。這個夢想那麼的世俗和膚淺。一個孩子不該有這樣的夢想嗎?那些張嘴就談“利他主義”的人,就真的是在利他嗎?在我看來基本上都是打着“利他”的幌子在“利己”。因為隻要一個人還在認為自己在利他,說明它的出發點還是為自己。

為了顯得自己很偉大。《金剛經》裡說,隻要你認為自己在做慈善,說明你還是不是真正的做慈善,真正在“利他”的人,根本就不會将這兩個字放在嘴邊。凡是将“慈善,利他,大愛”等字眼放在嘴上的人,基本上都是真正的利己主義者。多數人對這種打着利他智語的利己行為,心裡有很多的不屑和譴責。

你的夢想是什麼?

把自己活成了精神上的道德榜樣,物質上的窮困潦倒。其實,這個時代真正的悲哀,不是孩子提早明白了金錢的意義。而是作為大人的我們,竟然對金錢帶來的真相一無所知。你的夢想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從小到大被不斷盤問。小時候,我們說的是當科學家、做老師、做醫生,做工程師。我們有各種美好的想象,我們光鮮亮麗的身影,但從小到大,無論是學校的老師,還是自己的父母,似乎從沒有告訴我們:孩子,你一定要努力的賺錢,賺到了錢,才有資格談幸福。賺不到錢,在别人眼裡做什麼都是卑微的。當我們心裡懷着着那份家長和老師對我們贊不絕口的表揚,口袋裡揣着引以為傲的學曆,知識,夢想,像一個天之驕子一樣,開始走進我們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時。

現實給我們的卻是:每天帶着疲憊的身軀擠地鐵坐公交,被人踩來踩去。經常被上司批評,工資沒起色,父母一日日的蒼老和多病,而自己隻能問一聲:“爸,媽,你們要多注意身體。”夢想,那個曾經日日夜夜都會幻想的東西,就這樣被殘酷的柴米油鹽所打敗,就這麼落寞的被塞進了心裡最隐秘的角落裡。

你的夢想是什麼?

曾經擁有夢想的我們,變得油膩、秃頭、迷茫...

曾經擁有夢想的我們,變得沉默、憂郁、焦慮...

曾經有夢想的我們,變得凄涼、尴尬、窩囊...

曾經擁有夢想的我們,從聽到老男孩的歌聲時的淚流滿面,到麻木的說一句:關了,吵死了。于是,許多成年人被那個國小生最真實質樸的話,戳中痛處,然後假裝不在意的笑笑,因為那是對自已赤裸裸的嘲諷。把發财和夢想挂鈎,并不是這位國小生的錯;把發财和夢想挂鈎,并不是我們的可恥。因為在金錢面前,尊嚴顯得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