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桌面虛拟化(三):腳踩兩隻船的OS虛拟化

準備寫這篇blog之前,突然發現自己真的不應該挑這樣一個雖然很有前途的,但是目前并不火,大家都很陌生得話題開始談虛拟化。原因是桌面虛拟化涉及的技術很多,因素也很多,目前最火的伺服器虛拟化,與其相比,複雜度其實小很多,涉及因素也少很多了。這個話題要想講清楚,講透徹,的确很難,不過已經寫到這裡,隻能想方設法把這個問題寫清楚,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方面的技術。

正如前面的文章寫到的,桌面虛拟化目前所處的階段,其實頂多也就隻能算作0.5代桌面虛拟化,因為其所本應提供的應用和架構,應該更豐富更複雜,而目前所處的階段,也就隻能用于我們做一些個人的開發,測試,demo和安全性處理工作。其原因是:并沒有實作真正的虛拟化。

為什麼要這麼說,目前桌面os虛拟化隻是将桌面os,我甯可稱為“個人計算環境”,與伺服器虛拟化一樣,實作了與硬體的隔離,擺脫了對硬體的“緊耦合”,也就是不會全部直接與硬體直接打交道,中間有一個管理層來進行資源的協調,使得“個人計算環境”不會獨占使用硬體資源。于是,一個虛拟桌面,或者虛拟桌面可以被自由地拷貝,在不同的機器上使用。而虛拟伺服器,則可以被換到不同的伺服器上運作,或者同時運作。

但是對于桌面與伺服器,我們的使用有着本質的不同:

桌面是個人使用,是以我們更強調其易用性,用郎鹹平對pc行業得研究的分析(當然,他将pc等同于桌面個人計算環境的體驗),就是個人對于桌面的依賴,接近與朋友或者助手的關系。是以我們需要能夠随時随地通路個人最熟悉,具有高度個性化的桌面(個人計算環境)

伺服器則是主要提供高性能的應用服務的,不需要很多的個性化,移動性要求也基本沒有,主要是需要安全、穩定、易于管理,提供應用

從目前我們看到的應用價值也有非常大的差别:

我們在利用桌面os虛拟化做開發測試,因為讓我們分開了不同的“個人計算環境”,而且我們強調這種使用方式的便攜性。

伺服器虛拟化,目前大家關注的熱點則主要在于伺服器整合,即更有效發揮伺服器性能,一台硬體多個系統同時使用。

是以桌面os虛拟化并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也沒有充分地發揮價值。

從技術層面看這主要是由于:桌面OS虛拟化隻是實作了虛拟機與運作資源的隔離,而沒有操作資源的分隔。

其實這麼講也并不确切,因為這又碰到了另外一個技術即:示範虛拟化。如果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那就又是很長的文章了,那麼大家暫時就了解為我們經常使用的遠端桌面,更近一部其實就是微軟的 termial service,以及這些技術得老東家Citrix原來的旗艦産品 Presentation Server。

由于桌面隻是實作了運作資源的隔離,而沒有操作資源得分隔,使得我們操作一個桌面,必須的存在于目前我們操作的pc上。而OS虛拟化,隻是給我們帶來了關機以後的便攜性,并沒有帶來我們開機運作期間的便攜性。

如果在桌面os虛拟化基礎上,進一步實作操作資源(即外設)的虛拟化,那麼,我們就可以實作桌面虛拟機運作環境,與我們使用環境的松綁,使得我們可以更靈活地使用我們得桌面。從這種意義上,我們就會看到得不是多個虛拟機對一個硬體資源得共享,而是我們在多個計算機、包括各種移動裝置,瘦終端上對同一個桌面得共享使用。實作無處不在的桌面。而桌面虛拟化的價值,那個時候才會真正顯現出來。

而我前面文章所描述的桌面虛拟化的天堂,恰恰是由于目前桌面OS虛拟化技術的腳踩兩隻船,若即若離,遲遲無法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