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珍藏的永樂劍,被八國聯軍搶走後,現成英國博物館鎮館之寶
大明永樂劍,長903毫米(刃長76厘米),重1.3公斤,含鞘2公斤。它是在鐵血皇帝朱棣的監督下打造的,1420年的時候,把劍交給了如來佛祖。是以劍盒上刻的是佛教吉祥動物“瓊”。這把劍的刀柄是鑄鐵的,而且是凹坑狀的。這樣不僅增加了手感,而且增加了摩擦力,使劍不易除掉。劍格刻“瓊”,劍的身體是卷曲的海浪浮雕,鞘是錯位浮雕圖案。

把劍交給西藏活佛,是為了加強西藏的統治。你知道,元朝滅亡後,元朝撤退到漠北進行抵抗。此時,明朝的邊防目标主要是以長城為主導的“九邊”地區。此時,西藏能否得到明朝的良好統治,關系到明朝邊防的安全。
随着時間的推移,後金在建州這個地方開始慢慢崛起,像野火一樣燒毀了中國的整個土地,然後其他國家都投降了。西藏也不例外。這把朱棣劍也被奉為朝廷的貢品,被清朝珍藏在紫禁城。
然而,鴉片戰争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朝逐漸走向滅亡的深淵。1900年的時候,這是八國聯軍跨世紀的好年份。他們用兩萬人砸開了中國的大門。當時,有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把守着中國的大門。其中,日本出動兵力最多,意大利出動兵力最少,僅象征性出動80人。他們占領皇宮後,以參觀的名義公然掠奪我國的珍寶。不僅如此,一場大火還燒毀了“圓明園”。包括大明永樂劍在内的無數寶藏被留在了海外。
91年後,這把劍被皇家軍械局博物館買了,花費100000刀。從那時起,它就成了博物館市政廳的珍品。通過對同時期西歐劍的比較,我們發現大明永樂劍從劍柄到劍身,從鋼到風格,都展現了中國煉鐵的先進技術和中國劍的最高技術水準。而這把劍也被稱為皇家軍械局博物館第一批收藏的古代兵器。但到目前為止,仍有很多中國寶藏流向海外。我希望有一天,這些國寶屬于我們,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