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日本一個神秘的團體“陰陽師”,随着動漫和遊戲的普及而廣為人知。
曆史上的這個組織的确存在,而且歸屬于朝廷機構“陰陽寮”。
隻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日本陰陽師團體的出現,與中國和北韓半島緊密相關。
當時在北韓半島西南,存在着一個名叫百濟的國家,與日本世代聯姻結盟。
公元553年,日本舒明天皇向百濟求曆書及博士,并在次年成功取得。
這便是所謂的占蔔之術傳入日本的起始。
實際上,百濟國對于占蔔和曆書的研究全都是學習自南北朝時期的南朝。
《宋書》中就記載:
公元450年,百濟王遣使向南朝宋文帝求取“易林”和“式占”。
換言之,日本是間接學習了江南的陰陽術數文化。
日本從百濟國學習來的曆法,實際上就是南朝宋的《元嘉曆》。
時間進入公元7世紀後,大唐興起,相繼将北韓半島上的高句麗和百濟國滅亡。
不願意歸屬大唐的部分兩國遺民便出逃到了日本。
公元660年,以鬼室福信為首的百濟遺民迎接之前在日本做人質的王子扶餘豐璋為新君,糾集國内殘餘勢力試圖興複習百濟。
日本齊明天皇和中大兄皇子前後派遣數萬大軍渡海至北韓半島,支援他們的複國行動。
然而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戰中,日軍被唐朝擊敗。
百濟複國無望之後,大批有一技之長的貴族便在日本朝廷中受到重用。
比如角福牟,他的特長就是“閑陰陽”。
《日本書記》之中,記述了持統天皇在公元692年,賞賜陰陽博士沙門法藏20兩白銀之事。
這個沙門法藏就是天智天皇在位時期流亡到日本的百濟人。
此外,還有高金藏與王中文等陰陽寮官員也是來自于亡國的高句麗和百濟。
可見,初期的日本陰陽寮是完全依賴于渡來人的陰陽術數知識來進行運轉的。
高金藏在《官人考試帳》内被記載為精通天文,王中文也有一樣的特長。
甚至連後來的天武天皇自己都擅長天文與遁甲。
足以見得陰陽寮官員得高超技能。
實際上,除了《周易》這種傳統書籍之外,陰陽師還必須精通中國各部史書中的天文志和曆法。
比如《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晉書·律曆志》等等。
可以說,每一位陰陽師都是一位中國通大學者。
進入平安時代之後,陰陽師逐漸以咒術師的身份出現在宮廷中,為皇族消災解難。
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