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做家長,是最痛苦的事情嗎?
答:輔導孩子寫作業。
每逢寫作業,十分整棟樓都會出現雞飛狗跳的情況,甚至連北大的教授,依然不能幸免。
輔導孩子寫作業,成為家庭沖突爆發最高的環境之一。
雙減政策的執行,很多家長不用輔導孩子寫作業了,然而,也有一些意外事情的發生,令人措手不及。

前幾天,武漢一寶媽在輔導7歲兒子寫作業時,發生了令人無法接受的一幕。
孩子的日常作業,監督人毫無疑問是寶媽,因為寫得太慢,令寶媽差點崩潰。
這一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一直到淩晨2點,但是,作業依然沒有完成,而孩子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态。
看到孩子的臉,想到明天還要上課,聯想到寫作業時慢吞吞的行為,怒火中燒,直接沖進了廚房,拿起一把菜刀。
拿着菜刀的這位寶媽,直接朝着兒子揮刀下去,孩子的脖子和身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大女兒的呼喊、求救,雖然将兒子救下來,但是,無比剛硬的這位寶媽自缢身亡。
當這件事情釋出到網上後,很多網友的情緒處于無法平穩的狀态,認為:如此悲劇的發生,實屬不該。
【出現如此悲劇的原因】
1、孩子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
之是以釀成如此悲劇,完全是因為孩子在學習上完全是被動接受,沒有任何主動意識。
父母越是壓迫,孩子越想反抗,陷入到惡性循環狀态中,父母也會成為孩子心中的敵人。
然而,這樣的關系,也成為了衆多家庭中最真實的寫照。
2、家長情緒過于急躁
之是以釀成如此悲劇,是因為父母的脾氣過于沮喪。
很多網友也會感慨:和小孩子較量,最後受傷的,一定是自己。
作為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情緒而釀成的後果,一定是令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甚至還會給孩子造成強大的心理陰影。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要注意這些要點】
1、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拖延是沒用的
作為父母,在輔導孩子寫家庭作業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定要完成的,任何拖延的行為,隻是會使學習的時間變長,拖延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雖然家長的做法能讓孩子明白,但是,并不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記憶。
這種狀态下,父母一定要有一定的獎懲措施,而且要堅持:不可以完成作業,不可以做某件事情。
一旦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強硬以及規則不可突破後,一定可以第一時間完成作業,從被動完成作業變成主動寫作業。
2、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
作為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是職責,也是不可推卸的。
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和寫作業,都是為自己完成的,并不是為父母完成的。
這一點認知,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每逢寫作業,有如此之多的家庭沖突不斷爆發出來,完全是因為父母并沒有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
孩子的心中并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是以,才會總是和父母對着幹。
3、家長要明白:7歲前是習慣的養成期
7歲之前,在學習上,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主動學習的意識,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能使7歲後的輔導作業變得更輕松和自如。
是以,在7歲之前,父母一定要擺脫外界的各種幹擾,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也是在為日後的學習和輔導功課打基礎,如果父母并沒有這樣的認知,很可能在後續輔導作業中出現雞飛狗跳的局面。
4、家長要明白:适得其反的道理
作為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前要明白:任何家庭作業,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雖然不斷刷題,很可能會讓孩子的成績快速提升,但是,如果家庭作業過多,也會使孩子的抵觸情緒更強。
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或布置家庭作業之前,一定要明白适得其反的道理,否則往往付出越多,孩子的逆反心理會越強。
【作者寄語】
愛·揚格說過:人的強烈願望一旦産生,就很快會轉變成信念。作業,是每個學生都無法逃避的環節,一旦孩子的自制力比較差,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較量,也會進入到僵持的境地。
如此之多的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出現令人惋惜的場景。大多都和孩子不良的學習習慣有着不可分割的關系。
然而,深究原因,父母的責任,依然是無法忽視的。
是以,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前,作為父母的你,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
準備工作做得充足,才能減少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同時也能減少孩子的抵觸情緒。
今日話題: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作為父母的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歡迎在下方分享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