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揚:建議冬奧會把運動員的名字和手印留在比賽場館

“作為一名曾經的運動員,我發自内心地希望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能夠在中國感受到一屆真正以運動員為中心的冬奧會。”在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主辦的“冬奧會的國際關系與東北亞合作”國際學術會議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楊揚發出了這樣的呼籲。

楊揚:建議冬奧會把運動員的名字和手印留在比賽場館

結合自己的運動員經曆,楊揚提議應該把參賽運動員的名字和獲獎運動員的手印留在比賽場館,便于運動員在日後重溫參賽時的珍貴記憶。她還表示,北京冬奧會被一些政治的聲音所打擾,但奧林匹克精神是超越政治的。

冬奧會應以運動員為中心

楊揚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首位在冬奧會獲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她介紹,自己退役之後進入國際奧委會工作,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向承辦奧運會的國家介紹運動員從比賽到生活的各種實際需要。“國際奧委會有個經常被提及的說法,就是運動員的問題解決了,意味着奧運會成功了95%以上。”楊揚認為這充分說明運動員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籌備過程中,楊揚結合自己運動員時期的經曆向組委會提出建議,力求把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貫徹到籌備工作中。

同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的中國國家花樣滑冰隊總教練趙宏博提出,花樣滑冰比賽中有些國家的運動員沒有保障團隊,隻身一人參賽。在比賽中出現過比賽服破裂但無人幫助的情況,就隻能自己用膠帶綁一下繼續參賽,比賽成績多少會受到影響。他建議場館比賽中預置針線包等工具,以便運動員不時之需。

已退役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名将李妮娜建議,在冬奧會賽事階段就應開放用于冬殘奧會的無障礙通道,因為滑雪運動員比較容易受傷。李妮娜曾在冬奧會比賽中受傷,但由于奧運村缺少輪椅,她是坐着超市的小推車去領獎的。

楊揚提議把參賽運動員的名字和獲獎運動員的手印留在比賽場館。退役後,楊揚曾作為國際奧委會官員回到美國鹽湖城觀賽。鹽湖城是她為中國奪得冬奧首金的地方,但卻沒有留下她的一些類似的印迹,這讓她感到有些遺憾。楊揚表示,希望運動員在賽後故地重遊時,能夠看到自己留下的印迹,這也能讓更多人記得賽場上激動人心的時刻。

截至目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已向北京冬奧組委送出了超過50條的具體建議。

冬奧會有助于提升區域軟實力

“奧運會不僅是一項體育賽事,其組織和籌備也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楊揚表示,東北亞地區近年來連續承辦多屆奧運賽事,從2018年平昌冬奧會到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再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對整個區域軟實力的提升有着積極意義,同時也能促進區域内成員間的交流。

她介紹,國際奧委會有個不成文的傳統,前一屆冬奧會舉辦時,後一屆冬奧會承辦方會提前到舉辦地“取經”。輪到後一屆冬奧會舉辦時,前一屆承辦方又會去給後一屆承辦方“送寶”。平昌冬奧會和北京冬奧會已經開展了這樣的互動,這種交流合作很好促進了雙方的了解和信任。

從傳播國家文化和冬奧理念的角度,運動員是最好的傳播大使。楊揚說:“運動員這一群體相對比較單純。他們的感受好,那就是好。希望屆時用我們真心的服務,讓運動員感受到自己被關心、被愛護,并通過他們的親身體會,向世界展現中國人的熱情好客,傳播亞洲的文化和冬奧會的理念”。

運動員的夢想不該被政治所幹擾

楊揚也談到了目前一些國家所謂“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的聲音。她回憶說,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前運動員備戰的關鍵時刻,美國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但各國參賽運動員仍然毅然踏上當時看來有很大風險的比賽征途。她說,自己特别了解運動員為什麼一定要去,因為每一屆奧運會,都是運動員追尋夢想的舞台,他們都希望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能夠有所回報,“哪怕冒險也願意。”她認為,本屆冬奧會應該彰顯疫情下人類團結的精神,但一些政治的聲音對運動員産生了幹擾,對體育事業的未來也會産生影響,令人感到遺憾。

盡管如此,楊揚表示,她仍然相信奧林匹克精神是超越政治和經濟的,“這也是為什麼奧林匹克運動能有上百年的傳承,無論政治怎麼變,經濟怎麼變,奧林匹克運動仍然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