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貂蟬、昭君、楊貴妃,古代四大美人,很可能都是“吃貨”。我國古代,有很多因為容顔出衆而流芳百世的女子。比如古代有“四大美女”之稱的“西施、昭君、貂蟬、楊貴妃”,她們雖然都是天生麗質,但這麗質是如何“天生”而來的呢?

這個問題,相信科學是無法給出答案的,但如果結合我們傳統文化,則現代科學就能給出答案了。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中國人,從來就有戀鄉思鄉的情結。也不乏很多“某個地方的人特别水靈”之說,從這個方面,竟然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古代四大美女,很可能都是“吃貨”,隻不過她們這個吃貨,卻也各有特點:
1、西施:
西施本是春秋時期越國的浣紗女,越國在哪裡?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江南自古出美女,這可名不虛傳。作為一個窮苦人家的浣紗女,西施每天都得在溪邊浣紗。勞作之後,難免會出點汗、口渴什麼的,窮人的孩子可沒有那麼多講究,臉上有汗水,就用溪水洗把臉,口渴了,捧幾捧溪水咕嘟咕嘟喝了就行。
西施家鄉所在的那條小溪,和太湖同一水系,太湖在古代可是盛産珍珠的地方。現代科學研究認為,該小溪裡的水,就含有珍珠成分。你想想啊,珍珠本是天然的養顔藥物,西施從小就喝着含有純天然珍珠的水長大,這容顔想要有點瑕疵都難哦。于是,西施便“吃”成了四大美女之一。
2、昭君:
昭君本是漢明帝時期的宮女,進宮三年,連漢明帝的影子都沒見着。後來匈奴求親,漢明帝心想,後宮那麼多宮女,肯定得選一個最醜的嫁出去。于是便讓畫師将所有宮女的樣子畫下來,昭君不肯賄賂畫師,便被畫師畫得很醜。就這樣陰差陽錯被漢明帝選中,給了一個公主的身份遠嫁異域。
但是,昭君的美可不是在宮裡長出來的,而是在老家湖北秭歸。據說,他的家鄉就在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旁,村旁有一條叫做香溪的小溪。正是這條香溪裡的水,常年清澈見底、碧綠晶瑩,甚至還隐隐有一股清香。昭君從小就喝着這樣的香溪水長大,吃着香溪水灌溉的稻米飯、蔬菜瓜果,長大後自然出落得水靈标緻了,是以說,昭君這個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和“吃”有關;
3、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人,她的美到了什麼程度?西施有“沉魚”之譽,昭君有“落雁”之美,而貂蟬則身兼“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四者美名。雖然她的一生也是悲慘離奇,先後侍奉了王允、董卓、呂布等好幾個男人,但貂蟬之美,卻也是“紅顔禍水”之由來,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貂蟬的美貌出塵。
貂蟬為何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長得這麼漂亮?她的故鄉是陝西米脂,米脂可是“盛産”美女的地方,就以“米脂”這個地名來說,這地方出産的糧食,格外的營養豐富,甚至隐隐透發出“油脂”的色香。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地土壤含有大量的鋅鎂等物質,該地産出的作物糧食,也就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了。
貂蟬長年累月吃着這種富含營養的糧食蔬菜,鋅有助于機體發育,鎂對心血管神經系統都有好處。是以,貂蟬成為四大美女裡最漂亮的一個,基本也是“吃”出來的;
4、楊貴妃:
楊貴妃是唐代的美女,本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兒媳婦,後來因為太漂亮,便被唐明皇想法子收為貴妃。從此“六宮粉黛無顔色”可謂萬千寵愛集于一身。
楊貴妃為何讓唐明皇如此沉迷?主要是因為她有一個“不老”的秘訣,入宮後更是有越長越年輕之勢。她最喜歡吃的一種東西就是“荔枝”。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實在是太平凡,但對于生長居住在北方的古人來說,大部分人連聽都沒聽過。
而楊貴妃吃荔枝,還得吃新鮮的。于是便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從廣東快馬送新鮮荔枝到現在的西安,這樣才保證楊貴妃不至于餓肚子。
荔枝肉看上去晶瑩剔透,毫無瑕疵,楊貴妃常年吃荔枝,吃的還是新鮮荔枝。現代科學認為,荔枝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确實有美容養顔的作用。而且,楊貴妃以“豐滿”出名,足見荔枝的豐富營養,對她的美麗有不可忽視的功勞。而楊貴妃之美,也離不開“吃”。
是以說,西施昭君貂蟬楊貴妃,之是以擁有絕世容顔,這四大美女之名,絕非幸得,和“吃”是有很大關系的。尤其楊貴妃的“吃”,可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