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第五季
中,有一期是家長之間進行比賽,為寶貝和媽媽赢得獎品。在陳小春父子和吳尊父女的這一場比賽中,Jasper一直在給自己的爸爸加油,希望自己的爸爸能夠赢得比賽,然後把獎品送給自己的媽媽。但是陳小春輸了。
Jasper在一旁委屈地說:“我們全都沒赢。”
應采兒安慰道:“沒關系,隻是個遊戲,下一次再加油!”
字幕組給Jasper打上的字幕是“我想要赢!”
陳小春也不斷地安慰道:“你已經很棒了,有時候隻是運氣問題......沒有關系,好嗎?”
Jasper眼睛含淚地說:“我不想要輸,我想每一天都赢......但是我不想輸!”
從短短的28秒的視訊中,我看到輸了比賽之後Jasper整個人的焦躁:
不停地來回走動,最後直接坐到地下,然後開始用手擦自己的臉和眼睛,即便是被媽媽抱在懷裡,整個也是顯得非常地不安。
我們生活中也會經常碰到這種看起來“輸不起”的孩子,無論如何安慰他,他的勝負心始終是勝過了他的理智。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教會孩子“輸得起”?

▏
關于“鈍感力”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自己的作品《鈍感力》中認為,具備“鈍感力”的人,基本上具有以下特征:
●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認定目标,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渡邊淳一認為擁有這種鈍感力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這本書裡寫過這樣兩個例子:
?
一個是才華橫溢的作家。
這位作家文采飛揚,然而心理素質卻非常的差,他十分在意讀者對于他作品的評價,特别是那些負面的評價。因為對這些負面評價十分的介懷,這位作家漸漸地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創作中去,就這樣他漸漸的泯然衆人。
另外一個是醫生。
作為醫生,在大學畢業之後,他跟着一位十分有經驗的外科專家進行學習,這位外科專家醫術超群但卻十分喜歡訓斥别人。作為實習生,這位醫生沒少受到專家的訓斥。但他卻總是顯得毫不在意,隻是竭盡全力的學習專家的醫術,最終他也成為了一名醫術高超的專家,非常的有成就。
渡邊淳用這兩個人的例子說明了鈍感力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僅要看這個人的才華,也要看他承受壓力的能力。
對于“輸不起”的孩子來說,承受壓力的能力遠遠低于他對于勝利的渴望,是以“鈍感力”也是他們最需要培養的東西。
▏“不想做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1.先做一個好士兵
不想做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是拿破侖的名言。拿破侖也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隻要有理想,隻要肯競争,士兵是能夠做到元帥的,甚至能成為皇帝。
但成為元帥的前提是你首先需要是一個優秀的士兵
,拿破侖之是以能成為元帥,就是因為當他還是一個士兵時就能做到軍事知識紮實,作戰勇敢,能夠準确把握到戰機。
2.要有勇于競争的信念
一個軍隊裡面有千千萬萬的士兵,但卻隻有一個元帥。是以雖然有很多的士兵想要成為元帥,但最終成功的可能隻有一個。
就像每年的
聯考
一樣,每個省都有幾十萬個聯考生,但最終能夠考上名牌大學的卻隻有寥寥。但是作為士兵,作為學生,不能因為機會渺茫,就放棄了競争的機會。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隻有擁有勇于競争的信念,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3.如何成為一個元帥
就像前文所說的,想要成為一個元帥,首先要先做一個好士兵,然後要有勇于競争的信念,當然還需要一些
運氣
。無論能否成為元帥,都要時刻準備的。哪怕你現在隻是一個士兵,但也要試着從元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思考如何統率全軍。因為機會到來時不會再給多餘的準備時間,想要成為元帥就要時刻做好準備。
▏“輸不起”的孩子,需要培養“鈍感力”
1.隻要有競争就會有失敗
競争是這個社會的主旋律,沒有競争就不會有進步。而且競争不僅存在于成人當中,孩子之間也充滿了競争。
上學需要競争,選班幹需要競争,評優秀需要競争,考試還需要競争
。
隻要有競争就會有失敗,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成功,強如拿破侖,也會遭遇滑鐵盧之戰,然後一敗塗地。
2.不應該有輸不起的心理
楚漢争霸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曆史,交戰的雙方是劉邦和項羽。
戰争前期劉邦屢戰屢敗,甚至連父親和妻子都被項羽當作了人質,但劉邦沒有放棄,他屢敗屢戰,最終取得了垓下之戰的勝利。反觀項羽,前期取得了巨大的優勢,但卻在垓下被劉邦打敗,其實項羽有機會卷土重來,但他卻不願回到江東再做打算,選擇了自殺。
比起劉邦,項羽就是輸不起的典範。
3.鈍感力很重要
就像渡邊寫的那樣,鈍感力對于一個人的成功十分重要。特别是對于那些有輸不起心态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孩子們需要的是競争力,而不是因為競争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
。鈍感力能夠幫助孩子們排除各種負面的因素,讓他們不在乎各種流言蜚語的影響,專心于做事情本身,這樣更容易取得成功。
▏家長可以這樣培養孩子的“鈍感力”
1.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孩子會有輸不起的情況,是因為他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反而忽略了自己的目标。
這正是一種沒有專注力的展現,想要培養孩子的鈍感力,首先要讓孩子具有專注力,無論成功與否都要專注于事情本身,而不去在乎其他的印象。
2.适當的讓孩子經受挫折
培養孩子的鈍感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如果孩子一直是一個溫室裡面的花朵,那毫無疑問他的抗壓能力是不強的。
适當的讓孩子經曆一些挫折是有好處的,就像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一樣,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前,他已經發動了很多次失敗的起義。雖然這些起義失敗了,但這些挫折讓孫中山先生的信念更加的堅定。
3.适時的開導孩子
當然,在孩子受到挫折之後,父母應該适時并适當的開導孩子。受挫之後的孩子是最脆弱的,是最需要父母關懷的,也是最容易聽取父母建議的。這個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太在乎失敗帶來的挫敗感,不要在意别人冷落的眼光,要把這件事情看作是前進的動力,下次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同樣是在《爸爸去哪兒》中,Jasper後來看到嗯哼想念爸爸,就和他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并且故意輸給了嗯哼,Jasper雖然輸了,但是嗯哼很開心,作為朋友,Jasper也很開心,也沒有計較遊戲的輸赢。
4.培養孩子的興趣廣度
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當他們受到外界壓力的時候,肯定是需要一定的發洩途徑的。孩子很難把這種不良的情緒自我消化掉,是以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十分重要。這些興趣可以在孩子受到挫折時,幫他們分散注意力,讓他們能夠迅速的從不适的狀态中走出來。
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特别是在競争壓力巨大的今天,如果想要孩子取得成功,除了要讓他們擁有較強的硬實力以外,鈍感力同樣不可缺少。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不是也曾對輸赢有過強烈的執念?你的孩子是否比賽輸了就落淚?你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爸爸,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決。
我是溫柔虎爸,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