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頭年豬砍多少塊肉(分享我們家鄉年豬肉各部名稱)

作者:與白共舞的大媽大叔

過去我們這地方殺年豬,都喜歡砍大塊肉肉。

一般來說,一百五十斤的豬肉砍成十六塊,一百五十斤開外的是十八塊。

從前面算起——豬頭、槽頭、前腿、駝背、寶筋、半筋、軟欠、後腿、圓尾。這為一半邊豬的豬肉。如果豬小點,半筋與軟欠合為一塊。

這樣,一塊豬肉少則十斤,多則二三十斤,特别是前後腿,至少二十多斤,在制作臘肉的過程,還得從中砍破,以免從中不能滲透食鹽腌制……

為什麼要把豬肉砍成這樣大呢?

據老農講,豬肉砍成大塊,在熏制臘肉時,它的黑邊就相比少些。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人愛挑食,臘肉的黑邊都不吃,每次都煮的臘肉,先把黑邊割下來,結果,把中間的吃完啦,到最後全剩下黑邊……大塊豬肉,腌制時間比較長,一般腌制二至三十天。

一頭年豬砍多少塊肉(分享我們家鄉年豬肉各部名稱)

在過去,年豬的各個部位都有特定的日子來吃,比如——豬頭豬尾,是在過年時必須品,這代表着一年之中“有頭有尾”。槽頭(豬頸)肉一般是殺豬時吃,流傳着殺豬吃槽頭,來年豬好養……還有個原因,槽頭肉是豬身上最孬的肉肉,鄉裡人很節約,就從最孬的肉吃起。記得,在七八十年代,過春節愛送人情肉,就是殺豬匠把槽頭肉,砍成兩指寬一塊,一塊大約兩斤左右,走近一點的親戚就送上一塊。

前腿和後腿都很重,都得制成火腿。前腿一般是過年時,用來招呼客人。後腿就過年時,去嶽父嶽母家拜年,孝敬嶽父嶽母。

一頭年豬砍多少塊肉(分享我們家鄉年豬肉各部名稱)

中間段——駝背寶筋軟欠……這些地方的肉比較肥,就在二三月,農活比較忙,消耗體力大的時候吃。

在過去,鄉裡人殺年豬是有計劃的,計劃着一頭年豬肉,吃上一年四季……

現在不同了,想吃肉肉,随時都有,随時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