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第五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四川省回報督察情況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成都12月14日電 中央第五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13日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回報在四川省開展的第二輪生态環境保護督察情況。

據悉,根據《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督察組對四川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态環境保護督察。今年11月19日,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上司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督察報告。經黨中央、國務院準許,督察組于13日向四川省委、省政府進行回報。督察組組長馬中平通報督察報告,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作表态發言,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主持會議。

督察認為,四川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态屏障,協同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生态環境高水準保護,工作力度大,取得明顯成效。

四川省全面開展赤水河流域生态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堅決徹底整改金川縣八一電站生态破壞問題,持續推進錦江流域生态環境綜合治理,長江、黃河幹流四川段水質保持優良及以上水準,成都再現“窗含西嶺千秋雪”往日盛景,生态環境品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準。

努力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态屏障。制定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四川省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編制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紮實推進長江保護修複攻堅行動。聯合黔滇兩省制定《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劃定生态保護紅線總面積14.8萬平方公裡,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環境9項限制性名額。把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地區大氣環境品質改善作為全省環境保護“一号工程”。編制實施10條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規劃,促進重點流域水體保護和水質改善。統籌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

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深入實施“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建設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生态修複規劃體系。指導成都加快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加快推進川西北生态示範區建設。推進清潔能源建設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2020年全省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高至53.3%。

四川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推動督察整改,解決一大批群衆身邊突出生态環境問題。截至2021年11月底,督察組交辦的6532件群衆舉報問題均已辦結或階段辦結,其中責令整改3601家;立案處罰1391家,罰款2144萬元;立案偵查22件,拘留12人,約談286人,問責323人。

督察指出,與四川省特殊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擔負的重要使命相比,與黨中央要求和人民群衆期盼相比,四川省工作仍有差距。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貫徹落實生态優先綠色發展還有差距。大局觀念和上遊意識不夠牢固,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定力不夠、動力不足。2018年4月以來,眉山市違規在黑龍灘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内開發房地産項目,僅長島未來城、天府生态城2個片區在建和已建成項目就多達1097棟,占地面積約3222畝。眉山市人大法工委在無法律解釋權情況下,違背立法本意進行立法解釋,為該區域房地産開發“開綠燈”;省林草局違規為上述項目辦理林地使用手續,準保護區342.56畝林地被侵占。

“兩高”項目管控不力。2020年以來,樂山市對“兩高”項目建設監管不力,在未通過節能審查情況下,默許夾江縣華興陶瓷有限公司高端牆地磚陶瓷生産線技改擴建等16個高耗能項目未批先建。四川珠峰瓷業有限公司等陶瓷企業先後未批先建15條大闆、岩闆生産線,其機關産品能耗準入值遠高于陶瓷磚的4.5千克标準煤/平方米,導緻2021年上半年夾江縣規模以上陶瓷企業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長22.4%。截至2021年7月,已規劃的32個重點用能工業項目新增能耗892.2萬噸标準煤,其中已開工和建成的20個項目新增能耗670.9萬噸标準煤,遠超該市“十四五”能源消費增量381萬噸标準煤的預計控制目标。

部門履職盡責不力。四川省經信廳指導化解鋼鐵過剩産能不到位,達州市渠江鑄管有限公司落後産能未按要求淘汰問題、成都市320萬噸鋼鐵産能置換問題,至督察進駐時未完成整改卻已驗收銷号。四川省水利廳推進小水電整改标準不高、要求不嚴,部分已上報帳号的水電站實際未整改到位。四川省林草局對地質公園監督管理缺位,全省多數地質公園長期批而未建、建而不管。

工作作風不嚴不實。廣安市鄰水縣對群衆舉報問題調查處理敷衍應對,将違法問題認定為不屬實,企圖蒙混過關。内江市四川宏遠化工有限公司整改不到位,企業堿液槽遺留大量堿液,環境風險較大。德陽市郪江流域污染治理嚴重滞後,中江縣以應急治理代替正常治理,在水質斷面上遊“撒藥治污”,弄虛作假幹擾水質監測。

二是長江保護修複仍有短闆。沿江一些工業園區違規上馬化工項目。宜賓市江安縣工業園區在納入國家公告目錄的合規園區範圍之外,相繼開工建設年産5萬噸氯化法钛白粉擴建工程等5個化工項目,部分項目突破長江幹流1公裡紅線。園區污水處理廠2011年建成以來一直無法正常運作,應新增的1.2萬立方米事故池尚未開工,外排廢水不能穩定達标。

“三磷”治理任務依然艱巨。達州市甕福達州化工有限公司磷石膏消納能力嚴重不足,總堆存量已增至1200萬噸,環境污染隐患突出。樂山市馬邊彜族自治縣暴風坪區域磷礦開采企業行業性生态環境問題突出,有的違規在河道中設定棄渣場,有的露天堆放磷礦石。眉山市廣益磷化工有限公司磷石膏堆場污染問題未整治到位。

尾礦庫環境問題整治不力。攀枝花市監管不到位,虹亦倉儲服務、米易元通鐵钛等公司相繼在長江重要支流1公裡範圍内違規擴建尾礦庫。攀枝花鋼鐵公司擅自将洗選尾礦排入不具備接納條件的牛場坪尾礦庫。綿陽市平武縣易家溝尾礦庫、平驿鉛鋅礦尾礦庫存在較大環境風險隐患。

流域違法問題禁而不止。南充市未落實禁漁期和禁漁區相關規定,違規采砂行為有禁不止,應取締的嘉陵區河西砂石碼頭邊整改邊擴張,生态破壞緻使嘉陵江南充段部分斷面水質下降。宜賓市海絲特纖維有限公司違規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内設定入河排污口。自貢市久大鹽業長期違法向金魚河排放含鹽高溫廢水。

三是生态保護存在突出問題。四川省風景名勝區保護無規可依的問題較為突出,15個國家級、7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分别有5個和25個總體規劃未獲批,違規建設問題頻發。甘孜州違規在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内開發建設,侵占林地20.68公頃、耕地42.75公頃。綿陽市梓潼縣擅自将四川翠雲廊古柏省級自然保護區部分面積納入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成都市崇州市九龍溝風景名勝區龍祉山莊違建問題整改不力,巴中市南江縣光霧和谷國際森林康養小鎮項目規劃也存在侵占林地現象。

生态破壞時有發生。2017年以來,雅安市寶興縣鍋巴岩礦區縣二輕公司大理石礦等6處礦山超範圍開采,白玉溝大理石礦侵占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26.27畝。該礦區部分礦山生态修複治理做表面文章,甚至有大量礦山渣土下洩,影響寶興河珍稀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的魚類生境。

草原退化形勢依然嚴峻,四川全省退化草原面積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積的一半。阿壩州草原治理任務滞後,甘孜州石渠縣草原重度退化面積占56%。草原過度放牧問題也較為突出。

一些自然保護地為開發建設讓路。廣元市九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将違規批複項目調出保護區範圍,核心區和緩沖區面積調減比例高達40%。涼山州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内達子電站退出滞後。全省316個違規礦業權停而不退,生态修複嚴重滞後。

四是其他一些重點問題需要關注。四川全省設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為47.1%,低于全國平均水準。達州市開江縣城區每天約1.5萬噸生活污水直排新甯河,導緻下遊大石堡平橋省控斷面水質嚴重惡化。成都市東部新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規劃建設滞後,郫都區合作污水處理廠下雨即溢流現象突出。廣安市鄰水縣工業園區、巴中市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清水進清水出”。

大氣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環節,四川全省有7個城市PM2.5濃度不達标,德陽市2020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較2015年不升反降。成都市交通結構轉型緩慢,國Ⅲ及以下車輛達52萬輛,運渣車非法改裝、抛撒滴漏等現象普遍。宜賓市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未完成省環境空氣品質目标任務。

污泥無害化處置項目推進滞後,四川全省采用土地利用方式處理占比達54.4%,多數處置不規範。2014年以來,遂甯市新景源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假借“土壤改良”名義将10.51萬噸污泥直接傾倒或填埋于租用土地内,造成污染。2015年以來,周邊群衆先後投訴14次。2021年6月被生态環境部發現并指出該問題,仍未引起足夠重視,截至督察時,還有8萬多噸違法傾倒填埋的污泥尚未得到安全處置。

部分小流域水環境品質改善不明顯。自貢市釜溪河斷面治理問題整治不到位。泸州市大陸溪四明水廠國控斷面、古蔺河太平渡斷面水質不達标,甚至不降反升。四川全省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依然突出。資陽市經濟作物超量施肥施藥現象普遍,下遊龍台河出境斷面水質長期不達标。

督察要求,四川省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奮力譜寫美麗中國的四川篇章。要進一步樹牢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着力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紮實推進長江大保護;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區規範管理,加快推進若爾蓋國家公園建設,持續實施生态修複和國土綠化行動;精準治理大氣污染,加快補齊污水處理、污泥處置以及管網建設等環境基礎設施短闆。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态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四川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内報送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态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四川省委、省政府處理。

彭清華表示,中央環保督察組回報的督察意見,是對四川省生态環境保護工作的“把脈會診”,也是對加快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精準開方”。四川将堅決抓好回報問題整改落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四川全省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品質水準,推動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