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蘭特得了51分

特雷·楊跟杜蘭特頭碰頭,有那麼點點火氣。楊不高興了,那勁頭就像小弟混出點成績之後,開始對昔日大哥的指手畫腳失去了耐心。杜蘭特嘴角的弧線微微揚起——賽後他說,是我的錯,我動作大了,我們是哥們,這沒什麼。楊當然也不會放在心上——單單那一刻,仿佛就在說:

“嘿嘿,三好學生,你不會真的以為,可以跟我頂牛了吧?”

杜蘭特得了51分

很難說清楚,杜蘭特到底是豁達還是小氣,他關懷網友評論的熱情,比該文的筆者還要滾燙那麼三分,多少有點跟自己過不去。但他又會展示目空一切的驕傲感。想想當初,貝弗利跟他比劃那架勢,頗有一種小人物對抗巨龍的壯烈感,而杜蘭特隻是在笑,那笑可比憤怒瘆人。

杜蘭特得了51分

今天我們知道,他并不針對貝弗利,貝弗利也不值得他針對。我當初以為他在低位和肘區發牌的畫面,是科爾戰術重心傾斜的展現。現在想想,杜蘭特那種架勢就像在說,“OK,我就試試磨磨唧唧玩命傳到底是啥滋味”。這多少是在較勁,也讓貝弗利頑強的形象在媒體的鏡頭前多停留了2場。

“看呐,他把杜蘭特哄出了場,這太了不起了。”

然後,杜蘭特嘴角的弧線又微微上揚,視線劃出一道折線,從天花闆反彈到貝弗利的腦瓜蓋,為了隻是瞥一眼何人在此聒噪,然後......

38分,33分,45分,50分。

這是杜蘭特處理問題的方式,那點小情緒似乎不該屬于他這樣的曆史級球星,或者,起碼不該是那種怪異的傲嬌感。這跟邁克爾·喬丹的睥睨衆生,或者布萊恩特的冷血無情形成了鮮明反差。

是以,你可以了解,為何他場外的故事經常是減分項,他跟筆者一樣,不能收斂那些細碎的小情緒,而通常來說,擁有王者氣場的那些家夥,他們要麼木得感情,隻做不說,要麼就抛下一句簡單的狠話,然後證明自己說到做到。這幹淨利落脆,圍觀群衆喜歡的,也就是這種爽利。

杜蘭特通常不這樣,但杜蘭特可以這樣。當他收拾起情緒,決定證明你們都是蠢貨時,他的傲嬌感又有了别樣的壓迫感。他有接近2米1的身高,配上不長的脖子和修長的四肢,基本是強壯流之外前鋒的标準模闆。這種模闆套上娴熟的運控技術和曆史級的跳投手感,隻能說,籃球之神的創造力到這裡,也算耗盡了某個方向上全部的靈感。

杜蘭特得了51分

這種恩賜,讓杜蘭特擁有了全世界最符合“目空一切”描述的追身三分——他一定要直面防守人,劈頭蓋臉的砸下揚手一擊,然後勾勾着身子欣賞手型與抛物線。如果防守人并沒有在罰球線以上位置試圖阻攔他,他甯願再往前殺幾步,扣籃或者急停中投——他就是要給防守人難堪,讓對手和看到這一場面的所有人接受一個事實:

人與人并不相同,上帝的公平至少在籃球這一塊無從談起,他,杜蘭特,就是比芸芸衆生獲得了更多恩賜。

西裝或者工裝的杜蘭特都沒有霸道總裁的氣場,但他揚手in your face那一擊,氣質方面,鎮壓全場。

拿到51分是了不起的成績,本賽季至今,也隻有兩個球員拿到了50以上的高分。但你又會覺得,這其實并不杜蘭特——對手是隻赢過4場比賽的活塞,一幫小年輕打出了熱情,坎甯安當然前途可期,但杜蘭特通常不會在這樣的對手面前出手31次,吞下42.6%的回合占有率,還得取分、組織、防守一把抓——上一次要求他拿捏一切的對手,還是字母哥率領的雄鹿,那輪系列賽,天昏地暗。

籃網本就有一些困難,即使哈登不在最佳狀态,他不打對籃網來說依然是極大的損失。杜蘭特知道哈登不在時,他應該如何幫助球隊。本賽季,當哈登不在場時,杜蘭特百回合能送出10.8個助攻。他跟阿德的擋拆自不用談,更精彩的姿勢是,他在肘區或者低位的背身持球,米爾斯和阿德彼此掩護跑出各種變化,阿杜作為軸心,準确發牌——這一手,也正是他離開勇士前那最後一季,幹得最多的活,他的組織才華一直線上,雖然失誤多了點,必要的時候,他能拿出來。

杜蘭特得了51分

杜蘭特和阿德還可以互換角色,把這套三人配合玩出各種花樣,配合着詹約為中轉站的強弱側轉移球,籃網算是把進攻玩明白了。

第一節,籃網和杜蘭特都沒費多大力氣,進攻流暢得讓我的杜蜜好友驚呼“要不登哥再歇會”。活塞靠着坎甯安的三分苦苦支撐,跟籃網的老江湖存在的套路差距,似乎不能靠第一順位的天賦簡單彌補。

但沒用多久,活塞就證明了,隐藏在暗處的奇兵們,有吓人一跳的能力。弗蘭克·傑克遜生涯最好的劇情大概是混成克拉克森,在那之前他要想辦法在NBA穩住陣腳,但他的确證明過擁有手感來了連續取分的能力,第二節開始,籃網感受到了這點。薩貝·李是個更小的角色,這是他生涯至今值得紀念的夜晚之一,他讓對位能力偏弱的米爾斯吃到了苦頭。迪亞洛和邁克魯德勇字當先,坎甯安則用冷不丁但又頗關鍵的三分,給名不見經傳的弟兄們添油加醋。

這種勢頭在第三節愈演愈烈,活塞的活力被擊敗東部第一的誘惑全面點燃,年輕人的沖動在這時候變成了連續搶斷,僅僅這一節,他們造成了籃網10次失誤——這似乎又證明了,失誤總是要有人送的,登哥在登哥送,登哥不在也不過是換個人送。

活塞不是強隊,但比想象得硬朗頑強,當然,這還不足以讓籃網翻車。杜蘭特随着活塞級别的提升,也在一點點放開力量限制,去比對年輕活力的沖擊:

第一節,他是發牌員,策應點,順手得一些分;

第二節,米爾斯和阿德的擋拆不靈了,杜蘭特開始當掩護人,一線參與戰術,肘區接球消失了,低位要球出現了;

第三節,活塞的瘋狂讓杜蘭特祭出絕學,也是各位很熟悉的名詞——“立棍單打”,這包括,恩,精簡成一句話就是,論斯圖爾特的一百種背景闆姿勢。

杜蘭特得了51分

斯圖爾特,一個機動性不錯的矮壯内線,換防或者防擋拆時,既不能幹擾杜蘭特跳投,也不能跟住杜蘭特的突破,即使能跟住杜蘭特,在籃下也不能有效幹擾杜蘭特的隔人上籃。在别人那的潛力新秀,在杜蘭特這,年輕人最能秀的天賦方面,也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

活塞知道,不幫一把斯圖爾特、迪亞洛和薩迪克·貝,這哥仨就要被杜蘭特玩廢了。活塞開始夾擊杜蘭特,四哥跟布朗接杜蘭特的出球開始懲罰對手,但這種場面并不易維持——如果四哥和布朗的終結總是可靠的,那籃網的進攻問題也就少了一半。是以杜蘭特需要其他方式去解決夾擊,他有底角兜出的無球掩護去規避夾擊,這一招讓他兩次走上罰球線,再配合着一發标志性的反擊追身三分,杜蘭特用“認清彼此身份”的姿态,把活塞的熱情按了下去。

這甚至可能不是杜蘭特最驚豔的一面,他跟克拉克斯頓從第三節末到第四節最後的換防與協防,完全掐滅了活塞的進攻勢頭,恐怕是這場比賽更具戰略意義的轉折。這一套——籃網對抗後場型球隊的王牌殺招——已經連續得到了證明,對這支球隊來說,這當然比“你知道杜蘭特會一直有效”這樣的恒變量更讓人欣慰。

杜蘭特最後收下了比賽,用很杜蘭特的方式——在三分線外一米的位置接球發起,這裡通常不會被人夾擊。然後強行突破至右側低位區,後仰跳投,幹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他是不是這個星球上最可怕的得分手,會在不同的球迷群體裡出現不同的結論。但他是不是這個星球上取分姿勢最簡單的得分手,這件事似乎沒有太多的讨論空間。

杜蘭特得了51分

人們總是說,越是有實力的人越不屑于旁人的眼光,杜蘭特是個反例。一個在氣質方面可以極端搖擺的家夥,仿佛總是在喋喋不休的計較與辯護,心裡頭住着不滿與不甘,但又可以帶着無可匹敵的傲氣,用行動向世界展示他的卓爾不群。其實,隻要他踏入賽場,射出那些指向勝利的投籃,他就可以平息世間的嘈雜與喧鬧,讓不管多麼不滿于他的媒體和球迷,都公正的說出一句“杜蘭特确實牛X”。

其餘的事情,他根本不需要親自去辦。

也許,默默的強大,才是最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