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日課339丨空談理論,高不成低不就

荀子日課339丨空談理論,高不成低不就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39講《解蔽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故有知非以慮是,則謂之懼;有勇非以持是,則謂之賊;察孰非以分是,則謂之篡;多能非以修蕩是,則謂之知;辯利非以言是,則謂之詍。傳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謂合王制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為隆正也,然而猶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亂,非治人道,雖能之,無益于人,不能,無損于人。案直将治怪說,玩奇辭,以相撓滑也。案強鉗而利口,厚顔而忍诟,無正而恣雎,妄辨而幾利;不好辭讓,不敬禮節,而好相推擠:此亂世奸人之說也,則天下之。治說者,方多然矣。傳曰:析辭而為察,言物而為辨,君子賤之。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此之謂也。(《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16)

故有知非以慮是,則謂之懼;有勇非以持是,則謂之賊;察孰非以分是,則謂之篡;多能非以修蕩是,則謂之知;辯利非以言是,則謂之詍。

是以,有智慧卻不用來思考聖王之道,就叫做畏怯;有勇力卻不用來維護聖王之道,就叫做賊害;觀察周詳卻不用來分析聖王之道,就叫做篡逆;有才能卻不用來研究光大聖王之道,就叫做巧詐;能說會道卻不用來宣傳這聖王之道,那叫做廢話。

傳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謂合王制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為隆正也,然而猶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

古書上說:看天下事物有兩個方面:一是從錯中找出對的,一是從對中找出錯的。所謂的正确與錯誤,是指是否符合聖王的法度。天下如果不把聖王的法度作為最高标準,還有能分辨是非曲直的東西嗎?

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亂,非治人道,雖能之,無益于人,不能,無損于人。案直将治怪說,玩奇辭,以相撓滑也。案強鉗而利口,厚顔而忍诟,無正而恣雎,妄辨而幾利;不好辭讓,不敬禮節,而好相推擠:此亂世奸人之說也,則天下之治說者,方多然矣。

倘若不分是非、不理曲直、不辨治亂、不規範社會道德,即使精通,對人也沒有什麼好處,即使不能掌握它,對人也沒有什麼損害。這不過是鑽研奇談怪論,玩弄怪僻詞句,用來互相擾亂罷了;就隻不過是強詞奪理,厚顔無恥,不守正道而恣肆放蕩,胡亂詭辯而唯利是圖,不懂謙讓,不尊重禮節,而喜歡互相排擠,這都是亂世中奸詐之人的說辭。現在天下做學問的人,大多是這樣。

荀子罵的這些人,很有現實觀照意義。

傳曰:析辭而為察,言物而為辨,君子賤之。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此之謂也。

古書上說:玩弄言辭卻自以為明察,空談概念卻自以為善辨,君子鄙視這種人。見識廣博而記憶力強,但不符合聖王法度,君子鄙視這種人。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啊。

眼高手低,空談理論,高不成低不就。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誦讀《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