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人們已經忘記了那個時代(90年代),因為你無法真正搜尋到它。當時的時尚更髒、更下流(nastier,翻譯不一定準确,意會吧)、更有趣,沒有過濾、沒有修飾、沒有打磨、沒有得體,不會像現在這樣”。

這是Balenciaga的藝術總監Demna在接受VOGUE采訪時說的。

這句話能看出來,Demna對90年代這個前網際網路時代末端的時尚表現,與今天時尚表現差別的看法,或者說差別的重點在哪。

換一下句式,也許能了解為,他在用更髒、更下流、更有趣,對抗網際網路社交媒體時代的濾鏡、打磨、得體。

這個對抗的主體就是他帶來的Balenciaga2022秋季系列。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對抗

90年代并不那麼遙遠,在時尚領域卻有着相當重要的位置,我們無法用簡單的詞彙去定義或者描述它的顯著風格,因為一切都蓬勃,缺乏單一标準,按照時下最流行的懷舊說法就是:神仙打架。

與許多設計師的做法不一樣,Demna并非宣稱靈感來自90年代,他用了更具有戲劇感,以及更加凸顯過去與現在沖突的方式:

假象自己回到90年代,試圖填補Balenciaga在時尚視野極其模糊的那幾年(1997年Nicolas Ghesquière上任前)。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于是,這場釋出被設計成一支名為《遺失的錄影帶》(The Lost Tape)的影像,由導演 Harmony Korine 拍攝,它像是90年代某先鋒設計師釋出會的記錄資料,從秀前嘉賓采訪、進場,到整場秀,模糊又真實的畫質帶着強烈的前網際網路時代氣息。

正式釋出前,品牌放出幾個片段,是幾位不太年輕的嘉賓秀後采訪,她們是超模Naomi Campbell、《紐約時報》時尚評論家Cathy Horyn、時裝評論家Diane Pernet、西班牙超模Esther Canadas、法國影後Isabelle Huppert、俄羅斯演員Renata Litvinova。

這裡的每一個人帶有鮮明的90年代印記,代表着一種舊式的權威選拔機制,他們的走紅需要業内的肯定和提拔,與今天大衆點贊的選拔機制截然不同。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在采訪中,他們并非每個人都對這場秀贊不絕口,Isabelle Huppert的表述是:“很不錯”、“比往常更好”,“很棒”,“但不是全部”,并加上爽朗的笑,如此真實。

今天,被邀請去觀秀的嘉賓,不再敢對鏡頭說出丁點不好的評價,有的隻是搜腸刮肚式尬吹。

更有意思的是,《遺失的錄影帶》中嘉賓悉數入場後,模特與設計師在背景都準備妥當後,我們的黑珍珠Naomi才緩緩入場。她前腳進,模特後腳出,讓我們這些“90老人”瞬間想起她當年常常被爆耍大牌、遲到等黑料。

看到這,難掩微笑:Demna好懂。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用心的邋遢

整場秀包含大量寬肩造型,許多時候寬肩被認為是90年代的時尚代表,其實寬肩在80年代更為突出,它是職場男女的标配,背後隐藏着更多女性走進比以往更核心的職位。到90年代,寬肩從職場逐漸轉向休閑場合,以一種并不刻闆的狀态表達先鋒,配合着90年代“安特衛普六君子”引領的比利時風潮。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Demna的寬肩正是如此,有種鋒利感。

平直、尖銳的肩部線條很鋒利,圓潤、松垮的線條也很尖銳,尤其在采用一些奇怪比例時。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還有些尖銳來自于對人們印象中某些正常款式的改變,最明顯的是“小香風”連衣裙,“小香風”是網際網路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網紅風格,Demna将此改造成前後可穿的樣式,模特将帶紐扣的那面穿在後背,并非傳統優雅的搭配,以及非傳統美的模特,讓這樣的造型有種慣例的兀突。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他在設計上的很多巧思都帶有90年代的意味。

比如在衣領處加入可拆卸旅行頸枕的鐘形派克大衣;衣身上可當圍巾又可當腰帶的蝴蝶結;可拆解為迷你裙、長褲或 XL 版長筒靴單獨穿着的五口袋牛仔褲,這種功能主義做派的最高峰正是山本耀司1999春夏系列從婚紗裡掏出各種實用小物件,以及侯賽因·卡拉揚熱衷于搞發明的諸多嘗試。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服裝開襟處飾以大号安全别針,不禁讓人聯想到90年代範思哲著名的别針禮服,不同的是,前者強調通過 DIY 的手法賦予更多造型可能,後者表達性感。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還有“老時髦人”露出内褲邊緣的穿法,Demna再加上雙 B 辨別腰帶,同時露出底褲邊緣,據說是為了拉長腿部線條。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無論你喜歡與否,但可以肯定一點,他主張了:簡約的、街頭感十足的衣服也需要剪裁,一種用心的邋遢。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他所對抗的今日之過濾、修飾、打磨、得體,更像是一種精緻的平庸,是人們被動的受到科技進步影響後的表現,網際網路讓一切視覺變得輕松易得,人們對美的看法逐漸被流行和商業規訓,而不再以尋求創造力為突破口。對比Demna設計的Balenciaga,“習慣于在大衆認為醜的東西中找到獨特的美”(這句話出自他幾年前接受BOF的采訪)。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隐匿的因果關系

90年代時尚業充滿了對美、醜的讨論,充滿複古感、重塑古典的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他們的設計擁有更加戲劇化的外觀,服裝結構複雜,強調技巧,拓寬傳統美的邊界。Martin Margiela外觀更為簡約,這種先鋒性帶有觀念藝術的特征,融合野性、粗暴和原始感,顯然,Demna選擇了後者作為90年代的代表。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表層的因果關系,這樣松散、随意、不束縛的外觀更符合今天很多年輕人的穿着需求,符合職業裝界限的崩塌,尤其符合當下更多自由工作者的趨勢。至少在過去幾年,我們能清楚感受到,時代選擇了實用的順手穿上就出門、也友善窩在沙發裡的街頭風格,而不是時裝。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隐匿的因果關系。像今天的Balenciaga這樣,無視傳統奢侈品概念,進行價值觀上的重新塑造,隻可能建立在一個經濟發展迅猛、資本過剩、生産過剩的年代,而21世紀正是這樣一個年代,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說,時代選擇了Demna,其實是富裕人群需要新的奢侈品觀點來對抗由生産過剩引發的厭倦。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他的設計并沒有比90年代“大神”更先鋒,但Balenciaga老牌時裝屋的地位支撐住了這種反叛的意義,以奢侈品的身份反傳統奢侈品的價值觀,這種徹底與以往割裂的做法,很容易“玩脫”,成功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

有人将此歸結為“潮牌”風在當下獲得勝利的證明。這樣的誤解有多深,由此帶來的輿論就有多激烈,Demna試圖用肮髒、有趣對抗網紅風,自己卻也成為網紅的代表。這正是網際網路時代多層次商業規則中的吊詭之處。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這裡我又想引用自己幾年前寫的一篇關于Balenciaga舊文中的漣漪理論:

潮流的走勢就像池塘裡的漣漪,最中間的是真正了解并且懂得自己為什麼喜歡這個品牌的小部分人,受到了中間的波動,越往外,隻是跟着一起畫圈圈的人。沒有核心,哪來一圈圈漣漪,沒有逐漸散開的漣漪,又如何産生巨大銷量去支撐核心呢?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元宇宙的終極是懷舊

關于這場秀的完整呈現,還包括一張虛拟的報紙報道的版面。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作為一個曾在時尚行業周報工作過十多年的小記者,看到這裡很難不動容。

90年代的時尚創造力表現于秀和服裝設計,通過傳統媒體來傳播,追求視聽在現場的集中爆發;今天的時尚創造力強調通過社交平台傳播,觀衆、傳播模式發生了極大改變,傳播途徑的變化,帶來創作本身的變化。似乎是我們的需求促進了技術的進步,反過來,技術的發展又限定了我們的創造。

正如我一年前在《終于,大牌不賣設計了》首次分析品牌的氛圍感,90年代的品牌不注重氛圍感嗎?并不是,隻是當時的氛圍幾乎全部來自對秀場的設計,側重于創造本身,而今天的氛圍,更依附于傳播技術的特征,一切創造首先考慮的是是否符合社交媒體的傳播規則。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将數字技術玩得非常溜的Balenciaga,上個月還被媒體稱為“或許是第一個進入元宇宙的時尚巨頭”,上周卻用徹底的、穿越式的懷舊姿态釋出新秀,不免讓我産生一種錯覺:

或許,元宇宙的終極是懷舊。

人們最終将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交融所有逝去的文化。技術飛升的同時,阻礙了思想在單純的現實世界的探索,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切被技術或多或少地篡改,也許再過許多年,我們才能準确地評價正在進行中的變化。

以上是我看完Balenciaga2022秋季秀後的淺薄感想,既然是回到90年代,那就應該用一篇更加90年代的嚴肅評論來配合,至少,在今天以這種态度寫點東西,我覺得還真挺酷。

與本文相關的幾篇文章:

《終于,大牌不賣設計了》以Balenciaga2021秋冬釋出會入手分析品牌的氛圍感

《Balenciaga的審醜與審美》根據我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講座内容稍做修改

《巴黎世家醜在哪?》關于Balenciaga第一篇比較全面的分析

近期推送:

《他想用中國創造力搶Moncler、加拿大鵝的份額》值得期待的中國品牌

《被嫌棄的不看直播的顧客,及被忽視的經濟邏輯》一點思考,歡迎讨論

《借太平鳥分析一下市場邏輯和隐憂》快看

《》居然是第一次寫三宅一生

《》留言也精彩

《Dior爆發史》應該沒有别人這麼寫了吧,我怎麼寫得這麼好。。。

《誰是下一個中國時尚業巨頭?》近期最喜歡的一篇分析

《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衆的寶藏藝術家

《這是什麼神仙中國風!》超愛的藝術家專訪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聯系背景

在公号回複商務合作檢視相關明細

關于Balenciaga的嚴肅評論:對抗與隐匿的因果

是本人,不接受反駁

文刀米,媒體人、策展人、設計顧問,曾獲中國時尚大獎年度最佳時裝評論員。

自我包裝完畢。

其實就是一個喜歡寫稿、設計、畫畫、沉迷于自己廚藝無法自拔的吃貨,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強的功力。

微信公号:文刀米

微網誌:文刀米呀

聯系:[email protected]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