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大名鼎鼎的孟良崮戰役,發生在國共内戰,即解放戰争時期。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東南孟良崮地區與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是以史稱“孟良崮戰役”。

本場戰争在解放戰争的時期,可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場戰役由毛澤東親自訓示,陳毅、粟裕兩員大将進行指揮作戰,是一場山地運動殲滅戰,對于戰術和軍力要求都是極高的。

當時的雙方交戰的兵力,還是存在着很大的懸殊,因為當時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作戰的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被稱作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是以,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對整場解放戰争都有着決定性的意義。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是以,當孟良崮戰役的戰局勝利之時,就意味着共産黨部隊已經一舉扭轉了華東戰局。在這場戰役中,共産黨解放軍總共殲滅該師,以及後來配合作戰的整編第83師1個團,共計有32680人,其中俘虜19680人。

當時要帶上着整編的兩萬人俘虜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當時戰争仍處在激烈的階段,即使戰役已經告一段落,但已經有超過二十萬國民黨精銳部隊開始圍攏夾擊華東野戰軍。對于這兩萬人俘虜,不管是管理還是糧食,都是十分緊張且艱難的。

可即使如此,華東野戰軍司令部依舊下了死指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都不能放。而且不但不能放,而且還要提高被俘中的班長的待遇。

這突然多出的兩千人左右尉級以上俘虜,使得轄俘虜管理處将俘虜隊伍擴編為五個大隊,共計二十七個中隊。危機時刻,俘虜一個不放,還要提高待遇,其中是有着什麼樣的考量呢?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大戰初始

1947年3月之後,國民黨軍開始逐漸放棄全面進攻的戰略。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紮穩打、逐漸推進,是這個時期公民黨軍主要的進攻政策。

國民黨軍由徐州司令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指揮帶隊,一共二十四個整編師,編成了三個機動兵團,開始集中力量小範圍重點攻擊,企圖先攻打占領陝北和山東這兩個地方之後,再逐漸擴大深入對解放區的進攻。

由于國民黨軍在這之後開始展示出明顯的戰術提升,依靠它的優勢兵力,并且行動小心謹慎,杜絕之前失敗所發生過的情況。我軍的華東野戰軍多次希望找機會去積極迎戰,但效果并不是很明顯。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中央軍委見此局勢也是立馬發出訓示,“敵軍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機,處置甚妥。隻要有耐心,總有殲敵機會”“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隻要主力在手,總有殲敵機會”,由此可見我軍也對即将開始的大戰尤為的謹慎。

5月上旬,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調整部署,随時準備作戰。當時,作戰指令下達之後,我軍也是對當時戰局進行了十分嚴密的分析,一緻認為可以先殲滅國民黨軍第74師。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考察周密

可第74師可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他們配備有精良的美械裝備,又受過專業的美軍訓練,是國民黨軍的精英部隊、王牌軍團,被稱作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由此可見,我軍能夠希望與這支部隊硬碰硬,是有着非凡的膽氣的。

但是,作出這次攻打決定當然也有我軍的考量在,例如,該師的排布處在一個突出位置,且部隊較為松散,可以小機關進行突擊,将部隊分割之後進行依次消滅。

作戰地區地形崎岖複雜,比較有利于華東野戰軍進行隐蔽埋伏、穿插作戰;帶隊的師長張靈甫驕橫跋扈,和其他部隊存在的沖突,是以救援配合行動肯定不佳。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第74師的地位在國民黨軍中實在是太過于重要。

一方面,打勝這場仗對于毀掉國民黨軍的軍隊士氣那一定是無疑的;另一方面,如果能赢下這一場,那對于解放戰争整個的戰局都會有新的動向,随着華東地區戰局的勝利,可以牽引整個戰場的戰争的大的動向。

是以,陳毅、粟裕毅然下定決心,選擇使用“猛虎掏心”的戰法來對抗強悍的第74軍,大戰一觸即發。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俘虜萬千

在13日晚華東野戰軍攻擊第74師時,整個國民黨軍以及高層都顯得始料不及。蔣介石倍感吃驚,但他還是信心滿滿地認為這一次的應戰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畢竟第74師的實力是毫無疑問的。

但最後的戰局顯而易見,第74師喪失了主動權,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之後,即使第74師竭力頑抗,但依舊無濟于事。

華東野戰軍指戰員占滿山頭,全殲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并且擊斃張靈甫。在這場戰役當中中,共産黨解放軍總共殲滅該師,以及後來配合作戰的整編第83師1個團,共計有32680人,其中俘虜19680人。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當時華東野戰軍司令部依舊下達指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都不能放。而且不但不能放,而且還要提高被俘中的班長的待遇。

這其中存在着衆多的原因:首先,作為“五大主力之首”的第74軍是國民黨軍的絕對主力,如果他們脫離俘虜部隊,每一個人都對着我軍有着很大的威脅,我軍艱苦卓絕赢得的勝利果實不可就此拱手讓出。

其次,第74師以狂妄、驕縱跋扈著稱,上至師長張靈甫,下至各個普通士兵,由于他們有非常傑出的軍事實力,是以他們有着驕傲的底氣,一旦離開,繼續向我軍作戰一定是必然的。

另外,我軍雖然在孟良崮戰役之中取得驚人的勝利,但是取得勝利的代價也是驚人的,傷亡大約有1萬2千餘人,是以這近兩萬人可以很好的彌補我們軍力上的空缺,戰争還在繼續,對于我軍的考驗也沒有這麼簡單就結束。

孟良崮戰後,華東野戰軍下令:整編74師俘虜一個不放,提高待遇

小結:

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在解放戰争中有着重要的意義,對于扭轉我軍的戰局是意義重大的。在這場戰役中,共産黨解放軍總共的俘虜19680人,不僅一個都不讓放走,而且給予了他們很高的待遇,都是出自當時我軍的特殊考量。

我軍在我黨的堅強上司下,以卓越的軍事實力與勇氣,最終完成了逆轉,取得最終解放戰争的勝利,這其中充滿了史詩般的動人佳話,值得細細品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