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高辍學的孩子,夜不歸宿,在社會上瞎混,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今天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絲家長的真實案例,這位母親跟我說道:孩子今年17歲,性格很外向,職業高中沒有上完,目前已經辍學不想上了。現在和一些社會上不務正業的人混在一起玩耍,經常夜不歸宿,不願意回家。也找過幾份臨時工,但是都沒幹夠一個月就不想幹了。每次就算叫回家來,沒幾天就又跑出去了。

孩子父親是做技術崗的,不怎麼擅長溝通,跟孩子從小交流也很少,孩子小時候做錯事也經常打他。母親前些年忙着做生意,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和引導,孩子上初二的時候就因為癡迷遊戲,導緻成績落下很多,休學過一段時間,後來轉到了私立學校,勉強上完了國中。現在父母很難管,好話也說盡了,現在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要不要把他送到那種素質特訓學校裡去封閉管理一下?

今天,我就借回複這位母親的機會,跟大家說說遇到這類情況該怎麼辦。我說一些個人的看法和思路,供大家參考。

職高辍學的孩子,夜不歸宿,在社會上瞎混,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從小受到來自父母的教育引導是缺少或缺失的。

各位家長要永遠明白一個道理,學校教育隻能算是個輔助,家庭教育才是起主導作用的。并且,“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這個時代已經明顯行不通了。你們的一些不當教育行為,也是直接導緻孩子走到今天這步的根本原因。說這些,并不是為了指責或埋怨你們,隻是為了告訴你事情的本質原因。

是以,也不要隻會去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聽話、不懂事。畢竟,沒有哪個孩子是一生下來就和父母作對的。但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已然無法挽回。生活還得繼續,咱們隻能是往前看,盡量想辦法去挽回一些局面。

第二,既然孩子已經職高辍學,那就已經說明孩子确實在學校是學不進去了。

這樣的話,隻能是盡快開始給孩子的第一份職業做規劃了,畢竟教育的終極目标也是要就業,不是為了拿文憑。有些人,可能确實可以吃體力上的苦,但就是吃不了學習上的苦,這個也不用強求。尤其是比較外向的性格的孩子,大多是不适合走學術路線,或者搞學術研究的。

職高辍學的孩子,夜不歸宿,在社會上瞎混,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第三,做家長的,需要放下以前的嚴厲家長架子,找個時間,坐下來跟孩子好好談談。

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真實想法,了解一下孩子的興趣專長,跟孩子講一些現在嚴峻的社會行業形勢,把利弊跟孩子講清楚。問問孩子為什麼那些工作幹了沒多久就不想幹了,聽孩子說說原因。孩子說出來的原因,如果是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家長需要把道理講明白,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導;如果是合理的原因,也要嘗試了解孩子。盡可能地找到一個孩子還比較感興趣的或者起碼不那麼讨厭的行業,鼓勵孩子去堅持做,告訴孩子,堅持下去才能成功,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哪個行業是容易做的,并沒有一上來就賺大錢的工作。

第四,孩子好多工作沒幹夠一個月就不幹了,也許是不太适合孩子也說不定。

隻跟孩子講一些傳統行業和就業話題,大多數孩子不感興趣。不妨可以換個思路,讓孩子嘗試一下新興行業。

比如,孩子不是愛玩遊戲嗎?你了解一下孩子哪款遊戲玩的最多,玩的比較好,鼓勵孩子開個自媒體平台的賬号,做遊戲領域,或者可以去遊戲直播平台做主播。如果孩子能堅持一段時間的話,家長及時給予一些獎勵,促使他堅持下去。

先不要管這個遊戲自媒體領域能不能做他的長期職業,這麼做的目的是先讓孩子靜下心來做一件事,培養他的一種堅持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或者說,在某一個行業領域嘗到了堅持的甜頭,以後即使再換其他行業做,也是有機會成功的。

隻要孩子肯去嘗試,就是好的開始。在初期還看不到收益的時候,家長可以從旁予以适當的鼓勵,比如,堅持做了一個月遊戲視訊,給孩子一些物質獎勵。

職高辍學的孩子,夜不歸宿,在社會上瞎混,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第五,為什麼要鼓勵孩子這樣做?道理在哪?

這裡面有個道理就是,孩子由于從來沒有嘗到過堅持做事的甜頭,那麼他肯定就很容易産生心理挫敗感,很難堅持下去繼續做。這也是為什麼他打的幾份臨時工都幹不下去的緣故,因為得不到較好的回報,是以很容易喪失信心。

但較好回報的工作,卻又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能。是以,就需要先在任意一件事上面,鼓勵孩子堅持去做,前期最艱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關注、多鼓勵,每當孩子堅持到了一個小階段,就要及時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孩子有堅持繼續做下去的信心。

一方面,假如孩子在這方面能堅持住,那反而是好事,起碼先有個事可做,也就不會總是在外面亂跑;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做了一段時間發現這個更難(其實遊戲相關行業或自媒體行業也沒那麼好做的),那麼也許就會接受之前工作上的一些困難了,或者,自己自然就會意識到需要提升專業技能,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

職高辍學的孩子,夜不歸宿,在社會上瞎混,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第六,有時候,讓孩子适當地“撞南牆”,也有好處。

畢竟,一個人當遇到了更難的事時,才會接受之前不那麼難的事。很多時候,光講道理孩子确實可能一下子聽不進去,那就可以考慮讓孩子去适當地撞撞“南牆”,撞完之後,也許他就會有切身體會,有新的感悟了。那麼撞什麼樣的“南牆”呢?肯定是優先選擇孩子喜歡的項目,從這個地方下手。

一方面,可以考慮先擺事實、講道理,把社會上的各行業嚴峻形勢告訴孩子;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條件換條件”的思路,跟孩子達成一定的協定,能寫成書面形式的協定更好。比如,孩子能做某一件事堅持半年,就給他什麼樣的獎勵。

第七,至于要不要送到素質教育特訓學校裡,我的建議很明确——不推薦。

送到特訓學校裡,也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的,這是肯定的。這個我以前也專門講過,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回看我6月23日的那期作品,有非常詳細的解釋。在這裡就不重複了。

職高辍學的孩子,夜不歸宿,在社會上瞎混,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最後,還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現在這個新時代,家長沒那麼好當,家庭教育,是個系統的大工程,還是要主觀上重視起來。

如今這種現狀,也是十幾年形成的結果,是以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馬上扭轉局面的,做家長的,也得耐得住性子,慢慢改變對孩子的态度,慢慢跟孩子去溝通,嘗試着慢慢改變以往僵化的親子關系。

要學會換位思考,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為什麼孩子會厭學或做不下去工作。同時,家長也需要放下傳統的家長架子,及時更新頭腦中的教育理念,并且還要去嘗試了解社會上的新興行業,尤其是可能成為孩子未來職業的新興行業。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成長的過程,學無止境。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或私信。你的收藏、點贊、轉發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我是魏老師,咱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