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女犯人流放外地,為何官兵都要争着去押送女犯?原因很簡單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各種刑罰,其中又以老虎凳、烙印等酷刑更為典型。然而,這些都隻是身體上的刑罰,對于人的折磨更可怕的則是精神上的摧殘。相比于作用于身體的酷刑,很多犯人更害怕的卻是流放。流放雖然并不回迅速摧殘人的身體,但是它卻會讓人受到長時間的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如此日積月累下去也更為可怕,是以很多犯人一聽到流放可能就會将自身罪行都公布出來,甯可忍受其他刑罰也不想被流放。

古代女犯人流放外地,為何官兵都要争着去押送女犯?原因很簡單

根據資料顯示,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邊遠地區進行懲罰的一種刑罰。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遠離鄉土的地方,以對案犯進行懲治,并以此維護社會和統治秩序。流放的地點有所不同卻也有共同點,一般都是一些特别貧瘠或者是偏遠的地方。

而這些被流放犯人到了目的地之後,往往隻能去參軍或者開墾荒地。參軍不用說了,這些犯人去了戰場往往就是充當炮灰的角色,每日都遊走于死亡邊緣,很多犯人的死因就是這個。而開墾荒地也會讓他們沒日沒夜地受到勞作的折磨,令其苦不堪言。

古代女犯人流放外地,為何官兵都要争着去押送女犯?原因很簡單

到了清代,有些流放的犯人甚至還會給人當奴隸。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流放意味着要去千裡之外的貧瘠土地上生活,在長途跋涉中因為犯人的身份,生活條件肯定十分惡劣,死在路途中的也不在少數,甚至會有不少人選擇自殺而不受這些苦難。

但是與犯人截然不同的卻是,衙役們卻是很喜歡這些押送犯人的工作,尤其是對于流放女囚更是趨之若鹜。不過要知道雖然衙役們同身披鐐铐的犯人相比十分自由,但即使沒有任何限制負重,如此的長途跋涉在現在的我們看來,也是非常辛苦的。這些衙役們又為什麼對這個苦差事這麼樂于接受呢?說起來裡面還有三層原因。

古代女犯人流放外地,為何官兵都要争着去押送女犯?原因很簡單

首先,押送犯人的時候等于是自己做了老大,畢竟天高皇帝遠,押送犯人的途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人管得了,想休息就休息。與在官府裡整日受人驅使還讨不了好處相比,押送犯人就輕松多了。

其次,押送犯人可以獲得的利益也不在少數。可想而知,這些犯人肯定都是事先知道自己以後的生活是多麼悲慘的。是以有些家裡有錢的就會先收買這些衙役,讓他們在途中多多關照,這樣衙役皆可以賺下外快。而且女囚犯的家人往往會給更多錢财,畢竟女性的身體素質比起男人而言要更差,是以所需要的照顧也就更多,是以衙役更喜歡押送女囚犯。

古代女犯人流放外地,為何官兵都要争着去押送女犯?原因很簡單

最後,能被判流放罪的大部分都是大戶人家,為了給犯人舒适的空間他們是不惜錢财打點上下的,而負責押送他們的這些衙役也可以自得地收下這些福利。是以為了錢财,他們自然也就樂得接下這份外人眼裡的苦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