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
老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在我中華曆史上的亂世,造就了諸多英雄好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時期非三國莫屬。
提到三國,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劉歇業。曹操,諸葛亮等,但是今天小編要和談論的人物并非他們,而是司馬懿。
對于司馬懿這個人,很多人對其都是非常鄙夷的,畢竟史書對其的評價都不怎麼好,網友們戲稱其為“司馬老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司馬懿确實是将亂世一統的勝利者,論他個人的能力也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

然而,在司馬懿死前他給後人立下了一道不可為其掃墓的遺囑,直到1700多年後,他的這個遺囑才讓後人發現他的老謀深算。那麼,在司馬懿死前他所立下的這各遺囑是何用意?而且,在他的這份遺囑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秘密?
對于三國這段紛争史,後人總結了一句話:“曹家打天下,司馬坐天下”,魏蜀吳三國數十年的争鬥直到最後,被司馬懿的司馬家族取而代之,并成功一統天下成為了帝王家族。
司馬懿自幼就很聰穎,心懷大志,在面對像曹操這樣的奪權“賊寇”,他根本是瞧不上的,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擔任丞相後,司馬懿被曹操強行收入麾下,司馬懿為了苟活着也為曹操獻出了許多實用的計謀,是以他也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成為魏王後,司馬懿成為了曹丕的府内輔佐,正是因為有了司馬懿的幫助,曹丕在儲位之争中大獲全勝。在曹丕臨終之前,他将司馬懿推舉為托孤大臣,至此,司馬懿的實權力越來越大。
然而,曹芳繼位後,司馬家族的勢力遭到了曹爽的排擠,與此同時,司馬懿手中的實權也因當權者的猜忌而逐漸被架空。
但懂得隐忍的司馬懿并沒有止步于此,他等待時機趁曹爽陪曹芳離開洛陽後,在朝中安置人手直接控制了京都。
就這樣,司馬家族将曹魏的軍政大權全都奪走了,而後來發生的“高平陵事變”,更是奠定了司馬家族日後的統治地位。
有很多朋友認為,司馬懿這個人并不屬于正面人物,為了自己能奪得天下不惜叛主,但對于司馬懿來說,他的種種行為也不過是為更好地在亂世中生存罷了。
而在很多人對司馬懿有過了解後,都會認為他是一個老奸巨猾的人,這一點在司馬懿臨終前對他的子女們留下的特殊遺囑能看出來。
據一些資料記載,司馬懿在世前,曾在河南為自己選了一塊陵墓,但他所選的與很多貴族陵墓的建構方式不同,司馬懿的陵墓并沒有設計陵寝以及墓冢。
按照傳統來講,司馬懿為自己設計的這種陵墓的修建方式實屬“另類”,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囑咐後人,在其死後後人絕對不可為他掃墓,此外,還不要在他的墓前立碑。
可以說司馬懿的這種做法,無異于是向世人隐瞞他的墓葬的位置,畢竟,是他從曹家奪走了天下,曹氏的後人一定會萬分記恨他,假如曹氏的後人能知曉司馬懿的墓地所在,想必他們為了報仇一定會将他的屍骨挖出來然後挫骨揚灰。
但作為一位曆史地位較高的人物,司馬懿的這種做法着實顯得謹慎過了頭,但人算不如天算,1700多年後,司馬懿的墓還是被後人所發現,在經過一些曆史學者的探索與發現,明白了司馬懿特意隐瞞自己墳墓的真正用意。
原來,司馬懿除了怕曹氏後人對他進行報複外,同樣也害怕後世的仁義之士來掘他的墳,畢竟,他在曆史上的名聲并不好,而在他生前用的奪權手段,也讓很多後世的忠義之士所不齒的。
司馬懿也知道天道有輪回這個道理,如果他不将自己的墳墓隐瞞,想必他也不會安安穩穩的沉睡1000多年!說到這裡,大家認為司馬懿這個人算不算一個少有的老奸巨滑之人?
本文參考資料:《司馬懿傳》,《晉書·宣帝紀》,《白話三國志》,《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司馬懿,三國演義,司馬家族對曆史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