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時候人們看見的月亮是白色,可是有時候又是暗灰色,有時候又是黃色,還要紅色和藍色,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些都是與氣象知識密不可分的,下面和大家分享幾種月亮顔色形成的原因。
1.皎潔月亮
大多數詩詞裡指的明月既是這種皎潔的月亮,形容月亮明亮而潔白。國小課本學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及唐朝詩人王維的《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明月常常成了詩人們寄托牽挂和思念的名詞,而皎潔的月亮也成了人們對月亮顔色的固有印象。

皎潔的月亮主要出現在晴朗的天氣,它的形成是:當太陽光照射到月球,再被月球反射到地球的過程中要經過地球大氣層,晴朗天空大氣層的塵埃和水汽比較少,是以大氣層對反射光的吸收就會比較少,也就是說反射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顔色)基本沒被削弱,當他們混合到達地球進入人的眼睛後,人們看見月亮就是白色了。
2. 紅色月亮
紅月亮大家也會經常見到,有時又被稱為“血月”。紅月的形成主要是:當月亮處于地平線附近時,太陽光在被地球大氣層折射的過程中,波長較長的紅光不易被散射,波長較短的綠、青、藍、紫等光易于被各種微粒散射,因而紅光能夠穿出大氣層到達月亮表面再被月亮反射回地球,是以這時我們看到的月亮就是紅色的。
3. 黃色月亮
黃色月亮的形成是因為:太陽光被月亮反射到地球大氣層,通過大氣層時,大氣中的水汽和塵埃會阻攔波長較短的青光、藍光、紫光,其餘的紅、橙、黃、綠光混合在一起就呈現出黃色。
4. 藍色月亮
藍色月亮不常出現,但是它确實存在。藍色月亮一般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當有森林大火、火山爆發等災害時,産生的煙霧和塵埃顆粒在地球大氣層中集結,大氣層中并含有小水珠,這種情況下的大氣層對光的折射就會間接造成藍色月亮的出現。
5.月亮本色
有那麼多種月亮的顔色,那月亮本身是什麼顔色呢?月亮本身的顔色更接近于暗灰色。月亮本身并不會發光,它是通過反射太陽光才被人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