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韓文化音樂交流甯波版MV出爐,在天一閣向全球釋出

今天(12月15日),中韓文化交流之東亞文都(甯波·濟州)音樂交流項目《滄海長風》音樂MV在天一閣正式發表。

2021年是中韓文化交流年,中國甯波和南韓濟州為同年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并共同舉辦2016文都活動年的城市。雙方共同策劃并制作了用對方傳統音樂元素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的交流項目。甯波版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天一閣博物院和市文旅宣傳推廣中心共同出品。

中韓文化音樂交流甯波版MV出爐,在天一閣向全球釋出

這首題為《滄海長風》的樂曲是由甯波音樂人柴昀喆根據濟州地方傳統樂曲《你我之歌》為素材重新編曲創作,并由柴昀喆及夥伴創新演繹的全新作品,濟州音樂人則将根據甯波傳統音樂《馬燈調》進行再創作。以彼此傳統音樂元素進行再創作,共同發表最新文化交流成果,寄托了中韓兩國以及甯波濟州兩座文都城市在新時代的文化互通和綿延深情。

《滄海長風》的音樂片在甯波天一閣和象山花岙島取景拍攝。這首曲子前半部分主要以中國傳統的宮廷雅樂為基調,曲調舒緩悠遠;後半部分則融入了異域風格,高潮疊起。全曲風格特色鮮明,結合天一閣與花岙島濱海美景和音樂家的創意演繹,令人印象深刻。

中韓文化音樂交流甯波版MV出爐,在天一閣向全球釋出

《滄海長風》作曲人、甯波青年作曲家柴昀喆在介紹創作理念時說:“甯波和濟州都是面海而居的城市,兩地文化中蘊含着深厚的海洋文化,進而催生出有着強烈地域特色的音樂。創作這首曲子時,在融合中韓兩國音樂元素的同時,還特别加入了一部分西方的凱爾特音樂元素。凱爾特音樂是大航海時期在西方海洋文化下産生的民族音樂,融入這一風格更能照見海上絲綢之路的輻射範圍,展現甯波海絲古港的無窮魅力,以及海洋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聯性。”

中韓文化音樂交流甯波版MV出爐,在天一閣向全球釋出

在樂曲的演奏上,選用了二胡、琵琶、唢呐三種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二胡悠揚,琵琶清脆,唢呐激昂,将整首曲子演繹得既傳統又新潮,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國潮”審美。“南韓傳統音樂是五聲音階,與我國傳統樂理的宮商角徵羽相對。南韓的傳統樂器筚篥就是一種從中國傳過去的管樂器,而這次我們也專門選擇了唢呐這一中國傳統管樂來演奏,作為一個曆史的呼應。是以說通過音樂這個媒介,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中韓一衣帶水的兩個友鄰國之間文化的一脈相承。”柴昀喆說道。

此次作品選擇了甯波天一閣和象山花岙島作為主要取景地,作品監制、天一閣博物院副書記鄭薇薇說,希望把原創音樂與甯波美景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的語言來傳遞文化、宣傳甯波。天一閣藏書樓和海邊風景内含了“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一甯波宣傳口号的寓意。

中韓文化音樂交流甯波版MV出爐,在天一閣向全球釋出

“五百多年前,《漂海錄》作者崔溥從濟州漂流到中國,又從甯波沿大運河傳回故鄉北韓。五年前,同為東亞文都的中國甯波和南韓濟州因文都交流而結下新的友誼。2016年以來,兩地的藝術家一直相約用彼此傳統音樂開展交流,今年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和水準。年輕的音樂人們将傳統音符創造性轉化,續寫着中韓友誼的新曲新篇。”項目總策劃、市文化旅遊研究院(文旅宣傳推廣中心)副院長宋臻如此感歎。

據了解,濟州音樂家以甯波民間傳統樂曲《馬燈調》為素材新編的音樂也将在近日釋出。

編輯:陳甯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