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民快評|“網紅書店”标配中怎可少了書

這幾天,幾則和書店相關的新聞牽動了很多市民的心。陪伴上海市民23年、“從小看到大”的上海書城福州路店按下“暫停鍵” ,開始為期一年多的重新裝修和轉型,許多市民趕來依依惜别。

新民快評|“網紅書店”标配中怎可少了書

圖說:上海書城福州路店按下“暫停鍵”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攝

上海書城隻是小别,還會再見。更讓人唏噓的是,“大隐隐于市”22年後,複旦舊書店在諸多愛書人的不舍中,上周末正式停業。新店是否重開,位址、時間仍未可知。離開了經營了多年的小店,店主老張一聲歎息,摩挲着老教授們留下的簽名手冊,裡面裝載了太多溫暖的回憶。5萬多冊“寶藏舊書”的命運如何,書友們隻能道一聲祝福,期待還有再相見的一天。

這些年來,身邊的書店看似多了,又似乎缺了些什麼。每每有新落成的商場、綜合體,顔值頗高的“網紅書店”往往成為标配。在一個新開張的高檔綜合體商場,一家連鎖知名書店成為其中重要“景點”。在一眼望不到頭的寬敞書店裡,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書,而是各種精美的文創産品、高檔化妝品,擺放的書倒是成了“配角”。轉角遇見的不是書,往往是擺拍的“小姐姐”們,手拿一本裝幀精美的書籍,配上書架的“背景牆”;可以想見朋友圈裡将是點贊一片,吸引下一批“打卡者”紛至沓來。想找個角落拿本書靜靜,四下尋找、到處都是人頭攢動,隻好“遊覽”了一番匆匆離開。

在小說《寒冬夜行人》裡,卡爾維諾曾經描寫沉浸在書店的興奮之情,“這裡有你沒有讀過的書……那些你知道能活上幾次的話也許會看的書……可惜你隻有一次生命。”劉易斯﹒布茲比在《書店的燈光》中則寫道:“一到書店我就不能自持……從書店30年前第一次打動我的心後,作為顧客、雇員、銷售代表或遊客,我已去過數千家書店,每一家都無拘束地散發着它的喜悅。”

在網絡閱讀觸手可及的今天,書店的萎縮似乎是大勢所趨。去年一年,全國有1000多家書店在遺憾中停業。“網紅書店”們的流行對于大衆閱讀習慣的養成,不啻為福音。但書店裡,“書”依然是亘古不變的主角。書店将我們和他人聯系在一起,卻又彼此獨立。在書店的一隅聆聽共鳴者的心聲,享受人群中的獨處時光。城市再大再擁擠,總有一盞書店的燈光為你點亮,這種感覺,真好。

宋甯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