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被清朝抹黑“屠夫”,還給他立了“七殺碑”

《明史》中記載“盜賊之禍,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對于明朝來說,這兩人是颠覆王朝的罪人,李自成是明末年間農民起義的領袖,建立大順政權,闖進了北京城,亡國皇帝崇祯自缢而亡,象征着明朝的滅亡,但李自成最終敗在了滿清軍隊手中,被村民誤殺。張獻忠和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在與清軍對抗的過程中,他被流矢擊中而死。這兩人都非良善之人,但若是要比出一個誰更加殘忍的話,那就當屬是張獻忠了。

張獻忠這個人在曆史上有着巨大的争議,相傳他血洗四川,當時他入住四川,對于百姓來說是場巨大的災難,因為他對四川百姓實施了殘暴血腥的鎮壓,多次屠殺無辜百姓,将整個四川屠殺得僅剩下九萬人,這簡直是聳人聽聞,也很容易讓人認為張獻忠是殘暴不仁之輩。但真的是這樣的嗎?曆史一向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對于曾經的敵人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的,是以後世對于張獻忠屠蜀一事還是有着很大的争議。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被清朝抹黑“屠夫”,還給他立了“七殺碑”

當張獻忠在武昌建立大西農民政權後,自稱“大西王”,随後又控制了湖南全部,及湖北南部,廣東、廣西北部的廣大地區,他這一路攻占,作風就像土匪盜賊一般兇猛,但他是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然是受到了百姓的歡迎。随後他決定要攻占四川,很快他就控制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區,在成都稱帝,但張獻忠并未控制整個四川地區,他的農民軍對被清軍和殘餘明軍挾制,無法更進一步,于是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北上抗擊清軍。

在成都待了三年,此後張獻忠就離開了四川,那麼他的屠蜀一事是怎樣發生的呢?相傳張獻忠幾乎将整個四川的人都屠殺了,在清人撰寫的《明史》中,還說到張獻忠立了一塊“七殺碑”,上面寫着“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清朝統治中原後,下發诏令“湖廣填四川”,如此才彌補了四川人口嚴重不足的問題。可這些幾乎都是清廷的一面之詞,若是按照史料考察的話,恐怕張獻忠屠蜀一事就被誇大其詞了。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被清朝抹黑“屠夫”,還給他立了“七殺碑”

史料上曾記載張獻忠将四川的文人全部召集後,将文人全部殺光,不過史料中也記載,張獻忠死後不到五年,四川就舉行過大型的科舉考試,當時四川的三十個縣的考生都參加了考試。若是張獻忠真的殺光文人的話,那麼如何能夠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内又出一批文人,即便清廷頒布的“湖廣填川”也是他死後四十多年的事情了,是以在這件事上有着不小的争議。

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清廷和一些文人都指控張獻忠在四川進行過屠殺,但那些文人難保是為了讨好清朝統治者,再者張獻忠對于文人來說,确實就是大明朝的賊寇,他們誇大張獻忠的罪行也是有可能的。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被清朝抹黑“屠夫”,還給他立了“七殺碑”

另外,若是張獻忠真的屠殺了大部分的四川百姓後,那麼他當時占據成都,控制四川的大部分地區,是誰幫助他種地經商運輸貨物的,還有控制地區的士兵是哪裡來的呢?若是四川真的剩下九萬人的話,張獻忠死後,清軍才攻破了重慶,花了十三年的時間才占領了整個四川,區區數萬人是如何抵得過滿清大軍的。四川人數銳減确實是不争的事實,但說是張獻忠一人造成的話,那就有失偏頗了,很有可能是四川百姓在拼死抵抗滿清軍隊的進攻過程中,四川傷亡慘重。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被清朝抹黑“屠夫”,還給他立了“七殺碑”

至于上面提到的“七殺碑”也無法成為物證,就連“七殺碑”的記載還是出于鹹豐年間的《成都縣志》,後來在近代被學生摧毀,如此一來,“七殺碑”也無法成為有力的證據,即便是有,這”七殺碑“也是滿清統治者所”發現“的,他們很有可能為了得到民心,當年為了占領四川地區,在滿清軍隊的進攻下,四川損失慘重,而統治者将平定四川的損失都推到了張獻忠身上,是張獻忠屠殺了四川人,才導緻四川人口銳減。久而久之,清朝統治中原兩百多年,當年的真相已經被掩蓋了,留下的隻是有利于清朝統治的史料記載。

而且四川人還為張獻忠建廟塑像,至今還保留着他的塑像,當年他在成都稱帝,積極改造當地,就像是一個小國家一般,當地得到了穩定的改革,他還釋出了一通張獻忠部下的禁令碑,上面寫着不許“妄害良民”,不許“擅娶本土婦女為妻為妾”,違者“連坐”、“捆打”,直至殺頭,這樣看來張獻忠是受到了當地人的愛戴,他在西充鳳凰山遇難犧牲。當地人民十分懷念他,冒着被清朝統治者處罰的危險,當地人多次為張獻忠塑像。如果張獻忠真的屠殺四川人,那麼後來的當地人為何會為他塑像呢?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被清朝抹黑“屠夫”,還給他立了“七殺碑”

雖說後世關于張獻忠屠蜀的文獻記載不少,但皆需要細細考量,畢竟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後世科技再發達,也無法重制當年的真相,隻能是等到發現更有力的證據後,才能讓這件事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