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拍照搜題”下線,誰上線?

作者:川觀新聞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加強教育APP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指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完成中國小線上學科類教育訓練機構審批前,暫停中國小線上學科類教育訓練App的備案工作;已備案的相關教育App暫時從平台下線。下線的相關教育App提供者獲得中國小線上學科類教育訓練許可後,在平台補充許可資訊,送出恢複備案申請,經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稽核通過後恢複上線;未獲得中國小線上學科類教育訓練許可的,撤銷備案。(12月13日《新京報》)

暫時下線“拍照搜題”,這是意料之中。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釋出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明确,線上教育訓練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拍照搜題”下線,誰上線?

題目不會做,怎麼辦?将題目拍下照上傳,答案就來了。這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是極為友善的,家長不用為解題而煩惱,學生也找到了一個很友善的老師,然而,“拍照搜題”的弊病明顯,即長此以往,則會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此舉也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據統計,“拍題神器”平均準确率不足60%,這可能也存在誤導學生的問題。下線“拍照搜題”,應該值得肯定,畢竟很自律的學生太少了。

但學生不會做題目的問題卻不會因為下線“拍照搜題”就消失了。他們有問題的時候,該向誰請教?有的人會說,可以問家長,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高學曆的,即便是高學曆如博士,也未必就能夠答出國小生的作業題。最合适的人自然是學校的老師。老師畢竟不可能像“拍照搜題”那樣友善,随到随問。

這裡提供兩種思路:第一種,需要學校老師對自己布置的作業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哪些學生是有困難的,哪些學生是很容易解決的,這就需要老師科學、分層次布置作業,對于有難度的學生可以事先打好預防針,約定老師晚上有空閑的時候詢問,或是讓學生在花費一定時間之後仍然無法解答的,可以不再做,帶回到學校第二天解決,如此,沒有“拍照搜題”也不會存在問題;第二種解決思路,像北京一樣。北京市教委釋出《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線上輔導計劃(試行)》。《計劃》中明确提出,北京市建設教師線上輔導雲平台,由公辦學校名師為學生提供免費的一對一實時線上輔導、一對多實時線上輔導(互動課堂)、問答中心以及微課學習四種形式線上輔導,教師和學生實行實名統一認證。根據《計劃》實施步驟,從2022年起,除節假日和寒暑假外,周一至周五每天18時至21時,北京市所有國中學生都可享受線上輔導服務,輔導學科涵蓋國文、數學、英語等9門。由“官方補課”解決“拍照搜題”下線之後的難題。

“拍照搜題”下線,這已經成為事實,但孩子遇到不會解答的題怎麼辦?誰上線?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能夠湧現出更多更好的解決路徑。(王軍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