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從唐宋之後一直到清朝期間,君子制度從過去相對的專權成為了絕對的專權。皇帝說所的話便是絕對的指令,是不容質疑的。是以一個王朝是否興旺發達和這個朝代的皇帝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說清朝最為著名的一位皇帝乾隆,他可謂是影響力清朝百年的發展。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乾隆生于康熙六年(711年),是清世宗雍正帝雍正第四子。說起來他父親雍正之是以能順利的繼承康熙的皇位其中和乾隆也有很大的一部分關系,正是因為康熙十分的喜歡這個小皇孫,才力排衆議将皇位傳給了康熙,就是希望将來皇位能夠到傳到乾隆的手中。

是以在1722年雍正繼位的時候,幾乎已經是注定了皇位将來會傳遞到乾隆的手中。結果在雍正當了13年皇帝之後,便将皇位順理成章的傳給了乾隆,乾隆也沒有辜負期望,在位期間曾五次普免天下錢糧,在公元1790使人口首次突破到了3億。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不得不說乾隆還是幹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情,乾隆時常陶醉在他所做的功勳之上。不過正是在乾隆最巅峰的那幾年,西方也在悄無聲息的醞釀着大革命,這個大革命不是政治上的,但是卻要比政治上的影響更為的深遠,那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這玩意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紡紗品頓時供不應求。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并迅速的得到了推廣,人類社會從此進入到了蒸汽時代。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當時的英國及其西方列強國,已經将商品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了,國内幾乎已經市場飽和。這時候他們便将目光瞄向了東方,中國地大物博且當時的經濟發展的很不錯。于是馬戛爾尼主動擔任了訪華使團的代表。前往中國希望能全面的打開貿易市場。

公元1792年,,馬戛爾尼帶着浩浩蕩蕩的英國使團來到了中國。求見乾隆皇帝,想要和我國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夠重新調整對海外貿易的禁令。因為乾隆早在1757年時,便下令釋出了閉關鎖國政策。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馬戛爾尼來之前早已經做好了多方面的準備,他給乾隆帶來了很多工業革命後的新奇玩意還有一些科技産品。比如說蒸汽機、織布機還有天體運作儀、鐘表等等。這些東西無疑十分的具有代表性。

馬戛爾尼以為乾隆會很開心的接受。畢竟他經過多方的打聽,得知當時的清朝是完全沒有這些科技産品的。是以他認為這些東西能夠促進雙方的關系。然而馬戛爾尼提出雙方能夠和平做生意的請求被全部駁回了。還給英國國王回了一封聖旨。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天朝扶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并不貴重,爾國王此次赍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谕該管衙門收納。”意思是說,爾等千裡迢迢趕來送禮,朕也挺感動的,朕都讓保管的衙門受下了。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内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最後這些無比寶貴的發明,果然都放進了暗無天日的庫房裡,表現的一點都不需要的樣子。不知道英國國王看了這樣一道聖旨會不會笑掉大牙呢?乾隆的這一舉動無疑是為清朝後來的衰敗和滅亡早早的便埋下了伏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