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司馬懿和楊修都是曹操的得力助手,兩人都才高八鬥,都可能架空曹操後人,獨攬大權。那麼,為什麼曹操隻是殺了楊修,卻沒有殺29年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呢?

依據演義及相關史料中内容,分析如下。

其一,曹操又不是昏庸之人,怎麼可能随便殺人呢?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曹操殺人,一般有殺人的理由。如演義中他殺楊修,是因為楊修在漢中之戰中,依據曹操軍中密碼,擅自猜測曹操心意。他認為曹操下傳的密碼是“雞肋”,就自作聰明覺得曹操把漢中當做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久之後就會撤兵。他還在曹營之中散布謠言,動搖軍心,連大将軍夏侯惇也受到楊修的蠱惑,收拾東西,準備不日北歸。他這是小聰明,随意猜測主公心思,這是大忌諱,他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而同時期的司馬懿,則是一個韬光養晦之人,他早在曹操征召為官之時,因不願輔佐曹操而裝病。第一次騙過了曹操,第二次實在搪塞不過去了,才勉為其難,當了曹操的主薄。司馬懿為曹操服務後,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每天按時上下班。他深知言多必失,低調才是王道,才是生存之道。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其二,楊修卷入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而司馬懿一直置身事外。

楊修和司馬懿一樣,都是出自名門望族,他是弘農楊氏,原太尉楊彪之子。他最不應該的就是介入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争鬥中。在曹操對曹植和曹丕的考驗中,楊修仗着自己是丞相府主薄,還能窺測曹操心意,多次幫助曹植順利通過,而且曹植還是超額高分通過的。

其實,這大大犯了曹操的忌諱了,楊修被殺無可厚非。魏王世子該選誰,不選誰,這都是曹操的家事,别人插手總不太好。楊修插手,是以遭到曹操的猜忌,最後被殺。即使曹操不殺楊修,角逐勝出的曹丕也會殺的。

反觀司馬懿,深知世子之争這趟水很渾,不是自己所能染指的。是以,面對愈演愈烈的世子之争,司馬懿一直置身事外,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他才沒被曹操注意,沒被曹操清算。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其三,曹操不知道聽話的小綿羊司馬懿,日後會成為自己王朝的掘墓人。

曹操本身就是依靠“挾天子以令諸侯”起家,他把漢獻帝劉協架空,使其成為一個毫無實權的傀儡,任由自己擺布。沒想到的是,曹操的曾孫曹芳也步漢獻帝後塵。更可悲的是,曹髦的處境還不如漢獻帝,竟然被司馬昭部将成濟在大街上所殺。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可是,曹操在世之時,他怎麼可能想到自己的得力助手司馬懿日後能學自己,架空皇帝,獨攬大權,最後子孫再取而代之。曹操又不是神仙,他不知道啊。

而楊修已經表現出一副熱衷于權力鬥争的架勢,這不得不讓曹操浮想聯翩。曹操本身就是通過架空皇帝,掌握大權的。他怕楊修輔佐曹植,掌握大權,架空曹植。是以,曹操斬殺楊修,并沒有亂殺司馬懿。

曹操為何殺了楊修,而放過日後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總結:曹操殺楊修,最主要的是楊修破壞了規則,擅自猜測自己意思,還幫助曹植作弊。反觀司馬懿,一直規規矩矩,直到曹操病逝,他也沒有表現出“不臣之心”。

曹操不是神仙,沒有未蔔先知超能力,不能預測到一向聽話的司馬懿能在29年後,發動高平陵之變,除掉政敵曹爽,架空曹魏皇帝,成為第二個曹操。是以,曹操沒有理由除掉司馬懿,他也沒道理随便殺害忠臣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