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務院:開展數字化冷庫試點工作 推動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經驗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冷鍊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推進冷鍊物流全流程創新。

《規劃》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銜接産地銷地、覆寫城市鄉村、聯通國内國際的冷鍊物流網絡,基本建成符合我國國情和産業結構特點、适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鍊物流體系,調節農産品跨季節供需、支撐冷鍊産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國務院:開展數字化冷庫試點工作 推動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經驗

(截圖自國務院網站)

《規劃》指出,推進冷鍊設施數字化改造,完善專業冷鍊物流資訊平台。推動冷鍊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數字化,鼓勵冷鍊物流企業加大溫度傳感器、溫度記錄儀、無線射頻識别(RFID)電子标簽及自動識别終端、監控裝置、電子圍欄等裝置的安裝與應用力度,推動冷鍊貨物、場站設施、載運裝備等要素資料化、資訊化、可視化,實作對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各作業環節資料自動化采集與傳輸。建構全國性、多層級數字冷鍊倉庫網絡。開展數字化冷庫試點工作,推動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

同時,支援國家骨幹冷鍊物流基地建設營運主體搭建專業冷鍊物流資訊平台,廣泛內建區域冷鍊貨源、運力、庫存等市場資訊,通過數字化方式強化資訊采集、互動服務功能,為冷鍊幹線運輸、分撥配送、倉儲服務、冷藏加工等業務一體化運作提供平台組織支撐。鼓勵商會協會、骨幹企業等搭建市場化運作的冷鍊物流資訊交易平台,整合市場供需資訊,提供冷鍊車貨比對、倉貨比對等資訊撮合服務,提高物流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專業冷鍊物流資訊平台間資料互聯共享,打通各類平台間資料交換管道,更大範圍提高冷鍊物流資訊對接效率。

《規劃》提出,推動冷鍊基礎設施智慧化更新,加強冷鍊智能技術裝備應用。圍繞國家骨幹冷鍊物流基地、産銷冷鍊集配中心等建設,加快停車、排程、裝卸、保鮮催熟、品質管控等設施裝置智慧化改造更新。推動大資料、物聯網、5G、區塊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冷鍊物流領域廣泛應用。

《規劃》強調,提高冷鍊物流設施節能水準,加大綠色冷鍊裝備研發應用。鼓勵企業對在用冷庫以及當機間、速凍裝備、冷卻裝置等低溫加工裝備設施開展節能改造,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診斷等模式。研究制定綠色冷鍊技術及節能設施裝置推廣目錄,鼓勵使用綠色、安全、節能、環保冷藏車及配套裝備設施。

《規劃》要求,加強冷鍊物流技術基礎研究和裝備研發,完善冷鍊技術創新應用機制。聚焦冷鍊物流相關領域關鍵和共性技術問題,部署國家級技術攻關,加強冷鍊産品品質劣變腐損的生物學原理及其與物流環境之間耦合效應、高品質低溫加工、高效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環保制冷劑及安全應用、冷鍊安全消殺等基礎性研究,夯實冷鍊物流發展基礎。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支援冷鍊物流相關技術研發,從源頭提升我國冷鍊技術裝備現代化水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冷鍊物流技術裝備創新應用體系。

此外,《規劃》還提出,暢通高品質農産品上行通道,完善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行通道,推動城鄉冷鍊網絡雙向融合。發揮冷鍊物流對高品質農産品生産、流通、減損的支撐保障作用,按照“一村一品”、“一縣一品”、“多品聚集”,發展“平台企業+農業基地”、“生鮮電商+産地直發”等新業态新模式。推動冷鍊物流服務網絡向中小城鎮和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下沉,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工程,鼓勵供銷、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電商等企業共建共用冷鍊物流設施。鼓勵大型生鮮電商、連鎖商超等企業統籌建設城鄉一體冷鍊物流網絡,加大對中小城鎮和農村冷鍊物流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強城鄉冷鍊設施對接,打造“上行下行一張網”,提高設施利用效率,促進城鄉冷鍊物流雙向均衡發展。

《規劃》明确提出,培育冷鍊物流産業生态,建構生鮮食品供應鍊生态。以國家骨幹冷鍊物流基地、産銷冷鍊集配中心為核心,吸引商貿流通、農産品加工産業集聚發展,深化産業鍊上下遊關聯整合,強化農産品全産業鍊組織功能,打造冷鍊物流與産業融合發展生态圈。鼓勵龍頭冷鍊物流企業、生鮮食品商貿流通企業加強戰略合作,推動業務領域互相滲透,對接上遊生産和終端消費,為客戶提供集中采購、流通加工、共同配送全鍊條一站式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