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與豪門似乎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天才都能被豪門從一而終地寵愛,有人扶搖直上,有人昙花一現,有人一直沒有機會。
17歲就加入皇馬的厄德高在哈蘭德橫空出世之前,被認為是挪威天賦最好的年輕人,然而一入豪門深似海,6年的伯納烏時光中,厄德高隻出場了11次,在曆任主帥麾下,天才都無一例外地扮演了邊緣人的角色。


在加盟皇馬前,厄德高是一台紀錄粉碎機。
他是挪威足球超級聯賽曆史最年輕的出場球員和最年輕的進球球員,他以15歲253天的年齡成為了挪威國家隊曆史上最年輕的國腳,他又以15歲零300天成為歐洲杯預選賽史上最年輕的出場球員。
未來可期是最直覺的感受,至少利物浦、拜仁和皇馬三家豪門都對「挪威制造」興趣頗濃,在權衡利弊後,他牽手皇馬。理由是“和高水準球員在一起訓練、比賽,自己會進步得很快”。
是以當外界傳聞銀河戰艦以280萬歐元收購他時,外界一片嘩然,普遍認為皇馬撿了一個大便宜。
厄德高附帶的明星效應很明顯。
一是他的皇馬球衣成為挪威銷量最高,超越了C羅,二是16歲157天的他成為皇馬隊史上最年輕的出場球員。作為一個新人,在處子賽季交出1球和7次助攻屬于中規中矩,因為除了替補C羅出場的首秀,其餘時間挪威天才都在皇馬預備隊度過,雖然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但以「天才」作為審美标準的話,顯得并不突出,也産生過類似「怪不得隻賣280萬歐元」的輿論質疑。
或許是經不起流言蜚語的璀璨,又或許本身就擁有一顆「我本可以」向上的心。
厄德高已經不滿足于以預備隊球員的身份和一線隊巨星共同訓練,能踢上球是他最現實的願望,雖然有點操之過急的意思,但被租借到了海倫芬卻是是皆大歡喜的方式。
皇馬也急于看到自己好不容易搶下的天才與水貨的标簽拉開距離,他們甚至在合約中加入了「要求海倫芬如果不給厄德高出場機會,那麼每錯過一場比賽,就要支付皇馬4萬歐元」。
一個半賽季後,厄德高累計在43比賽中打進3球助攻5次,但這絕不是他立馬在皇馬兌現天賦的基礎,甚至他主動接受了再次被租借的安排,因為羽翼未豐的他一旦回到皇馬隻會重複昨日的故事,要麼在一線隊枯坐闆凳,要麼在預備隊無心戀戰。
在跟随皇馬去美國參加季前賽之後,這個想法愈發強烈,厄德高想快一點長大,而皇馬也希望他早一點接班老化嚴重的中場,雖然沒有得償所願,但最起碼在維特斯的他重新獲得了介紹自己的權利,他被主帥稱為「像機器人一樣工作」。
實際上,他的精彩不止于此,制造過助攻帽子戲法,當選過月度最佳球員,賽季收官時,他的過人次數和突破次數均是荷甲第一,相比于身價回升到1500萬歐元,「他應該回到伯納烏」的話題一直在2019年夏天發酵。
與此同時,勒沃庫森、阿賈克斯、皇家社會也在圍獵頂着“挪威梅西”頭銜的厄德高,在皇馬待價而沽的時候,挪威新星已經有了明确的答案,他想以皇馬對手的身份展示自己,而對齊達内而言,讓厄德高替補或者離開,都要比讓其他的老将讓位友善得多,引起的争議也小得多。
曾幾何時,厄德高剛到皇馬時就被認為隻是一次商業版圖擴張的公關式簽約,現在齊達内的表态其實也在無心傷害自己人,出于此,租借加盟皇家社會的他并不是報複,他想在更進階的聯賽淬煉配得上皇馬的自己。
“我相信終有一天,皇馬需要我回來。”年輕人志存高遠也不是新鮮事。
果然,在2019-20賽季國王杯1/4決賽皇家社會戰勝皇馬的比賽中,首開紀錄的厄德高算是實作了自己的一個小目标,而且在對陣另外兩強巴薩和馬競的比賽中,他分别以過人和進球的方式介紹了自己不過是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一切用不着那麼快給他标簽「失敗者」,36場7球和9次助攻算是一次有力的回擊。
得之我幸的皇家社會向皇馬提出了租借+買斷的條款,厄德高并不排斥,但是皇馬表示拒絕。兜兜轉轉後,他被經紀人推薦到阿森納。起初,他也懷疑這樁交易,至少他的發言模淩兩可:“阿爾特塔似乎是個一流教練,我喜歡他的主意、他對足球的看法及其個人風格。”
唯一确定的是,既然在心愛的皇馬追不上被寄予厚望的自己,不如在一而再再而三體會過的流浪生活中重新起航,年輕意味着着資本,也意味着是在冷暖自知中提前看清了自己。
雖然上賽季20次出場2球和2助攻的資料并不出彩,甚至重新跌入了懷疑論中,但阿森納還是用4000萬歐元招募了他,或許在當今足壇這個價位的球星比比皆是,但在槍手,卻是跻身前10的大手筆,這也反應了厄德高之于阿森納的重要性。
彼此,就像兩個抱團取暖的人,堅定了一起走下去的決心。“厄德高是一位非常有天賦的球員,我們為球隊引進了一位令人興奮的進攻型球員。”這是阿爾特塔對他的期望。
現在,連續三場斬獲進球的挪威球星被外界追捧,但他坦然自己現在隻是想穩定下來,并沒有過多地被幹擾,其實最初就連阿森納球迷也不期望他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甚至反對和反感簽下他。
在阿森納慢慢往上爬的過程中,經曆過愛而不得的厄德高或許更懂珍惜當下的感覺,如此,“我想幫助阿森納重回巅峰”是一句肺腑之言,1998年出生的他也多了一份來日方長的等待,突然被稱為“領袖”的他說:“這裡像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