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1952年深秋北韓戰場上,聯合國軍在新任總司令的指揮下,發起“金化攻勢”,企圖奪取志願軍防禦要點五聖山。

在戰鬥爆發後,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宣稱,“隻要五天就可以奪取陣地。”随即指令聯合國軍發起猛烈攻勢。

中美雙方展開酣戰,在經過一段艱苦卓絕的防守作戰後,我軍決定發起反攻,于是集結兵力向聯合國軍發起突襲。

也就在這個時候,在一處戰場上,

六十多名美軍就如同見了鬼一樣,哇哇亂叫地向山下猛跑,連頭都不敢回。

那麼這股美軍到底遇見了什麼?而志願軍又是怎樣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林炳遠

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這段光輝的曆史,了解這段曆史背後,志願軍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

自從美蘇兩國協定以“北緯38度線”作為北韓半島的分界線後,半島北部便建立起“北韓民主主義共和國”,南部則建立起“大韓民國”。

而在這兩個政權分别建立後,雙方就似乎存在着永遠化解不了的仇恨,北韓與南韓經常在邊境地區發生沖突。

1950年6月25号,北韓首相金日成在取得蘇聯上司人斯大林的默許後,悍然挑起戰争,

旨在統一北韓半島。

戰争初期北韓人民軍進展迅速,南韓軍隊一觸即潰,接連不斷地向更南面撤離,一直到釜山一線才暫時建立起穩固的防線。

在北韓戰争爆發後,美國政府立刻出手參與,因為國民黨蔣介石在中國戰場上的失利,美國失去了在亞洲最大的支援者。

是以為了遏制共産主義在東亞範圍的發展,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刻下達訓示,要求麥克阿瑟務必保住南韓這個東亞橋頭堡。

于是美國操控聯合國通過了武裝幹涉北韓戰争的決議,同意組建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武力幹涉北韓的統一事業。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而麥克阿瑟也不負衆望,在仁川成功登陸,切斷人民軍的退路,北韓損失慘重,戰場形勢被逆轉。

之後麥克阿瑟指令聯合國軍繼續進攻,還派遣戰機轟炸中朝邊境,造成我方人員的大量傷亡。

于是在黨和國家上司人毛主席的堅持下,

新中國政府組建了以彭德懷為總司令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在志願軍入朝作戰後,連續發起五次大規模戰役,将戰線直接打回了三八線附近,聯合國軍也損失慘重。

在迫于現實的無奈之下,美國總統杜魯門不得不尋求以和平談判的方式,結束此次戰争。

于是在五次戰役後,中美朝三方和談代表齊聚一堂,協商關于北韓停戰的有關問題。

可是和談并不順利,美軍代表态度極其的傲慢無禮,

不僅時常遲到,而且對于中朝雙方所提出的建議,全盤拒絕。

和談一度被迫中止,和談失利的消息在向國内彙報後,毛主席當即就意識到,美軍在此階段,根本就不想和談,是以訓示前線,以打促談,以打促和!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于是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再次交戰,果然美軍此時并不想和談,隻不過是打着和談的名義,在為前線運輸補給罷了。

在補給輸送完畢後,李奇微立刻發動了反攻,

在三八線附近,一場場激烈而殘酷的戰鬥不斷進行。

可是美軍忽然發現,即使自己得到了充足的補給,卻再也無法打開局面了,因為他們遭到了志願軍的頑強阻擊。

是以從1951年年中一直到1952年秋天,這一年多的時間,雙方就在這打打停停中度過。

而持續了兩年多的北韓戰争,也讓美國國内的反戰情緒逐漸升起,許多美國群眾無法了解,這場戰争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總統杜魯門遭遇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不斷向其挑戰。

為了挽回自身的頹勢,是以杜魯門再次更換聯合國軍總司令,

任命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指揮聯合國軍。

在克拉克成功接替李奇微後,克拉克便一直在策劃着,發起一場大規模的反擊戰,用來打開目前的局面。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美軍

而此時敵我雙方正在開城,金化和高城一線對峙,克拉克的打算就是,集結重兵突破我軍防守的要點五聖山,借此突破我軍的防線,逼迫我軍後撤。

是以他當即指令美軍談判代表暫停談判,準備在戰役結束後,再重新開機談判以此牟取更大的利益。

是以美軍代表在接到訓示後,立刻中止了與中朝雙方的和談,并且還叫嚣着,

“既然談判桌上拿不到,那就在戰場上取得!”

談判再次破裂,消息立刻傳遞到志願軍總司令部,彭老總也立刻意識到,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于是便指令前線志願軍加強警戒。

1952年深秋,美軍第8集團軍在司令範佛裡特的指揮下,集結兩個營步兵,以及全軍的火炮向五聖山發起強攻。

而作為五聖山的“門戶”上甘嶺就變成了敵我雙方必争之地,這裡有兩處高地,分别是597.9和537.7高地。

因為這兩處高地地形狹窄,容納不了太多的兵力,是以在這裡駐守的隻有志願軍第15軍的幾個連而已。

是以當美軍發起突然進攻時,

兩處高地的戰士還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美軍如雨點般的炮彈重創。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戰鬥開始的第一天,美軍就向這兩塊高地傾瀉了三十萬發炮彈,第二天則是二十多萬發,在正常戰役結束後,整個上甘嶺的山頭被美軍的炮彈削低了兩三米!

可是即便如此,志願軍還依靠着豐富的經驗立刻展開反擊,美軍的攻勢被志願軍打斷,而負責防守的志願軍戰士中,有一個名叫林炳遠的小戰士。

這一年林炳遠剛滿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在父親的要求下報名參軍,之後成為15軍29師816團9連的一名戰士。

那天父親從街上回來就對他們兄弟幾人說道,

“現在國家前線正在打仗,咱們家也要出一個人上戰場!”

聽完父親的話,林炳遠和自己的二哥都想要參軍,于是他們兩人和同鄉的七十餘人,在第二天就前往了當地征兵點。

在經過兩輪的體檢過後,年滿十八歲的林炳遠成功入伍,而自己的二哥則落選回家。

在家人以及同鄉的一片歡送聲中,林炳遠登上了軍列随後便來到了東北,在這裡林炳遠在接受了四個月的訓練,

正式加入了志願軍部隊。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而此時上甘嶺戰役尚未爆發,15軍奉命前往開城,金化一線駐守,在經過半個月的行軍後,林炳遠成功來到了上甘嶺。

可是在正式進入戰場後,上級覺得林炳遠身材矮小,是以就把他安排到炮九團做一名通訊兵。

而當通訊連長看到林炳遠後,不由得哈哈一笑說道,“你個子太小,扛不動炮彈,幹脆回國休息吧。”

這句話說得林炳遠滿臉通紅,是以他下定決心要做出一番成績出來給連長看看,而這個時候,

他距離上甘嶺也不過二十多公裡。

不過很快林炳遠就等來了這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克拉克主動發起“金化攻勢”,企圖一舉突破我軍的防線,使得我方在談判桌上陷入劣勢,以此來牟取更大的利益。

是以當聯合國軍向上甘嶺一線發起進攻時,15軍軍長秦基偉親自打電話給負責駐守的師長崔建功,

“事關大局,寸土必争,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上甘嶺啊!”

随後崔建功在全師範圍内展開動員,同時根據上甘嶺狹窄的地形,決定以連隊為中心的形式展開坑道防禦作戰。

是以在崔建功的指揮下,全師各部抽調精銳連隊當做補充,

等一個連打完再派遣另一個連上去。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甘嶺

其實這種“添油戰術”可以說是兵家大忌,因為在長期反複的拉鋸戰中,部隊的士氣會被很快消耗,而且這種戰術帶來的最大的惡劣影響,就是部隊陣亡人數将遠遠超出受傷人數。

事實上上甘嶺戰役,我軍的陣亡人數也的的确确超出了受傷人數,因為在戰場上,沒有足夠的兵力運輸傷兵。

在美軍一次又一次地瘋狂進攻下,我軍戰士即使是身受重傷,也沒有要求傳回後方救治,

反而鼓起最後一絲勇氣,向聯合國軍發起沖鋒。

聯合國軍的第一次進攻很快就被我軍打退,但是随之而來就是美軍鋪天蓋地的炮火覆寫,美軍的炮彈就跟不要錢似的向志願軍陣地傾瀉。

上甘嶺戰役之是以比北韓戰争其餘戰役還要出名的原因,就在于這美軍如同雨點般的炮彈轟炸。

根據戰後估算,美軍向上甘嶺我軍陣地發射的炮彈,

達到一秒六發,遠遠超出了二戰最高水準!

但是即便如此,志願軍依舊依靠着頑強的意志堅持了下去,他們在美軍炮轟的時候,進入坑道中躲避,在等待美軍步兵發起進攻時,他們則又向美軍發起沖鋒。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坑道作戰

在一次次的激戰中,志願軍表面陣地全部丢失,我軍被迫全軍轉入坑道作戰,而在坑道中志願軍将要面臨着更加嚴峻的考驗。

在我軍轉入坑道作戰後,

美軍立刻利用火焰噴射器向坑道中噴射火焰,随後又向坑道發射毒氣彈,之後又利用炸藥爆破坑道。

而我軍在坑道裡提前存儲的糧食和水源,要麼被焚燒,要麼就被毒氣污染,許多糧食發黑黴爛,無法食用。

可是志願軍戰士們卻頑強地挺過來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反擊了,于是在總司令部的訓示下,我軍準備展開反擊。

林炳遠所部在接到反擊指令後,立刻組織兵力,準備重新奪回陣地,林炳遠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機會來了。

于是林炳遠便跟随着部隊向美軍發起沖鋒,在遭到我軍的突襲後,美軍很顯然被打蒙住了,是以連忙後撤。

可是在美軍後撤,林炳遠成功占領陣地後,

美軍指揮再次重新組織好了進攻隊形,向林炳遠發起進攻。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緊接着一陣炮火襲來,林炳遠立刻躲進掩體中,在美軍的炮火轟炸結束後,美軍步兵開始發起進攻。

而林炳遠在看到美軍發起進攻後,立刻進入陣地展開反擊,在一陣激烈的交戰後,林炳遠所在陣地上已經再也看不到除林炳遠以外,第二個站着的志願軍戰士了。

不過也好在此時美軍已經後撤,是以林炳遠便準備快速搜尋一下戰場,在這過程中,林炳遠還找到了三名受傷的戰友。

随後四人布置好了防禦線迎接美軍的再度進攻,

可是在之後的戰鬥中,一顆炮彈落在在陣地上,三名戰友當場犧牲。

不過好在此時,隔壁陣地上的友軍看見了,于是兩名戰士立刻向林炳遠這裡沖過來,準備支援林炳遠。

但是一顆流彈擊中了第一位戰士的胸膛,第二位戰士則成功來到了陣地上,而林炳遠在看到這一幕幕後,心中頓時大怒。

于是便不顧及自身的安危,拿起手邊的手榴彈,抄起一把沖鋒槍,就向美軍沖去,手榴彈被扔出去炸到了一片。

1952年,北韓戰場1名戰士發怒追殺60多名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之後林炳遠宛如“戰神”一般,拿着沖鋒槍就向美軍瘋狂的掃射,子彈打光了,就上刺刀向美軍沖過去。

看見林炳遠這不要命的沖鋒

,前線六十多個美軍士兵,立刻就被吓傻了,連忙調轉方向逃亡。

而此時志願軍的支援也終于到達,上甘嶺戰役則以我軍取得徹底的勝利而結束,克拉克的“金化攻勢”被志願軍徹底粉碎。

而林炳遠在榮立特等功,被志願軍總司令部授予“二級戰鬥英雄”以及“青年模範團員”稱号,北韓戰争結束,

林炳遠先後六次受到黨中央毛主席等國家上司人的接見。

如今林炳遠老人已經年近九十歲,身體依然十分健朗,走進他的家中還能看到一塊寫着

“上甘嶺上威名遠震,孤單英雄戎馬溢芳”的牌匾。

這也象征着老人過去的榮光,也代表着中國人民志願軍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