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作者:夢醒錦官城

無論是小說《西遊記》還是電影《讓子彈飛》裡,都曾有過“強盜半道殺死赴任官員,然後冒名頂替跑去當官”的情節。

原本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以為這是杜撰出來的,畢竟世上不可能真有“麻匪”,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清代的康熙年間,怕是還真就發生過這樣離譜的事。

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記錄在史料《清稗類鈔》裡,而其整個過程之曲折離奇,較之《讓子彈飛》也不遑多讓。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讓子彈飛》劇照

康熙三年(1664年),這時候鄭成功才剛剛收複台灣不久,明清戰争尚未完全結束,天下還有不少地方有強盜占山為王。

這一年乙未科(1655年)進士郭世純接到朝廷谕令,要求他即刻趕赴安徽池州上任知府一職。

知府乃是一地主官,四品黃堂,郭世純原本隻是個六部小郎官,得到這麼個任命自是喜出望外,于是急忙召集家人手下,一路直奔安徽而去。

然而就是這麼個前途遠大的知府大人,在走到半道時卻被歹人給劫了,全家老少兼仆役護衛六十餘人被殺,隻餘美貌的嬌妻和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得以存活。

郭世純的妻兒沒死自然不是強盜發善心,而是因為大王看上了郭世純老婆的美色。

我估摸着那位大王應該是看過西遊記唐僧父母那一段,并從中得到了靈感,反正不久後他就帶着郭世純妻兒和手下弟兄三十餘人,一溜煙跑到池州府上任去了。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西遊記》唐僧之母殷溫嬌,被水賊劉洪霸占并攜之冒任江州之主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冒名頂替去當官的事應該是很不可思議的,但在300多年前的康熙朝,這事卻是有很大的操作性。

那時官員赴任全靠一張“官憑”,也叫“告身”,上面蓋有吏部大印,寫明誰誰誰到哪裡去當什麼官,就任地的官員一般就看這個玩意,基本上是誰有官憑就認誰。

那麼大家會問了,如果有人冒名頂替咋辦?

這個問題朝廷也考慮到了,為了防止有人冒充,是以官憑上一般會寫有一段文字,以描述赴任官員的長相,免得地方上認錯了人。

但這個所謂的“描述”其實大有問題,講幾個例子,大家一看便知。

如果是武官,一般官憑上都會有“身高X尺、英武過人”這麼一句,如果是文官,則會有“面白無須、才幹卓異”等等類似語句。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清代從九品“官憑”實物,注意我特意标出的紅框,長相描述就一句“年五十七歲,赤面有髯”

倘若這種概括性的文字描述都能識别出人的具體模樣,那才是有鬼了,是以接收官員的地方政府一般隻會驗證告身上吏部大印的真僞,至于告身上關于身高長相一類的描述,差不離就行了。

這位大王就是鑽了這個空子!

第二、山大王的知府生涯

話說大王帶着新納的壓寨夫人和一衆手下到了安徽,先是按着官場規矩去到巡撫衙門報道,又遞上“官憑”檢查,撫台大人畢竟不是神仙,自然看不出來這是個西貝貨,一番宴飲之後,大王就走馬上任去也。

這家夥上任後,當官還當得有模有樣,隻是收上來的錢糧卻遲遲不交給上級衙門,須知清代地方官每年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解送錢糧,安徽巡撫和布政使大人望穿秋水,都不見這家夥把銀子送來。

是以大人們很是生氣,一合計還以為他把銀子給貪了,于是發文質問,問這西貝貨何時能把稅收給交上來。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大王也是好手段,回巡撫說錢糧乃是大事,一定要等他空了親自遞解押送,以免誤了軍國重事。

巡撫大人對他這說法将信将疑,為安全起見,幹脆派人去查探,結果一看銀子和糧食果然還在府庫裡,一分未動,省裡這才放了心。

上官被蒙蔽,池州府又是強盜們自己說了算,是以這幫西貝貨在池州真真是混得風生水起,不過這幫人愣是沒想到,不久後一個小小的疏忽,竟讓冒充這事徹底敗露。

中國古代家族有個慣例,若是一家中出了個稍微上點檔次的官員,那麼親族中的親朋好友多有去投奔者,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郭世純為福建晉江人,在他當上池州知府的消息傳回家鄉後,老郭家的親戚們也一個個地踏上了投奔之路。

但讓老郭家奇怪的是,但凡有郭家的鄉親去投奔郭純如,一旦入了府衙,從此就音信全無。時間長了,郭家的鄉親們就有些疑惑,于是便派出郭夫人的大哥去池州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安徽池州老城

大舅子得了這美差,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往池州,估計還美滋滋地在想怎麼在妹夫手下謀個差事,結果他剛入池州地界,就遇到了“郭知府”的儀仗轎子。

大舅子本想馬上去打招呼,然而卻發現那轎中出來的人居然不是自家妹夫,大驚失色之下,亦不敢貿然相認。

這大舅子也是個聰明人,知道此事幹系重大,得先去找自家妹妹問問究竟啥情況。于是他假扮乞丐進入池州城,然後又去應聘給池州府衙挑水的挑夫,混進了知府衙門。

進府後他偷偷找到自己妹妹,即被大王霸占的郭夫人,想要問清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郭夫人見哥哥突然來此,又驚又喜,但她卻不敢相認,而是悄悄搖手叫哥哥不要說話。大舅子頓覺其中大有蹊跷,他不敢聲張,隻好先退了出去。

過了兩天大舅子又扮成挑夫混了進去,這次他的妹妹已經準備好了一封密信,并瞅準機會偷偷交給了自家哥哥。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而大舅子揣着信,待到出府一看,這才知道了所有事情的真相。

大舅子見信後心中又驚又怕,馬上就去巡撫(也有說布政使,原文中隻說了是“上台”)處揭露了情況,巡撫聞此密報後這才對前段時間的“錢糧風波”恍然大悟。

巡撫雖然大怒,但他卻不敢輕舉妄動。

原因倒也簡單,按清制,地方知府手上也掌握有武力,雖是巡防營捕快一流的雜兵,但那畢竟也是軍隊,雙方一打起來必然是死傷無數。

現在那大王和其手下掌控着池州一府武力,是以巡撫等人在深思熟悉後,還是覺得要智取為上。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清軍老照片

不久後巡撫衙門便給大王發了一封公文,說現在安徽各縣的錢糧不清,聽說你們府衙裡能人衆多,你們那邊能不能派人幫省裡清理一下?

大王見上面來了公文,不疑有他,于是派出自己的得力幹将,以兩人為一組去到各縣查帳。殊不知巡撫衙門早就暗中通知了各縣縣令,一旦池州府來人,立刻拿下!很快大王身邊的人就被清空。

與此同時,安徽巡撫又設下鴻門宴,稱有要事相商,騙那大王自投羅網。大王沒有任何懷疑,施施然赴宴去也,然而就在他一腳跨進巡撫衙門之際,立刻便被事先埋伏好的刀斧手當場拿住。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巡撫衙門

大王雖然看過西遊記,但那巡撫大人,卻是讀過三國演義的,帳下埋伏五百刀斧手的手段使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

大王被擒後見事敗,最終老實交代了一切。據他供述,府庫裡收的稅已有八萬兩銀子,他們一夥人原本打算做官到11月,就帶着銀子跑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終究還是露了馬腳被一網打盡。

坦率地講,《清稗類鈔》中記載的這起事件太過跌宕傳奇,而且整個過程與西遊記中水賊陳洪殺死唐僧父親陳光蕊,霸占殷溫嬌并冒名去江州上任的情節如出一轍,令我很是懷疑這故事是不是哪個說書的編出來的,而正好又被收錄進了史料《清稗類鈔》中。

本着史學上“孤證不立”的學習态度,我特意去查了一下郭世純的履曆,而這一查果然發現了些問題。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池州府志》中關于郭世純的記載

郭世純曾擔任過湖南石門縣令,這在《石門縣志》中有所記載,之後轉為六部郎官,再之後便到了池州府任知府,《池州府志》裡也說了此事,上面還說他号“昆池”。

包括在順治十二年的乙未科進士榜上,同樣有郭世純姓名,還是二甲進士,是以康熙年間确實有這麼個郭知府,而且他的整個履曆還比較清楚。

額外說一句,《池州府志》是地方志,一般由地方上的士人書寫,是以他們記載時不知道自家知府是個冒牌貨這種驚天秘聞也屬正常,甚至連朝廷都可能不知道此事。畢竟這位大王能冒任池州知府,安徽巡撫和布政使有“識人不明”的重大責任,安徽省衙能把這事老老實實上報才是怪事。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進士榜,郭世純名字赫然在列

但有些奇怪的是,郭世純履曆到了池州知府後就再無下文,仿佛從曆史中憑空消失了一般。

進士出身在清代乃是升官的“老虎班”,三年一轉,逢缺必補,而二甲進士出身更是不簡單,按理說不太可能在知府這麼個位置上就止步的。這充分說明一點,這個郭世純在被任命為池州知府時定是遇到了不測之事!

從這一點來看,這起山賊冒官之事的可信度極高。

清史秘聞:山賊截殺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憑冒名頂替當假知府始末

姜文飾演的“張麻子”劇照

從唐僧身世到《讓子彈飛》裡的馬邦德經曆,再到這起清代事件,這諸多大王裡面,就隻有張麻子最招人喜歡,實話。

文/夢醒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