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率土之濱》六周年邀請賽“率土百家”舉辦了頒獎典禮,20支隊伍最終獲得了本屆邀請賽的征服割據獎勵,也為這場最大規模的政策遊戲賽事畫上了句号。

近年來,得益于自身的便捷性和更碎片化的競技體驗,移動電競迅速成為行業的重要增長點。艾媒咨詢資料顯示,至2020年國内移動電競市場規模已達889.7億元,使用者則增長至3.83億人,預計在2022年将達4.18億人。
但洶湧浪潮下,主流認知中的移動電競大多停留在MOBA、FPS、CCG卡牌等傳統領域,反觀SLG手遊賽事,卻因周期長、重總體政策等品類特點與“短平快”的移動電競相悖,久久難以打出聲量。
意外的是,作為率土like 的開創者,去年《率土之濱》基于自身玩法特點,打造了首場真正意義上的SLG賽事。
彼時,2100名玩家被分作21支隊伍同局對決,其中單局賽事持續長達35天。《率土之濱》也是以成為首家舉行大規模SLG賽事的遊戲,不僅引發玩家及同行的關注,也證明了SLG推行官方賽事的可行性。
而在今年,遊戲再度打造第二屆邀請賽“率土百家”。不僅從多元度更新賽事,還邀請六大内容社群代表隊參戰,真正做到了覆寫了不同圈層玩家,打造了一場規模空前的SLG賽事。同時,賽事呈現方式也愈發年輕化。官方不僅通過直播、以及相關綜藝節目覆寫賽事全程,期間也在以脫口秀的形式展現不同玩家風貌。
可以說是,本次邀請賽真正做到了以一個年輕的姿态演繹“率土百家”,也推動整個行業對于SLG賽事價值、乃至《率土之濱》本身認知的更進一步。
多元度更新,打造最大規模“百家”賽事
去年,《率土之濱》舉辦了名為“吾即時代”的五周年邀請賽,制定了一套符合SLG特性的賽事規則。而今年第二屆邀請賽,官方又在原有架構上進行了更新,從參賽人數、獎金規模、以及賽事玩法制度等多個次元進行完善。
直覺來看,本屆六周年邀請賽從2021年10月23日延續至11月23日。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内,有近120支隊伍參賽,其中每支隊伍人數25人,總計約3000人進行對抗。不僅如此,本次邀請賽的總獎金額度也提升至300萬元。
顯然,無論參賽人數還是獎金額度均創品類新高,堪稱目前規模最大的政策遊戲賽事。光從賽事次元來說,可謂是一場直接意義上的“百家賽事”。
不難發現,雖然賽事總人數得到了提升,但單支參賽隊伍人員卻從去年的100人降至25人。隊伍人數的明顯縮減,實際上源自本屆賽事選用的特定劇本“族閥崛興”——根據該劇本的特殊設定,邀請賽單個世族的人數上限調整為25人。在GameLook看來,選用“族閥崛興”其實是為了對參賽隊伍進一步細化、以及推動總體賽事規模的擴大。既友善更多隊伍與玩法流派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SLG玩法周期長的短闆,極大提升整場賽事的觀賞性,也能實作SLG賽事制度的更新與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參賽玩家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名号報名相應隊伍。所謂“名号”,其實是《率土之濱》8月上線的新系統,即根據玩家過往遊戲行為産生的成就稱号。
其中既有強調組織管理能力的“開基立業”,也有強探索和社交需求的“墾辟九州”和“指點江山”。正是通過報名門檻的設定,避免了同類型玩家的過多參與,保證讓每種玩法流派、每一類戰術的玩家都有機會參賽,且都能獲得極大的參與感與成就感。
回顧以上種種,無論是“族閥崛興”賽季玩法,還是根據名号報名,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呈現不同玩法的“率土百家”。
事實上,除了來自遊戲内的百家戰隊外,本次賽事還邀請了來自知乎、NGA、虎撲、懂球帝、軍武次位面、鐵血網的KOL,以及笑果文化脫口秀演員組成七支直邀隊參賽,他們的加入也帶動了不同平台玩家的廣泛關注與參與。
本質上來看,《率土之濱》之是以邀請7支直邀隊加入,推動不同圈層文化在遊戲中互相交織碰撞,既是為了凸顯賽事的高度包容性,同時也是對“率土百家”主題的呼應與豐富。
正是通過賽事規模、玩法制度的更新,和不同文化圈層玩家的加入,《率土之濱》打造了一場所有玩家共同狂歡的真實賽事。成功覆寫更多圈層的“率土百家”後,也讓這場本屬于率土玩家的賽事被更多使用者所知,進而完成潛在使用者轉化、推動長線營運的最終目的。
脫口秀+綜藝,用年輕口吻講述SLG賽事
除了對SLG賽事的多元度更新,凸顯本次邀請賽主題外,《率土之濱》同樣在嘗試以年輕化的賽事呈現形式演繹“率土百家”。開賽當天,遊戲先于在六周年慶典中打造了一場不太一樣的《三國脫口秀》。
近年來,随着笑果文化推出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一系列熱門節目,讓脫口秀這一表演形式重新受到年輕使用者的追捧。其中,王建國、呼蘭等優秀脫口秀演員帶來的有趣段子更是多次沖上微網誌熱搜,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迎着這股熱潮,《率土之濱》不僅邀請了本身就是率土玩家的王建國與呼蘭組成“卧龍鳳雛隊”參賽,還順勢舉辦了一場别具新意的“三國脫口秀”。
10月23日,率土官方在B站釋出《三國脫口秀》,王建國、呼蘭以及知乎、NGA等各大平台KOL分别闡述自己對三國的了解。既充分展現了不同類型的率土玩家風貌,也展現了“率土百家”的精神核心,受到了不少玩家、乃至圈外使用者的追捧。該視訊播出後很快沖上B站熱榜,并順利抵達遊戲榜TOP15。
在GameLook看來,《率土之濱》選擇在邀請賽首日、六周年慶典這一關鍵時間點推出脫口秀節目,其實也不無道理。
首先自然是為了尋找與年輕玩家溝通的有效管道;其次也是想借助“脫口秀”這一新興表演形式,彌補SLG賽事自身觀賞性不足的短闆。并依托其熱度加速擴大賽事聲量,抓住喜愛脫口秀的年輕群體目光。
出于相同考量,賽事舉辦期間,《率土之濱》繼續打造了《風雲十三州》、《今夜不卡免》等多檔綜藝節目,全方面覆寫賽事程序。得益于綜藝這個相對潮流化的多元呈現形式,官方以一個相對輕松有趣的氛圍,進一步推動年輕使用者從發現、了解到開始産生興趣,并快速了解門檻較高的SLG賽事内容。
橫向來看,這些節目基本覆寫賽事報道、戰略分析、八卦雜談等諸多類型,充分滿足了不同年輕使用者的觀賞喜好。例如第四期《今夜不卡免》中,各百家代表便針對百家名号各抒己見。既打破了玩家對名号的刻闆印象,也以輕松诙諧的方式加深了圈外觀衆對賽事的了解。而從縱向看,多種趣味節目在時間上又貫穿整個賽事始末,多角度彌補了SLG局外博弈全過程,将整場比賽的魅力全方面、完整地呈現在觀衆眼前。
同時,《率土之濱》期間也與各大直播平台合作,在鬥魚、虎牙、B站等平台上線綜藝節目,最大範圍覆寫了潛在使用者群體。通過以上種種年輕化、潮流化的賽事内容輸出,加速此前鮮少接觸SLG的新玩家從關注、興趣出現到最終自發加入遊戲。
年輕化演繹百家賽事,“率土like”建構SLG新範式
回顧六周年邀請賽,從比賽規模、賽事制度的革新到邀請六大社群參賽,再到年輕化、多樣化方式呈現賽事,其實都是對此次“率土百家”主題的最直覺闡述。
從誕生之初,基于“地緣戰略+賽季制”的底層邏輯,《率土之濱》探索出了一套沒有固定規則的自由玩法。既讓不同的使用者玩出了不一樣的流派,這片高度包容的遊戲生态也在吸引更多圈層使用者的加入,并在六年間積累了龐大且多元的玩家群體。
如今,第二屆邀請賽被冠以“率土百家”之名,顯然代表着官方對遊戲生态與SLG賽事了解程度的加深。即肯定了不同玩家群體、不同玩法流派、不同圈層文化在遊戲中互相交織碰撞,并選擇将玩家放在首位,尊重各有獨特玩法風格的率土玩家群體。
也是在此基礎上,邀請賽進一步以年輕姿态演繹“率土百家”,試圖打破不同文化圈層的限制,實作賽事知名度的有效傳播。也讓外界看到了百家流派的更多可能性,并推動玩家主動意識到“我也是百家之一”。進而真正建構起多元、年輕化的玩家生态,繼續深化“率土百家”的核心理念。
憑借開創性的“率土like”玩法,《率土之濱》始終領跑着SLG賽道。如今,基于多年來對品類的深刻了解,遊戲成功舉辦并完善了SLG官方賽事。基于賽制的多元度更新、以及呈現方式的年輕化演繹,不僅改變了行業的認知,也為今後SLG賽事多元化探索,甚至是品類長線營運樹立了全新範式。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産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