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新智元報道

編輯:好困 小鹹魚

【新智元導讀】斯坦福大學「元宇宙」開課啦!報名的263名學生戴着VR頭顯,拿着搖桿在VR裡上課、讨論,甚至最後還建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元宇宙。

2021年的夏天,斯坦福大學開設了一門課。

上這門課,同學們都得戴好VR眼鏡(學校發的)。

這便是斯坦福大學曆史上第一門面向「元宇宙」的課程。

而選擇了這門課的263名學生在元宇宙裡中共同度過了超過20萬分鐘的時間。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他們不僅參與了小組讨論,還表演了現場音樂短劇。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在「實地」考察時,可以親身遨遊在無邊的太空中,俯視着我們居住的這顆藍色星球。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又或是在美麗的珊瑚礁中遊泳,看着氣候變化對珊瑚礁的侵蝕。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當然,還可以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虛拟世界。

助教DeVeaux在提到這項場景建構作業時表示:「唯一的限制是學生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有的把各種特效全部拉滿。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有的則是主打「樸素」。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而所有的這些都是斯坦福大學COMM166/266:「虛拟人」(Virtual People)這門課的内容。

一次大膽的嘗試

「虛拟人」(Virtual People)其實并不算什麼新課。

自2003年起,人文與科學學院教授Thomas More Storke和傳播學教授Jeremy Bailenson就開設了「虛拟人」,而示範VR硬體也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Jeremy Bailenson

然而,2020年3月後,所有的課程都不得不進行遠端教學。

Bailenson教授表示:「在遠端教學一年多後,人們都在渴望打破Zoom社交,嘗試些不一樣的東西」。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那,為何不直接讓整堂課都在VR中進行呢?

于是,斯坦福大學向所有參加課程的學生郵寄了Meta的VR頭顯和搖桿。

當然,結束之後還是要還的。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在『虛拟人』中,學生不隻是嘗試了幾次VR」,斯坦福大學虛拟人際交往實驗室(VHIL)的創始主任Bailenson說,「VR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媒介」

「據我所知,在虛拟現實發展的曆史上,甚至在大學教學的曆史上,都沒有數百名學生使用VR裝置聯網數月之久的先例」。

雖說可能人物的模組化還是稍微有些草率,不過勇氣可嘉。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在元宇宙中互動

自從Facebook更名為Meta,正式進軍元宇宙之後,「元宇宙」這個詞的熱度就一直未減。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最近在Decentraland舉辦的虛拟音樂節吸引了近5萬名遊客。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上周五,Meta也開放了自己的虛拟世界平台Horizon Worlds,正式邁出了讓元宇宙成為現實的第一步。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使用者進入Horizon Worlds後,可以建立一個3D虛拟化身。不過,這個avatar隻有上半身,沒有腿。

然後,使用者會進入一個自定義的世界,在這裡可以建構自定義的世界和遊戲。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而斯坦福這門「虛拟人」是第一次把「元宇宙」搬進了課堂。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我們的課程就是一個元宇宙,」Bailenson說,「這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說明了如何建立一個人們可以持久使用的虛拟世界。」

展望未來,Bailenson計劃繼續在VR中教授「虛拟人」,目的是讓他的學生熟悉這個有價值的技術工具。

「看到虛拟現實技術在21世紀初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我感到很欣慰」,Bailenson說,「我相信,它将走得更遠。」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上過「虛拟人」這門課的學生都贊不絕口。

「我之前把VR了解為隻是用來玩視訊遊戲的東西」,2021年畢業于計算機科學大學并準備攻讀研究所學生學位的Allison Lettiere說。

「但現在,我發現這項技術有能力引起共鳴,學會VR可以讓我更容易獲得别人的信任,對我的工作也很有幫助。」

23歲的Sophie Marie Wallace對VR的看法也在這門課上得到了改變,「我找到了我未來想要努力的方向,那就是使用VR來提高陸地和水上運動的運動表現。」

元宇宙第一課!斯坦福全程VR第一課,3333小時沉浸體驗

Bailenson教授說:「這門課程是在實踐中學習,沒有比親自體驗更好的方式來了解某件事情了,而這正是這門課所做的」。

這門課還吸引了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包括經濟學、傳播學、人類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電影和媒體研究、文學、藝術實踐、心理學和社會學。

課程設定

為了讓學生便于了解,教授特地為這門課編寫了兩本教材:《按需體驗》(Experience on Demand)和《無限現實》(Infinite Reality)。

此外,還有一些額外的閱讀材料和視訊。

建立小組

同學們需要通過Zoom加入一個學生小組。每個小組将由大約10對學生組成,并将與Bailenson教授讨論小組閱讀的内容。

每周小測

每周都會有一個包含10道選擇題和1道簡答題的20分鐘測驗。如果遇到技術困難,可以申請重測。學期結束時,最低的成績将被忽略,而最終的測驗成績将用其餘七次的平均成績來計算。

參與讨論

同學們需要通過ENGAGE平台參加讨論。在上課前需要閱讀和思考過課程内容,并準備好被問到課程内容的關鍵點等問題。

VR之旅

同學們将在VR中進行許多不同的活動,其中每個旅程大約持續1個小時。

讀後感

每個學生每周都要送出一頁(300-500字)的讀後感。例如,可以根據本周的主題提出一個新的VR應用,讨論VR的倫理問題等等。

建構VR場景

在課程的第六周,将沒有閱讀、小組讨論或測驗。相反,每個學生将專注于使用ENGAGE建構自己的VR場景,并在最後向全班展示。

參考資料:

https://stanfordvr.com/comm166/

https://www.stanforddaily.com/2021/12/01/stanford-launches-first-class-taught-completely-in-virtual-reality/

https://news.stanford.edu/2021/11/05/new-class-among-first-taught-entirely-virtual-realit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