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柏舉之戰”楚昭王僥幸歸國後,為何對大臣們“隻賞不罰”?

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由吳王阖闾率領的三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擊敗楚軍二十萬主力、繼而占領楚都的遠端進攻戰。在戰争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楚昭王在戰争中及時逃亡,他先逃到雲夢,再逃到鄖國,鄖公之弟企圖謀殺楚昭王,于是楚昭王跟鄖公一起流亡到随國,方才安定下來。後來申包胥到秦國求得援兵,在殘餘楚軍的配合下,秦楚聯軍擊退吳軍,收複國都,楚昭王才歸國。

“柏舉之戰”楚昭王僥幸歸國後,為何對大臣們“隻賞不罰”?

柏舉之戰的起因是因為楚國霸道,楚國滅國無數,野蠻擴充,引起了霸主晉國的強烈不滿,吳國正是在晉國的支援下才有能力擊楚。公元前506年春,應蔡國之請,晉、齊、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十八國諸侯在召陵會盟,共謀伐楚。同年農曆四月,晉國又指使蔡國出兵攻滅楚之附庸沈國。楚國于同年秋發兵圍攻蔡國,晉國則指使吳國伐楚救蔡。吳國君臣認為傾全力攻楚的良機已至,就以救蔡為名,經淮道秘密繞過大别山脈,從楚守備薄弱的東北部突入楚境,對楚國實施打擊。

“柏舉之戰”楚昭王僥幸歸國後,為何對大臣們“隻賞不罰”?

公元前506年冬,吳王阖闾親自挂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三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趨蔡境。楚國從蔡國退兵,吳、蔡、唐三國組成聯軍直攻楚都,中途三戰三捷,雙方大軍在柏舉會戰。戰鬥中夫機率五千精銳吳兵直擊楚軍中陣,楚國統帥子常棄軍而逃,楚軍大敗。楚國主力大軍潰逃後,楚昭王棄國而逃,吳軍攻入郢都。吳軍攻占郢都後,進行了屠城,到處燒殺搶掠,引起了楚人的仇恨。

“柏舉之戰”楚昭王僥幸歸國後,為何對大臣們“隻賞不罰”?

楚昭王返國後,對大臣們沒有處罰,反而厚厚賞賜,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戰争中楚昭王棄國而逃,要追責的話,他這個國王是第一責任人,如果楚昭王堅持處罰大臣,說不定他就當不成楚王了。

其二、楚國實行世族聯合執政的國體,國王要處罰實權大臣的話,這些大臣有能力反擊楚王,多人聯合之下可以廢王另立;楚國王室的領地最大,但是其他世族的領地也不少,且王室領地在戰争中受傷最重。

其三、雖然柏舉之戰是戰敗了,但是最終楚國還是赢了,赢了就不要去追責,否則大家會不歡而散,更會種下内鬥的種子。

“柏舉之戰”楚昭王僥幸歸國後,為何對大臣們“隻賞不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