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在這個故事中,人們或是贊歎昭君甘願為兩國和平而犧牲的奉獻精神,或是欣賞她甯願美色被埋沒也不願賄賂畫師的正直,或是為其落雁的哀傷而感歎。但是卻從來沒有人了解過在昭君出塞之後的故事,尤其是她在匈奴部落中的婚後生活,更是令人感慨不已。

原來身為野蠻部落的匈奴和漢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缺乏文明禮數的教化,他們的一些行為在漢人看來是非常不堪,甚至是難以接受的。就比如昭君原本的丈夫是呼韓邪單于,但是在對方死後,昭君卻因上書請求回國無果,而被迫嫁給了自己的繼子。最後直到這位絕色美人去世,她一共服侍了三代單于,而這些單于之間還都是有血緣關系的。那麼到底為什麼匈奴人會有這麼奇葩的規矩,認為可以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呢?
首先這是因為匈奴本身就是一個戰鬥民族,他們民族中的男性自能夠騎馬開始,便無時無刻不處于戰鬥之中。匈奴人不但要對漢人進行入侵,同時在自己民族中還要忙着内鬥,争奪地盤,甚至還要同草原上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猛獸作鬥争。是以在古代醫療條件那麼落後的情況下,他們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而這也就導緻了他們必須要提高生育率以此來維持人口補給。是以幾乎每一個匈奴人都有着許多的老婆,為的就是能夠幫自己繁衍後代,以此來謀求部落的生存。
其次這還是因為匈奴人認為,在男性死後,柔若無依的女匈奴人會是以無法獨立生活。而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她們自生自滅,甚至被别的民族擄去,倒不如選擇由自家的族人來繼承這份“遺産”,以免生育資源的流失,彼此之間也能有個照應。
最後這還是因為匈奴人非常重視自己的部族和血脈,畢竟處在這個内亂不斷的民族之中,他們的部族意識非常強烈,絕對不允許敵對部族之間互相通婚,或者是部族成員散落各地無法相認情況的發生。是以為了能夠避免上述兩種情況的發生,也為了能夠增強本部族的戰鬥力,在他們死後,也會自願将自己的妻子貢獻出來,成為部族中的公有财産,任由旁人将她們當作是生育機器,以此來繁衍後代。
是以雖然在漢人乃至後世看來這樣的習俗非常的荒唐,但這在當時也是匈奴人逼不得已的行為,畢竟如果他們不這麼做的話,所損害的就是一個不足,甚至是一個民族的利益。為了能夠謀求生存,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