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朝時期的這對世仇,宇文泰強過高歡,全靠後代加分

提到南北朝的曆史,就不能不提兩個人,即高歡和宇文泰,可以這樣說,整個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人的存在,才會碰撞出那樣激烈的火花。高歡和宇文泰硬生生将北魏撕裂成東魏和西魏,然後就有了後來的北齊和北周,再然後就是隋唐。而隋唐是繼承的北周的政治遺産,也就是宇文泰的政治遺産,從這一點來說,宇文泰要強過高歡,但是如果隻是對比這兩個人,那麼他們還真的是實力不相上下,很難得出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結果,頗有點“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南北朝時期的這對世仇,宇文泰強過高歡,全靠後代加分

其實說起來,這兩個人還是有不少共同之處的,雖然高歡起自貧民,而宇文泰起自世家,但他們确實都是一步步奮鬥到高位的,兩人也都是因為六鎮起義才逐漸的有了名氣,慢慢的發展起來後都成為了爾朱榮的手下,最後他倆都把皇帝架空了,并且都殺了各自扶持的皇帝。但兩人卻又都沒有稱帝,而是他們的兒子稱了帝。這兩個人就是天生的對手,是注定要鬥大死的,而他們也真的就是鬥到死了。

說起來,兩人雖然在北魏末期就各自擁兵自重,但當時的鬥争還并不激烈,直到535年,高歡擁立元善見為帝建立東魏,而不久宇文泰也擁立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自此,東、西二魏就開始連年征戰,彼此都想滅掉對方實作北朝的統一,可惜兩人生前都沒有做到。

高歡和宇文泰在此期間進行了四場大戰,分别為:開始于535年的東西魏潼關之戰(高歡敗);開始于537年的沙苑之戰(高歡敗);開始于538年的河橋之戰(宇文泰敗);開始于543年的邙山大戰(宇文泰敗)。兩人直接對陣的這四戰輸赢各半,也可以從中看出兩人的實力确實旗鼓相當,也算是棋逢對手。

南北朝時期的這對世仇,宇文泰強過高歡,全靠後代加分

說起來在這四戰中還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在沙苑之戰中,高歡原本是打算點燃蘆葦燒死宇文泰的,結果因為聽從了自己手下侯景的意見,一定要活捉了宇文泰,然後錯失了大好良機,本來穩赢的戰争最後被對方打敗了。

而在邙山大戰中,彭樂追上了宇文泰,原本都已經舉起刀要砍下去了,宇文泰說了一句:“今無我,明豈有你?為何不急回前營收金寶?”。然後彭樂這個人硬是将宇文泰給放走了,而且最讓人可笑的是他回去後,說宇文泰從自己的刀下漏過已經吓破了膽,等高歡繼續問的時候,彭樂就将宇文泰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高歡,氣得高歡按住彭樂的頭往地上碰,數次想要拔刀殺死彭樂,但最終還是将其放了。

還有一次是在河橋之戰彙總,宇文泰的手下賀拔勝打算用長槊去刺高歡,他追了高歡許久,長槊差點就刺到了高歡,結果戰馬卻被箭射死了,眼睜睜看着高歡離開,賀拔勝說:“今日之事,吾不執弓矢者,天也!”

南北朝時期的這對世仇,宇文泰強過高歡,全靠後代加分

這四次大戰之後的546年,高歡再次集結大軍攻打西魏的玉璧,實際上在當時高歡的實力已經隐隐在宇文泰之上,但是就在這次的江陵之戰中,高歡并沒有和宇文泰直接對陣,他的對手是并州刺史韋孝寬。韋孝寬才是高歡的毒藥,高歡傾全力攻打玉璧這樣一座孤城,卻久攻不下,無論用什麼樣的辦法,像火攻、水淹、挖道地等等都用上了,就是攻不下來,要看圍攻了快兩個月了,玉璧仍然巋然不動,而高歡的的士兵已經死了十之二三,高歡隻得撤軍。

這次沒有攻下玉璧,卻讓高歡自己急火攻心,很快就一命嗚呼了。高歡一死,其子高澄繼承父志,繼續和宇文泰鬥争,後來宇文泰去世,其子侄控制西魏政權。再往後就是高歡和宇文泰下一輩的對決,在他們的對決中,毫無疑問的是宇文泰的後代勝了,因為高歡的後代建北齊代東魏,而宇文泰的後代建北周代西魏。而北周最終滅掉了北齊。

南北朝時期的這對世仇,宇文泰強過高歡,全靠後代加分

高歡和宇文泰最大的差别就是在這後代上,北齊可以算是南北朝時期的一個禽獸王朝,各種荒唐事在這個神奇的國度都可能會發生,而且北齊的皇帝們都有一個共性即壽命短,即便出現一兩個不錯的皇帝也很快就死了,更不用說北齊的皇帝基本都是荒唐的主。

而北周則不同,北周出了一個宇文護和宇文邕,前者是宇文泰的侄子,雖然在北周初期攝政,弄死了好幾個宇文泰的兒子,但是他能力确實不錯,而且正是因為他弄死了好幾個宇文泰的兒子,才使得宇文邕這個宇文泰的第四子有機會成為北周的皇帝,并在繼位後成為文治武功的雄主,與北齊毫無作為的皇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以如果說高歡打不過宇文泰這件事成立的話,其原因隻能是宇文泰的後代強過高歡的後代。

而正是因為宇文邕在位的數年,南北朝開始走向統一,或者說有了統一的條件,而後來的隋文帝楊堅竊取的正是宇文邕的政治果實,這也沒辦法,誰讓宇文邕壽命短呢,35歲就去世了,倘若再給他個十年八年就沒有隋朝什麼事了,在這一點上,宇文邕和後周世宗柴榮比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