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明朝後期,衛所兵制徹底崩壞。軍官A錢,冒領空饷,明軍的戰鬥力一落千丈,根本無力應對各地的叛亂。是以,朝廷大量調用土司軍隊,其中以秦良玉的白杆兵最為著名。

土司是少數民族的首領,可以世襲,也要服從朝廷調動,為朝廷打仗。秦良玉是四川石砫土司馬千乘的妻子,文武雙全。馬千乘被太監谄告害死後,秦良玉代理土司職務。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她手下有一支白杆兵,都是由土家族子弟兵組成,武器為長槍,槍頭帶釣,可刺可砍,還配有鐵環,用來錘擊。槍身由白臘樹制成的,故稱“白杆兵”。

秦良玉首次參戰是在1600年的平定楊應龍之亂。楊應龍是播州土司,發動叛亂後,波及數省。為了平亂,明軍不得不從各地調來20萬大軍,秦良玉的3000白杆兵也在其中。

白杆兵人數雖然不多,但接受過嚴格的山地作戰訓練,隊形嚴整,又互相團結,行動一緻。正面交戰從來沒有輸過,屢次大敗播州軍,創下了白杆兵的威名。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如果說播州平叛隻是牛刀小試的話,那麼,與滿州八旗的戰鬥,才真正讓白杆兵名揚天下。

當時,遼東明軍已經在薩爾浒之戰中慘敗,喪失了野戰精銳。為了彌補損失,遠在四川的白杆兵也被調來遼東。當時,明軍普遍害怕與八旗交戰,認為女真滿萬不可敵。

1621年,沈陽被八旗軍包圍,三千白杆兵在秦良玉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的率領下,渡過渾河,與八旗軍展開血戰。八旗軍向來以勇猛善戰而聞名,沒想到明軍中有一支比他們更勇猛的軍隊。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白杆兵正面對敵,毫不遜色,八旗軍死傷慘重。由于八旗占有兵力優勢,友軍被擊敗後,白杆兵陷入了包圍。如果換成其他明軍,在這種情況下,早就崩潰了。

但白杆兵沒有,他們一個也沒有投降,連隊形都不亂。八旗軍想要消滅他們,隻有用人命來換。白杆兵的傷亡越來越大,局面十分危險。秦邦屏戰死後,秦民屏率軍拼死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此戰,白杆兵戰死兩千多人,損失極大。但是他們殺死數千八旗軍,在包圍圈内仍然死戰不退,讓八旗軍聞之膽寒,以後再不願與白杆兵正面交鋒。白杆兵從此成為大明第一強兵。秦良玉被封為诰命夫人,加二品官身,秦邦屏等人全都有封賞。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緊接着,四川土司奢崇明反叛,秦良玉不但拒絕了奢崇明的重金拉攏,還沖殺在第一線。白杆兵擊退叛軍,解了成都之圍。随後,又直搗叛軍老巢,奢崇明最後兵敗自殺。

白杆兵被當作消防隊一樣,哪裡出現危局,就被派往哪裡。1630年,秦良玉親自領兵勤王,在北京城外擊退八旗軍,解救北京城,收複了永平等四城。崇祯皇帝親自接見秦良玉,寫詩四首表彰她和白杆兵的功勞。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但是,大明朝不是秦良玉一個女将所能挽救的。李自成破北京、崇祯上吊、清軍入關,江山眼看就要易主。為了保衛四川,古稀之年的秦良玉在家鄉召集子弟兵三萬人。

由于巡撫邵捷春不懂兵法,指揮失當,使四川明軍遭到張獻忠的夾攻。三萬白杆兵雖奮力苦戰,但抵擋不住張獻忠人馬的攻勢,全軍覆沒。這是白杆兵最大的敗仗,也是最後一次敗仗。

女将秦良玉,八旗不敢對戰的明将,為國死戰,3萬子弟兵無一生還

秦良玉在白杆兵的拼命保護下,隻身逃出重圍。三萬子弟兵血灑疆場,使秦良玉徹底失去了信心,從此不再領兵參戰。1648年,75年的秦良玉壽終正寝。

秦良玉一生為國征戰,對得起國家,對得起明朝。她的白杆兵是當時最強的明軍,無奈的是,明朝氣數已盡,非她個人之力所能扭轉的。作為正史上唯一一位被列入名将傳的女将,秦良玉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巾帼英雄。

參考文獻:《明史·秦良玉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