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 偉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平頂山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平頂山市廣播電視台書畫院副院長
汝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兼評審委員會主任。
硯邊随想
賈 偉
書法,早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我喜歡獨處一室,點香品茗,可對黃卷半日,可摹古帖整天,或置身于浩瀚的碑林帖海,仿佛感到大江之奔湧,華嶽之雄奇,萬馬之斯鳴,先賢之蘊籍。詩詞中,曹操的豪邁、李白的灑脫、杜甫的沉郁、王維的低吟,無時不撩動着我的心弦。書史中,張旭的大氣、懷素的奔放、山谷的奇崛、索靖的老辣,更使我欽羨不已。由此,心可馳八荒之外随意自适,思可接千古之遙與古人對話,既遠離市井喧嚣之煩,又力排名利繩索之擾,心如止水,自不揚波,一任情感随着線條之流動在靜谧的時光裡穿梭,靜靜地徜徉在古典的意境裡。
近幾年,我愈加迷戀篆書,尤其楚簡帛書。在篆書領域中,楚篆更是一種特殊的書體,它空靈灑脫,儀态純淨,古雅清麗,自然天質令我一眼便難以忘懷,飽嘗視覺之美。假如說篆書是以法得韻的話,而今我更崇尚以韻得法。對于古人的了解我信奉“從準确臨摹切入,從思辯中加深,從自信中抛出,從從容中再審視,然後走向自我”。境由心造,藝術作品作為個人修養及閱曆的外力展現形式,創作的格調高下與心境息息相關。尤其是當今書法審美在不斷補充新的元素,而金石味、古樸一直是篆書的代名詞,也許這更像是一種限制,是以我一直在找尋創新的突破口。唯有創新元素的融入才能讓作品賦予時代特色,然而這種想法是否正确,讓大家接受,我不敢确定,但我必須這樣做,我把金文、帛書、小篆甚至草書之筆意融入到其中,讓作品以輕松、空靈、灑脫取勝,同時使之既不失傳統,又富有新意,表達一種意境、一種情感,使作品格調得以提升,富有激情,給人一種視覺沖擊力。是以,為使作品走得更遠,在創作每件作品時,我必先定形式、推字形、取古人、借時人,注重用筆的輕重緩急,結字的聚散欹側、墨色的濃枯幹濕,然後才命筆染翰,使作品達到協調統一、氣息高古之格調。
吾深知:大巧若拙,大樸不雕,演繹靈智,聚集涵養乃書家作品應追尋之境界。有時在想,藝海之博大,書山之險高,不用說獨領風騷,既使傾其畢生之精力,在藝術的領域裡留下幾片雪泥鴻爪又談何容易!既然選擇這門藝術,決不後悔,理應如博大之江水,不論九曲十回,矢志不移向東流去。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隻要焚膏繼晷,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信奉“經曆該經曆的過程,積累該積累的厚重”。把心态放平,或許幸運之神會向你悄悄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