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難得的曆史好劇,讓很多曆史迷看了以後都直呼過瘾。筆者也是如此,這部劇也是百看不厭。是以筆者就想用自己的文字,給大家分享一下筆者對這部劇的看法,感謝大家的支援!

今天給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高翰文明明是嚴世藩提拔上來的,為什麼會和嚴世藩的手下作對?

改稻為桑的國策在施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了阻力。在嚴世藩等人的策劃下,毀堤淹田的慘事就這樣發生了。淳安整個縣被淹,建德半個縣被淹,幾十萬的百姓是以食不果腹,流連失所。

不僅如此,這件事所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随即引發了浙江官場的一場大地震。不僅淳安、建德兩縣縣令被殺,就連杭州知府馬甯遠也是以負罪而死。一時間,缺出來的官職急需要有人補上。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小閣老嚴世藩為了控制改稻為桑的推行進度,是以對杭州知府這個職位非常在意,因為他知道改稻為桑的國策要想推行下去,杭州知府就必須為他所用,否則事情的發展很容易超出他的控制。經過慎重地篩選以後,他看中了翰林院出身的高翰文,把他任命為新一任杭州知府。

此時的嚴世藩還不知道,他親自任命的這個杭州知府,将會給他帶來多大的麻煩。

高翰文出身貧寒,憑借科舉進入了翰林院,但是日子依舊過得清苦。在受到嚴世藩的舉薦以後,這才有了出頭的機會。并且臨行前,嚴世藩還送了他一套價值連城的文房四寶。而且高翰文還口口聲聲地稱呼他為老師,可想而知,在高翰文的心中,他對于嚴世藩的話應該還是很上心得,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會成為嚴世藩手中的一把尖刀。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可是在赴任杭州以後,高翰文的所作所為卻令人大吃一驚。時任浙江布政使兼浙江巡撫鄭泌昌和按察使何茂才,是嚴世藩在浙江的主要黨羽,同時也是浙江的最高地方長官。改稻為桑的國策,也一直是在他倆的推動下進行的。

是以他們就提出了一個方案,企圖借機兼并農民的土地,然後大發橫财。當他們把方案給高翰文以後,他們本以為嚴世藩派來的這個幫手會助他們一臂之力。誰料到高翰文卻當着浙江衆多官員的面,直接否決了這個方案。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相當于站在了鄭泌昌與何茂才的對立面,而這兩個人的背後是嚴世藩,是嚴嵩。那麼剛剛才被嚴世藩提拔的高翰文,為什麼要冒着得罪嚴世藩的風險,做這麼一件事情呢?

第一,胡宗憲的點撥

胡宗憲這個人,身為浙直總督,同時又負責東南抗倭的事務。在官場曆練了這麼多年,一步步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可以說是早已經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他既能夠讨得上司的信任,又能維護百姓的利益。是以面對浙江眼下的亂局,他看得非常的透徹,其中的各種利害關系,他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數。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是以在高翰文赴任杭州的路上,他特意在驿站等候着高翰文,為的就是給他一番勸告。胡宗憲把浙江的各種利害關系給高翰文分析得明明白白,讓高翰文聽了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同時高翰文也把胡宗憲的話真正地放在了心上。

他知道,要想完成改稻為桑的工作,又能讓自己活着走出浙江,他就必須聽胡宗憲的話。那麼他就必須有自己的底線和标準,不能夠什麼都聽從嚴世藩和鄭泌昌等人的安排。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第二,士人出身的他,心存良知

高翰文飽讀詩書多年,在理學上頗有造詣。是以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都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那就是儒家一直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且初到地方做官的高翰文,身上沒有沾染官場的惡習。是以在高翰文的心中,他有一種造福百姓的強烈使命感。

但是官場約定俗成的習俗又在限制着他,因為他是被嚴世藩提拔上來的,是以他就不得不把嚴世藩當成自己的指路人,不得不在某些方面聽從他的安排。

大明王朝:高翰文新官上任,為何就敢和嚴世藩作對

在他明白改稻為桑的利害關系以後,他認識到,如果聽從嚴世藩的安排,那麼幾十萬的百姓就會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這些人将無以為生,他的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将徹底地淪為空談。

是以一方面是官場的習俗,一方面是自己的理想信念。關鍵時刻他的良知戰勝了自己,他選擇堅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行動為百姓造福。

是以他之是以拒絕鄭泌昌與何茂才的提議,不惜得罪嚴世藩,原因就在于胡宗憲對他的點撥,以及他自己的那份良知,和對自己理想信念的堅持。

本期對《大明王朝1566》的講解就結束了,喜歡這部劇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