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雁門十八隘口

雁門十八隘口

《太和口》

勾注橫天切,雁門蔽日盤。

霜連常勝水,雲斷太和巒。

壯橹人言絕,針扃共指冠。

君從北嶽論,不過一泥丸。

《平刑口》

疊門雲浩浩,蒼嶺複重重。

曲折崖分得,崎嵚棘出逢。

雁過悲澗合,人共泣沙封。

誰識彈丸地,多曾斬孽龍。

《燕兒水口》

入谷天投暮,噓雲道晚涼。

仰高崖束寂,環遠木流蒼。

雁負當關月,人行近塞霜。

冥心如燕水,曲折九回腸。

《雕窩口》

抱凍雕窩口,尋關盤道梁。

真形随草沒,舊迹與天荒。

側目崖浮白,嘶風木點蒼。

唯空同夢雁,又唳雪戈鄉。

《夾柳樹口》

夾柳更無柳,行雲滿谷多。

嶙囷分地惠,蔽芾與天和。

鷹落緣寬草,客來為斷戈。

風過遺壘處,尤是馬蹄歌。

雁門十八隘口

《盤道梁口》

關山威舊是,戰伐已成空。

馬迹随雲去,溪聲共日同。

藏林崖下雪,盤道嶺頭風。

交會金湯現,鷹楊銅硯中。

《北樓口》

翠微扶日起,孔道倚雲穿。

通馬為聯雁,團龍善合蟬。

生桑功不盡,犯鬥勢天然。

郎嶺霜威處,至今貔武傳。

《小蓮口》

霧鎖岧嶢口,雲藏寂寞蓮。

相看崖驟啟,轉盼水高懸。

雁度由風控,我歌任雪牽。

棘多笳邃處,不見有長天。

《大安口》

一脈嶺如是,千重勢不孤。

大安連野色,邊砦入湮蕪。

忘戰月空落,才謀眼合枯。

唯餘龍脊上,砺石俨成圖。

《八岔口》

芹水争流急,紫荊入望遙。

八龍如古是,雲谷果然驕。

振武合盤馬,從天宜射雕。

股肱并羽翼,虜半此關消。

雁門十八隘口

《胡峪口》

巘峙鈎雲起,寒煙鎖谷長。

風回崖滾白,木落水流黃。

鳥道不逢雁,豹關多挂霜。

暮生偏欲雪,人共月蒼蒼。

《水峪口》

霜風過水峪,碛合與雲垂。

疊巘由身入,寒泉任眼追。

黃粱遼後夢,白草李陵碑。

遺壘分流處,雁鳴又為誰。

《白草口》

鳌脊岧嶢上,卧雲煊赫長。

中分猴嶺月,東接雁門霜。

取勢漢連臂,和川虜斷腸。

至今鄉老語,鴻過不成行。

《團城口》

峙合亂峰仄,攢天一線艱。

生寒因水繞,蔽日怨山環。

任自雁常唳,由來樵不攀。

雲封凝凍處,高卧九重關。

《馬蘭口》

馬蘭天道險,過雁亦哀之。

危堞連雲起,重門走浪奇。

層層峰宛轉,疊疊木紛披。

偶出昏黃日,曾晖飛虎旗。

雁門十八隘口

《茹越口》

清輝茹越月,浩氣鏡齋名。

動我仰山意,故來長谷行。

崚嶒岩虎踞,斷續棘鵑鳴。

澗水流丹處,人雲血染成。

《大石口》

門峙連雲暮,徑危積雪重。

轉山崖撲杖,過澗棘分蹤。

風緊月還就,天寒人不逢。

若非高鬥起,應是斂泥龍。

《小石口》

凍雪長門隘,寒煙小石城。

北從荒野闊,南向亂山傾。

邊事唯空似,廟謀多不成。

見憐餘化府,浴血未留名。

《玄崗口》

亂峰扶日起,一水遏雲穿。

崖共瀑交擾,道同荊夾纏。

聯勳形自勝,揚武勢争先。

如此橫戈地,難過歲月遷。

《淩雲口》

與天争道久,為嶽應時長。

背嶺崖吹水,臨川峪犯霜。

連雲龍卧夾,捧日雁分行。

野老至今說,丹心楊六郎。

雁門十八隘口

張夢章(龍山大先生)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