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山賊是很多的,是以才會有镖局的存在,就相當于現在的保安集團,這些山賊喜歡幹什麼呢?他們喜歡打劫路過的商人和平民,劫财和劫馬是最主要的,因為馬匹在古代是珍貴的存在。在影視劇中,人們能經常看到“八百裡加急”的橋段,那麼古代的賊人這麼多,為什麼八百裡加急不會被打劫呢?八百裡加急,一般是軍事上出了重要的事情,這是國家最重要的資訊,享有的是最進階别的待遇,專家回應到,不被搶劫的原因,是因為他腰間綁着一個特殊的旗子。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是傳遞資訊的最進階别,古代不像現代一樣,有着及時的通訊,在古代,資訊的傳遞是很慢的。現在朋友之間的來往,靠微信,古代朋友之間的來往,靠書信。但是古人也是非常聰明的,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依靠動物來進行資訊的傳遞,有時候是用鴿子,有時候會用狗。最主要的,還是使用馬,馬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有一匹好馬,就代表着有一輛“豪車”。
“八百裡加急”使用的馬匹,毫無疑問是一匹上等的馬,這樣的馬匹,山賊看到了那是十分的激動的,但是這種加急的軍事信件,一般都會與國家的興亡挂鈎,如果八百裡加急被耽誤了,那麼這個耽誤資訊的人,面臨的不僅僅是死罪,還有全族被殺的危險。小小的賊,怎麼敢與國家公開對抗?如果搶劫了八百裡加急的信件,就等于公然挑釁皇帝了。而且戰事耽誤了,一個國家都會受到影響,雖然賊人很壞,但是他們也不敢拿自己的家人和未來做賭注。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不是一匹馬能夠跑完的,在古代有着很多的驿站,大概20裡就有一家,相當于今日的“加油站”。傳遞八百裡加急信件的時候,是需要不停地更換馬匹,才能保持最快的速度。馬也是會累的,勞累的馬是跑不快的,是以信差要頻繁的更換馬匹。
八百裡加急的意思,是最快速度能達到一天八百裡,不過這也是很難的,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在3000裡外的地方反叛,唐玄宗6天才收到消息,雖然說這是八百裡加急,但是也隻能做到日行500裡。在古代能有這樣的速度,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有時候因為要傳遞緊急的軍事資訊,還有馬匹過度勞累而死。
并不是軍事信件都要使用八百裡加急的,使用八百裡加急的時候,就代表着國家有滅亡的危險。是以如果送信慢了,送信的信差也會收到處罰,在過程中如果不更換馬匹,信差輕則被打幾十杖,重則加倍處罰還要坐牢。在唐朝,如果打劫了八百裡加急的信件,是要被絞殺的。八百裡加急的信差其實也不好過,送信的人不能是體型太大的人,因為這樣會耽誤馬匹的速度。信差的吃喝隻能在馬上,如果信差的體質不夠好,在送完八百裡加急信件後,也會過度勞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