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文/紀布

話說,在華夏史上共出現過400多位皇帝,而且諸多亡國帝王很多都頗具名氣,當然也有很多昏庸無能之輩,例如商纣夏桀,南唐後主李煜等等。

但也有些是因為一個時代的大趨勢緻使不得不下台的,就像下面要說的華夏史上的最後一位帝王溥儀。

要說這個溥儀應該是最為特殊的“亡國皇帝”,因為他的退位正式标志我國2000多年的 封建社會就此終結。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而且,作為一個萬人之上的皇帝,他遇到這種大趨勢,可謂是前無古人,溥儀在退位後不但沒有被誅殺,而且還一直活到新中國的建立,并成為了一位新社會的公民。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會産生疑問,古代亡國帝王幾乎都被除掉了。為何屬于封建餘孽的溥儀沒有被殺呢?

在慈禧那個敗家老娘們而咽氣前,她将大權移交給了年僅3歲的小溥儀,那時的滿清當局早已風雨飄搖,覆滅隻是時間問題。當時的他還是一個連路都走不利索的孩童,想要坐鎮天下,簡直是笑話。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袁大頭更是逼迫隆裕太後頒布退位诏書,滿清土崩瓦解。清廷雖然不複存在,但溥儀等皇族并沒有像曆史那樣全都被誅殺除患,而是繼續留在皇宮生活。

後來,又出現了個複辟的鬧劇,但總的來說,溥儀的生命一直沒受到過威脅。之後,他又被小日本擄去當僞滿傀儡皇帝,直到二戰戰敗後他的“一把手”身份才徹底改變。

之是以多方勢力不刺殺溥儀,原因有二:第一點,國内因素。雖然他已退位,但在我國根存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仍然存在。尤其是沒啥文化的底層百姓,根本不知道天變了,他們依然會盲目地擁護“皇恩浩蕩”。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而袁大頭當時逼迫溥儀退位時,用的手段也不是暴力征服,而是通過“軟刀子”威逼利誘,最終與隆裕太後“協商”好能保障他們人身安全與一些“特權”後,才同意退位讓賢。是以說,他們的人身安全是有官方保障的,不過,最終也難逃被趕出京城的命運。

滿清垮台,各路軍閥風起雲湧,手裡有槍都想在亂世中成為霸主,而其中實力最強的袁大頭更是對“皇帝”的虛名垂涎三尺,結果心急如焚的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了83天的皇帝夢就一命嗚呼了。

最後,還落得一個臭名遠揚的下場。是以說,溥儀雖為亡國皇帝,但他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第二點,國外因素,在日寇擄走溥儀後,将其軟禁在了僞滿洲國,并完全操控他讓他成為了手中的傀儡,他就此淪為日寇侵華的明面工具。

在那個時期,僞滿對東北人民所造成的災難異常沉重,在日寇戰敗後,僞滿也就不複存在,溥儀想要活命打算逃往日本,但不幸的是,他被蘇軍給抓了,之後就被關押到了蘇聯,溥儀在蘇聯服刑的時候被保護得很好,日子也算過得去。

戰勝國為何這樣做?是因為他有着很大的利用價值,目的是讓溥儀在戰後法庭上當證人,因為,他可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物。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在法庭上,溥儀也非常詳細地控訴日寇在中國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也詳細地闡述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日寇的侵華工具的。

溥儀的出庭連續八天,可以說是二戰戰犯作證時間是最長的。後來,溥儀沒有被處大刑并被送回國,接受思想改造,後來又得到特赦,成為了新中國的普通公民。

說到這裡,有些話不必明說,大家應該都能明白擁有特殊身份的溥儀為何沒有被殺了,總而言之,就是他的特殊身份有着巨大的利用價值,他所代表的不僅僅隻是他一個人,而且也代表着“那個時代”。

滿清最後一帝在退位後,為何沒有人要除掉他?因為其還有利用價值

本文參考資料:《末代皇帝》,《近代史》,《袁世凱傳》,《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溥儀,僞滿洲國,滿清的崩潰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