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當很多人去博物館參觀,看到琳琅滿目的文物時,便會感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曆史。正是這些靜靜地待在博物館裡的文物,見證了中國曆朝曆代的興盛與衰落。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太平天國木玺的故事。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國政權後,為了凸顯出自己高高在上的“天王”地位,給自己設計了三方印玺。分别是:金玺、玉玺和木玺。1864年8月,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攻破天京後,洪秀全之子洪天貴福被俘,太平天國玉玺和金玺被湘軍所獲,由曾國藩送交清廷軍機處,存于方略館中,而木玺卻下落不明。後來金玺被軍機大臣薩隆阿盜走融化成金條,洪秀全的三方印玺就隻剩下了玉玺。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木玺卻現身了。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南京瞻園路173号原來是座清代私宅,解放後被收歸國有,成為了經租房。上個世紀50年代,張大仁的母親帶他們一家六口住進了瞻園路173号第三進東廂房。東廂房有兩道門,入門是一窄長橫向小院,屋内東西向為磚牆結構,木天花木地闆。1975年的一個夏天,天氣燥熱,外面又電閃雷鳴下起了暴風雨,是以教師張大仁早早便睡了。突然,一個炸雷響起,東面的磚牆居然倒塌了。張大仁的床緊靠着磚牆,幸運的是,牆是向外倒的,是以張大仁并沒有受到傷害。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因為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大雨,是以房管部門也無法進行修繕。房屋暴露在衆人的視野裡,張大仁隻好日夜堅守。有一天,他看着天花闆,突發奇想:“要不打掃一下天花闆吧,以免落了灰生了臭蟲。”就在他打掃天花闆時,突然發現了一個方形木疙瘩,上面布滿了灰塵,隐約可以看到朝下的一面刻有字迹。張大仁将木疙瘩取下後,發現是一枚大印,三寸見方,四面龍紋,中間還刻有“旨準”二字。他與弟弟交流後得出結論,這應該與皇帝有關。但當時正值“破四舊”,為了避免引火燒身,是以他們便把木印給扔到了工具箱裡,甚至一度還拿它墊過桌角。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1982年,南京全市開展文物古迹普查,雨花區文物普查辦公室由于缺人手,是以決定從教育系統抽調一名老師協助工作。而被抽中的那個人,正好是張大仁。同年11月初,張大仁正在工作。有一位市民拿着一方印章去找文物普查辦公室做鑒定。從業人員經過鑒定後說:“這是古代印章,有收藏價值。”一旁的張大仁驚愕道:“這就有收藏價值了?我家也有方大印,上面還刻着“旨準”二字呢!”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從業人員忙詢問道:“真的假的?”張大仁說:“我還能騙你不成?明天我給你帶來。”第二天,張大仁将木印洗刷一番後帶到了文物辦公室。經過我國著名史學家羅爾綱先生鑒定,這方大印正是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的天王木玺。木玺是洪秀全日常批簽奏章及準許印刷檔案、書籍時所蓋的印玺,如太平天國所頒行的《天條書》、《禮制》等十餘種書的首頁,都蓋有這枚木玺的“旨準”印,可惜在1864年天京被攻克後木玺下落不明。

教師睡覺時磚牆轟然倒塌,打掃天花闆,意外發現太平天國印玺

據羅爾綱先生先生考證,南京瞻園路173号正是太平天國後期官署機構“删書衙”的所在地。是以他推測,很有可能是當初湘軍攻破天京時,删書衙官員害怕木玺落入湘軍之手,而藏到了天花闆上,沒想到被張大仁誤打誤撞找見了。現在木玺收藏于南京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前往觀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