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作者:紅星新聞

12月12日,成都溫江區的一位父親帶着兒子在廣場上賣玩具的視訊在抖音平台火了,吸引了幾十萬網友的觀看。視訊裡,父親幹強不斷引導和鼓勵兒子軒軒與陌生人溝通交流。這位父親舉着鏡頭,時遠時近,像是提着一根線小心地牽引風筝,讓無數網友瞬間破防。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13歲的軒軒是一名自閉症少年。任何一件生活小事都需要他付出大量時間,比如:5歲學會叫爸爸,6歲學會叫媽媽,用8年時間學會刷牙洗臉,9年才學會穿衣服鞋襪,10年學會獨立上廁所……

每天早上,幹強都會把一根掃把和簸箕遞到兒子軒軒的手裡,讓兒子把地上的紙屑果皮掃到一起。這是他對兒子的一項固定訓練内容。軒軒需要盡量控制控制手部力量,完成清掃的動作。

看似簡單的動作,軒軒仍然需要幾分鐘才能完成,有時甚至需要幹先生親握軒軒的手提供輔助。

“棒!很棒!就是這樣!”幹先生會及時對兒子的回報給到表揚和鼓勵。而此時,兒子遊離的眼神中也總能迸發出一絲喜悅的光芒。這是45歲的幹強成為父親的第13年,也是他陪兒子的第13年。

說到未來,幹強表示:“軒軒是我的獨子,以後也不打算再生了,就做他一個人的爸爸。”幹強現在想的是盡快讓孩子學習獨自生活的技能,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溝通,掌握控制好情緒的辦法,這樣等自己和老人沒有辦法再照看兒子時,他也能靠自己活下去。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爸爸和軒軒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父親帶兒子賣玩具的視訊截圖

夫妻心碎

兒子從幾個月大開始接連确診腦癱、自閉症、癫痫……

自閉症、腦癱、癫痫、地中海貧血,孩子遇上任何一種,家庭都難以承受。但13年前,這些“不幸”卻都落在了一個叫軒軒的成都男孩身上。

2008年,軒軒出生了。小寶貝的到來,讓這個普通的家庭充滿了幸福和歡笑。可是軒軒三個月的時候,大家發現他的小手總是緊緊地攥着,脖子也立不起來,他眼神凝滞,也不像其他嬰兒一樣哭鬧。

軒軒過于“乖巧”的樣子,讓一家人開始察覺到不對勁。幹強回憶,他們夫妻倆内心已經隐隐約約感覺到了問題。夫妻倆買來了專業的醫學書籍,對着講解自閉症、腦癱的條目一便又一遍地排除。“這條可能有點像,那條不是,軒軒不是這樣的。”書上,畫滿了圈圈叉叉,夫妻倆極力想要尋找軒軒沒有生病的證據。

可現實是,幾個月大的軒軒确實和同齡的寶寶有不一樣的表現。幹強還是決定帶兒子去醫院檢查。最終,軒軒被确診患有腦癱。雖然心裡早有準備,但知道消息的那一刻還是如晴天霹靂,充滿了煎熬和絕望。

接下來,1歲半時,軒軒又被确診自閉症。沒多久,孩子癫痫開始發作,每天會發作半小時。這段時間裡,每隔幾秒,軒軒小小的身體都會不斷抽搐。每當這個時候,軒軒父母就止不住地流淚。絕望的是,到了7歲,軒軒又被确診為“地中海貧血”。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爸爸帶軒軒做康複訓練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爸爸帶軒軒學攀岩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爸爸帶軒軒學溜冰

全家上陣

父親發現音樂治療有助于自閉症康複 軒軒5歲時開始接觸鋼琴

疾病影響了軒軒的成長和整個家庭。1歲半不會說話,吃飯不會咀嚼,沒有眼神對視,情緒化嚴重,經常亂發脾氣,行為刻闆,容易狂躁不安,也不能很好地用語言來表達……

孩子那麼小,就被這多種疾病纏上,幼兒時期的照片就被貼在了殘障人士證上,這讓堅強的幹強也難以承受,軒軒媽媽更是再也沒有笑過。

軒軒病症複雜,治療費用相當高昂,為了給軒軒好一點的治療條件,幹強隻身前往重慶工作,吃最差的飯菜、住最差的地方,為兒子掙錢治病。軒軒媽媽則在成都兼職兩份工,馬不停蹄。

奶奶也加入了進來,放棄了工作帶軒軒康複。她不相信“一家人下了功夫會沒有收獲”。

後來,幹強在網上查閱資料發現,音樂治療對自閉症的康複會有幫助。于是在軒軒五歲時,他決定讓軒軒開始接觸鋼琴。但這個決定,也讓他們遇到了難題——腦癱讓軒軒握成拳頭的手根本無法打開,也按不了琴鍵。

為了能讓軒軒學上鋼琴,軒軒的奶奶用了大半年的時間,一根一根地把軒軒手指訓練舒展開,再一根一根地彈琴練習。雖然學琴的過程充滿了艱辛,但在家人的陪伴和引導下,軒軒對鋼琴逐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軒軒最後竟然達到鋼琴業餘十級

終現曙光

幹強辭職當起全職爸爸 兒子10歲達到鋼琴業餘十級

幾年努力下,一家人積攢了一些積蓄,考慮到照顧孩子的辛苦和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三年前,幹強辭職回家當起了全職爸爸。

為了提升軒軒的社交能力,幹強每次帶孩子出去見着别的小朋友,都會讓軒軒開口叫人,會教他握手、擊掌。用這種方式,增進孩子和他人的交流。

軒軒不會眼神對視,幹強就經常捧着軒軒臉,讓他和自己對視,不管說什麼,都盡量讓軒軒看着他說。軒軒說話不清楚,幹強就學習母親讓孩子吹蠟燭,去樓頂練發聲“啊、啊、啊……”

有時候,軒軒也有情緒,破身邊物品,甚至用頭撞牆,用手把自己抓得鮮血直流,控制不住地咆哮尖叫。幹強一開始手足無措,隻能緊緊抱着他。後來,幹強學會了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或帶軒軒出去玩等方式來疏解孩子的情緒。

通過全家人的共同努力,軒軒的自閉症慢慢有了好轉。躁動的軒軒能在鋼琴的旋律下安靜下來,而且手指也越來越靈活。2018年,年僅10歲的軒軒還通過了鋼琴業餘十級考試。

這個成績的确來之不易。幹強介紹,因為自閉症,生活中看似簡單的小事,對兒子來講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學會。

比如:軒軒5歲才學會叫爸爸,6歲才學會叫媽媽,用8年時間才學會刷牙洗臉,9年才學會穿衣服鞋襪,10年才學會獨立上廁所……

而此前,軒軒就曾被醫生斷言基本喪失了語言能力,但就是在一字一句的對話訓練中,他學會了主動表達情感,言語也慢慢清晰起來,癫痫發作的頻率也大大降低。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爸爸教軒軒拍照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爸爸帶軒軒賣東西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未來期盼

“就做他一個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相比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孩子社交能力同樣重要。12月12日,幹強帶着兒子在成都溫江區的一個廣場上賣玩具的視訊吸引了大量網友觀看。

視訊裡,幹強不斷引導和鼓勵軒軒與陌生人溝通交流。軒軒全程也非常有禮貌,被拒絕時,他能夠平靜對待不會情緒爆炸;賣出玩具的時候,他又會露出開心的笑容,眼睛裡露出光芒。

“讓他學會買東西和賣東西,這是融入社會必須掌握的技能。隻有出門去接觸完全陌生的人,讓他感受到人生百态,這也是必須經曆的過程。”說到原因,幹強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體驗融入社會的真實環境。據了解,這樣的訓練每周都會進行,隻要有時間,幹強就會帶軒軒來到廣場,花上一兩個小時售賣東西。

13歲的軒軒如今個子很高,馬上就要追上父親了。視訊裡,幹強舉着鏡頭,時遠時近,像是提着一根線小心地牽引風筝,這樣的畫面讓無數陌生網友瞬間破防。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幹強的雙鬓日顯花白,雖然軒軒取得了一些收獲,但幹強覺得還不夠。反而,内心的急迫感越來越強,不斷驅使他加快步伐。

“軒軒是我的獨子,以後也不打算再生了,就做他一個人的爸爸。”幹強說,他現在想的是盡快讓孩子學習獨自生活的技能,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溝通,掌握控制好情緒的辦法,這樣等自己和老人沒有辦法再照看兒子時,他也能靠自己活下去。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受訪者供圖

編輯 王禾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父親帶自閉症兒子賣玩具視訊火了 對話父親:此生隻做他一人的爸爸,希望兒子靠自己活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