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文帝劉恒,曆史上第一個自學成才的好皇帝!

漢文帝霸陵的發現,讓人們重新聚焦這位兩千多年前的文皇帝。

從秦朝開始,2132年83朝封建帝制,大大小小共産生了403位皇帝。

做皇帝也是一門職業,高風險、高收益,幾乎沒有教科書,也沒有試錯機會,大都是靠悟性、靠前人經驗摸索。

應該說,皇帝越到後面越好做,比如清朝的皇帝們大都比較合格,因為前人留下了正面、反面各種經驗教訓,足以拿來借鑒。

而最初建廟立宗的皇帝們完全靠天分,發生颠覆性錯誤的幾率也比較大。

屈指算來,漢文帝是漢朝第三位皇帝,曆史上第五位皇帝。

他前面共有兩朝四帝,秦二世胡亥、漢惠帝劉盈自然沒法相提并論,始皇帝赢政、漢高祖劉邦,都是功業顯赫、光耀千秋的大人物。

漢文帝劉恒,曆史上第一個自學成才的好皇帝!

但是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劣勢,既能成就偉業,也能制造災難,總有一些不圓滿之處,老百姓也會跟着遭殃。

秦始皇是最典型的強人,他統一了六國,卻沒有及時轉變治國的政策,最大敗筆是錯選了接班人。

諾大一個帝國,落入智商不足的胡亥之手,再加上陰狠詭詐的趙高,兩個人共同拆了老嬴家的房梁。

倒黴的不隻是普通老百姓,連赢氏皇族也幾乎被誅殺殆盡,讓人嚴重懷疑趙高的出發點,很難說背後沒有什麼陰謀。

漢文帝劉恒,曆史上第一個自學成才的好皇帝!

高祖劉邦被稱為最厲害的人,也是最苦命的人。

當上皇帝也不得安生,他隻是形式上實作了統一,許多人口服心不服,到處都是謀反的将領,那麼大年紀還得帶着軍隊四處滅火。

公元前195年,當上皇帝的第八個年頭,60多歲的劉邦還得帶着部隊去讨伐英布。

這麼大年紀親自上戰場的皇帝,恐怕也沒誰了。

關鍵上了戰場不搞官僚主義,居然打仗受了重傷。

受傷那麼重也不能安心撒手,還得與大臣們搞個“白馬之盟”,讓他們好好護佑劉漢江山,這才閉眼西去。

劉邦這個皇帝當的,你說難不難?

千小心萬小心,劉邦防着功臣猛将,卻沒防住自己的老婆。

兒子劉盈當上皇帝,沒有絲毫存在感,就是因為老劉家呂後說了算。

不得不說,老劉家的女人一個比一個強,呂太後、窦太後、王太後,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劉盈活活讓他的親媽給郁悶死了。

呂太後沒有武則天那份魄力,自己不敢稱皇帝,就随便抱兩個小娃娃當皇帝,但曆史上沒法承認他們的地位。

直到呂後去世,才真正輪到漢文帝劉恒出場。

這時候,大漢開國功臣也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看清形勢,折騰不動了。

劉恒雖然與劉邦父子感情幾乎為零,可人家根正苗紅,年紀合适,德行相配,空缺的皇位非他莫屬。

就這樣,沒有任何野心、在代地逍遙為王的劉恒,被大臣們求着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寶座。

短命的暴秦沒有可取之處,老爹劉季似乎也很不靠譜,哥哥劉盈也就挂個皇帝名号,怎麼當個好皇帝誰都不知道,那就自己摸索着幹吧。

漢文帝劉恒,曆史上第一個自學成才的好皇帝!

劉恒從小就去苦寒的代地生活,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當了皇帝後也以節儉簡樸為要,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安安穩穩過日子。

肉刑、連坐等不人道的酷刑統統廢除,諸侯王取消京城戶口全部回到封地,各地可以自己鑄錢,隻要不造反鬧事,啥事都好說。

幹了23年皇帝,劉恒始終穿着粗糙的黑絲綢,也沒有裝修自己的車馬依仗,連修建陵墓都搞得十分簡單。

攤上這樣不折騰的皇帝,真是大漢百姓的福份。

中國第一個治世終于來了,文景之治,始于文,興于景,終于武。

文帝的大孫子劉徹,武功第一,可是也把老百姓折騰得夠嗆,這是後話了。

綜合來看,曆史上第一個好皇帝非漢文帝莫屬。

後來者能學得文帝皮毛都不會幹得太差。

可是,對這些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帝王,後世往往并不推崇,一說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

其實,真正造福天下的是不事折騰的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