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高順,東漢末年呂布帳下中郎将,他有七百直屬部隊,号稱千人。這支部隊能快速攻陷敵方陣營,奪取勝利,就是大名鼎鼎的“陷陣營”。可是高順卻不被呂布所信任,沒有得到呂布的重用。那麼曆史上,呂布為何沒有重用高順呢?在呂布敗亡後,曹操為何殺高順留下張遼呢?

我們可能被三國演義誤導了,正史上真實原因,分析如下。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呂布沒有重用高順原因

其一,高順有700餘私兵,被呂布所忌憚。

高順雖然是呂布的手下,可是他有自己的部隊,屬于半獨立狀态。也就是說,呂布的指令,他覺得合适,就聽從,如果他覺得對自己沒有好處,他完全可以拒絕執行。張遼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先是聽從并州刺史丁原之命,帶兵入京,接受大将軍何進的上司。後來何進被殺,董卓進京,張遼改投董卓。

再之後,董卓被呂布斬殺,張遼結歸順了呂布,但他此時的官職還是北地太守,屬于半獨立狀态。呂布雖然是高順名義上的長官,可是他對自己的屬下所擁有私兵,是非常不滿的。這些私兵就是一顆顆定時炸彈,随時都可能爆發。是以,呂布對其非常忌憚,沒有重用他。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其二,高順能力出衆,被呂布所嫉妒。

在一個機關,如果一個下屬能力出衆,遇到啥事情都是一副自以為是,躍躍欲試的樣子,表現欲望太強了。這樣的下屬不但不會得到上司的青睐,還可能被上司所厭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任何一個上司,都想要表現出他最厲害、最聰明的形象。

如果這個聰明能幹的下屬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他還可以沾沾自喜,向别人誇是自己教導有方。而如果這個下屬不是自己的親信,也不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那麼,這個下屬就會受到上司的刁難和嫉妒。

高順就是這樣一個不被信任,還有能力的下屬。建安元年(196年)六月的一個夜晚,呂布的部将、河内人郝萌發動叛亂,突然圍攻呂布駐紮的下邳。呂布依靠堅固的城池防守,卻不知道造反的是誰,他帶領家眷逃往高順大營,向高順求助。高順問呂布:“将軍有所隐不?”呂布回道:“我聽到是河内人的聲音。”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高順僅僅憑借這一句話,就斷定造反的是郝萌。他率自己的直屬私兵,到達下邳平叛,萬箭齊發,射殺郝萌,天亮了,回到營寨,向呂布交差。《英雄記》中記載如下:

順問:“将軍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并射萌衆;萌衆亂走,天明還故營。

從這次平亂可知,高順不但有自己的私兵,還殺伐果斷,聰明機警,僅僅憑借呂布的一句話,就知道了是誰反叛。他率軍讨伐叛軍,以快刀斬亂麻之勢,迅速平叛。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能幹的大将,越能幹,越受到主公呂布的嫉妒。呂布在這次平叛後,吸取教訓,奪取了高順的“陷陣營”,将其交給與自己有姻親的魏續。這就是典型的卸磨殺驢。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曹操為何殺高順留張遼

據《後漢書》中記載,呂布的部将侯成的賓客盜馬,準備反叛。侯成緊急追趕,并将盜馬賊追上,使名馬物歸原主。諸位将領覺得應該喝酒吃肉慶祝。然而,主公呂布剛剛頒布禁酒令,他們不敢私自喝酒,于是先給呂布奉上,表示是借助将軍的威名,才使名馬失而複得,我們不敢先喝酒,先讓将軍你來喝。

呂布聽了,大怒道:“布禁酒而卿等醞釀,為欲因酒共謀布邪?”他重重處罰了侯成,侯成于是聯合宋憲、魏續等将,将呂布、高順、陳宮綁縛,向曹操進獻,歸順曹操。《後漢書》中記載如下:

成忿懼,乃與諸将共執陳宮、高順,率其衆降。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由以上可知,高順是和呂布一同被抓的,被抓了還對呂布忠心耿耿,沒有向曹操卑躬屈膝地投降,是以被殺。還有一點,那就是曹操也和呂布一樣,忌憚高順的“陷陣營”,不敢重用他,隻能除去。而張遼是在曹操擒獲呂布後,率衆歸降的。他對呂布已經仁至義盡了,是主動歸順曹操,是以沒有像高順一樣,被曹操所殺。《三國志·張遼傳》中記載如下:

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将其衆降,拜中郎将,賜爵關内侯。

為何曹操殺高順,卻收留張遼?我們被演義誤導了

總結:高順因為個人能力出衆,還有自己的私兵,卻不是呂布的嫡系。是以,呂布對高順非常忌憚和嫉妒,是不會重用他的。至于曹操殺高順,卻留下張遼,令人費解,是被三國演義誤導了。在正史上,高順是和呂布、陳宮一同被擒獲的,一同被斬殺,而張遼卻是在呂布敗亡後,主動歸順的。這一目了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