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式造車,特斯拉又爆單暫停預定【車智日報】

要聞速覽

小馬智行已無加州無人駕駛測試牌照

小米控股生态鍊公司智米科技加入造車

特斯拉Cybertruck不提供官方配色

特斯拉暫停接收北美以外地區Model S、X訂單

特斯拉明年調整Model 3和Model Y的部分功能

Rivian将在佐治亞州建第二工廠,年産能20萬輛

小鵬N5諜照曝光

蜂巢能源完成60億元B+輪融資

商湯被美國制裁,推遲IPO

大衆将建6個超級電池工廠,最早的2025年投産

吉利汽車與力帆科技拟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01

标注:标志為US的貨币機關為美元

标志為HK的貨币機關為港币

小米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式造車,特斯拉又爆單暫停預定【車智日報】
小米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式造車,特斯拉又爆單暫停預定【車智日報】

03

創業公司進展

12月13日,美國加州交通管理局(DMV)官方網站顯示,在2021年5月獲得完全無人駕駛上路測試許可的小馬智行(Pony.ai),已經從DMV官方網站的完全無人駕駛測試企業名單中消失了。

根據加州DMV的管理要求,所有在加州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包括有無安全員),一旦發生事故後,都必須及時(一般是10個工作日内)送出書面報告進行解釋,同時,加州DMV也會在官方網站公開這些事故的書面報告。

根據加州DMV公布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相關事故的書面報告顯示:最新的事故報告是Cruise送出的在11月21日發生的事故報告,而小馬智行最新送出的是10月28日發生的事故報告。

小馬智行的報告顯示:10月28日上午10時50分,小馬智行基于現代汽車電動車Kona打造的無人車在總部所在地灣區Fremont上路測試時,在十字路口完成右轉之後,迅速向左變道,以便進行左轉。但小馬無人車在完成變道之後,卻駛上了道路中間隔離帶,撞到了隔離帶上一個很小的路标,導緻車頭輕微受損(Moderate damage)。

對于從DMV官方網站完全無人駕駛測試企業名單消失,小馬智行表示,"小馬智行一貫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則。此前,小馬智行無人測試車在美國加州進行日常測試過程中,發生了輕微碰撞,無人員受傷,也不涉及其他車輛。事故發生之後,小馬智行立即對事件(指的是10月28日的事故)進行了複盤調查,并主動停止了在加州的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同時,小馬智行第一時間與加州DMV進行了彙報,目前仍在緊密溝通和合作中。"

出現事故在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中,并不罕見,幾乎每一家取得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車企都發生過大大小小不同的事故。但,沒有一家是以而失去了測試牌照。

隻有Uber在2018年發生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撞死一位扶着自行車過馬路的婦女而被監管要求停止所有的測試并且接受官方調查。這起全球首起自動駕駛車輛緻命事故的在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後,最終調查結果顯示是安全員在事故發生前在看手機視訊而導緻無法及時接管車輛最終導緻悲劇的發生。調查結束後,Uber其自動駕駛部門所在匹茲堡,艱難重新開機測試。Uber上市後,Uber ATG最終被賣給了Aurora,Aurora在2021年11月通過SPAC的方式上市,市值超過130億美元,成為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市值最高的企業。

目前,加州DMV尚未就小馬智行無人駕駛測試牌照問題發表任何言論。

小米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式造車,特斯拉又爆單暫停預定【車智日報】

04

科技巨頭進展

12月13日,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控股的生态鍊公司智米科技已加入造車大軍,前通用泛亞的電動汽車項目負責人馬永東加盟,負責智米的整車業務,同時,不少北汽的電子電氣架構人員也在近期加入智米。

另外,已有汽車設計公司在和智米接洽,對接整車設計工作。據透露,智米瞄準的也是乘用車方向,首款車将為SUV。但,智米科技的造車業務目前與小米汽車保持獨立,小米的行政體系也未對智米科技有明顯支援。

智米科技是一家主營空調、空氣淨化器等産品的小米生态鍊公司,并且是小米的控股子公司。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持有北京智米超90%股權,擁有實際控制權。而劉德是小米生态鍊發起人,經常代表小米集團在生态鍊公司中持股。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生态鍊公司裡極少控股,如石頭科技、追覓科技等僅有小米的少量股權投資。

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小米的生态鍊公司石頭科技下場造車,由石頭科技創始人兼CEO昌敬操盤,成立獨立的汽車公司,同時石頭科技也會出資,選擇的是增程技術路線。兩家生态鍊子公司都要造車,都與小米汽車保持獨立,但差別的是智米科技是小米控股的子公司。

雷軍在宣布造車時的計劃相當激進,首款車第一年銷量就要達到10萬輛,此後三年還計劃每年推出一款新車,并且三年内總銷量要達到90萬輛。這或許是小米多線布局造車的原因部分原因。

小米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式造車,特斯拉又爆單暫停預定【車智日報】

05

造車新勢力進展

12月13日,馬斯克确認初期不會給Cybertruck提供任何官方配色或外膜,車主可尋求第三方解決,同時其還透露最近出現的超大雨刷不會出現在量産版Cybertruck上。

12月10日,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已向潛在客戶宣布停止接受北美以外地區的Model S和Model X的新訂單,目的是想“盡可能加快現有訂單的傳遞”,同時避免大量積壓訂單。據悉,特斯拉将會在2022年下半年在其他市場重新開始傳遞。

12月13日消息,近日,特斯拉向歐洲監管機構遞交的測試項目顯示,明年特斯拉将對Model 3和Model Y部分功能進行調整和改進。包括以下方面:

1、 特斯拉計劃将Model 3和Model Y中搭載的12V電池換成锂離子電池,此前ModelS和Model X已經搭載該類電池。

2、 高性能版Model 3配置更高性能的電機,并采用與高性能版Model Y相同的AMD Ryzen晶片。

3、 2022年版Model 3後窗将采用雙層隔音玻璃,并且明年下線的Model 3和Model Y将引入整合了汽車喇叭、警報器和外部揚聲器的“超級喇叭”功能。

小米控股公司智米科技正式造車,特斯拉又爆單暫停預定【車智日報】

12月13日消息,日前,據外媒報道,Rivian與佐治亞州政府将于下周宣布,将在“東亞特蘭大大型基地”建設其第二個主要生産工廠,年産量為20萬輛。

按計劃,Rivian在伊利諾伊州的工廠在2023年年産能也将達到20萬輛,目前為15萬輛。此外,到2030年Rivian的目标年産能是100萬輛。

在目前的産能和傳遞方面,有資料統計,今年9月份Rivian一共生産了12輛R1T,傳遞了11輛;10月份,Rivian一共生産了180輛R1T,其中傳遞了156輛。預計今年将生産1225輛,傳遞1015輛。

12月13日消息,近日,有部落客曝光了小鵬N5的内飾諜照,N5可以看做是小鵬P5針對B端市場的車型,搭載的是磷酸鐵锂電池。N5内飾相比P5顯得簡單,同時中控屏以及儀表盤的尺寸都比P5的要小。

此外,外觀上N5取消了一體化大燈,采用的是普通樣式的鷹眼式前大燈,另外位于左右兩側底部也取消了原本安置雷射雷達的飾件。

06

傳統車企和供應商四化

12月11日,蜂巢能源完成60億元B+輪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川能投、大族雷射、星宇股份等産業鍊合作夥伴;鼎晖投資、中移資本、興業銀行、優勢資本、人保資本、泰康投資等産業投資機構;湖州、鹽城、上饒等國資平台。此外,老股東也進行了大額追加投資。

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表示,本輪融資募集資金将主要用于研發新技術、建設常州四期生産基地等。

12月13日,據知情人士透露,商湯集團仍将堅定推進香港IPO,最快将于年底前完成。今日稍早時候,商湯集團在港交所公告,将延遲全球發售及上市。

商湯集團原計劃于12月17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于12月7日公布了IPO上市招股方案,并開啟募資,募資截止于12月10日中午。然而美國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财政部宣布将商湯科技列入所謂“軍工複合體企業清單”,實施投資限制。

商湯科技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可能會直接“勸退”商湯的投資者,即使成功赴港IPO,美國投資者也無法交易其股票,進而影響其投資套現。美國高通公司在2017年曾對商湯進行了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的。如果美國對商湯的制裁更新,還很可能會影響到高通和商湯的一些技術合作。

12月13日,大衆汽車釋出聲明稱,其計劃在歐洲建立6個超級工廠,以滿足集團對電池組不斷增長的需求。目前定于德國薩爾茨吉特的工廠将于2025年投産,大衆汽車将從2025年起為該廠投資約20億歐元用于自有電池組量産。

大衆汽車還将在5年内投資約520億歐元用于開發和生産新的電動汽車,新汽車戰略還将包括發展電池、充電和能源等新業務領域。

為了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大衆汽車還聘請了蘋果公司全球電池開發主管Soonho Ahn來負責大衆未來的電池項目。Soonho Ahn曾在三星SDI負責新技術電池的開發,2019年加入了蘋果,擔任全球電池開發主管。此外,在寶馬負責燃料電池的Joerg Hoffmann也将加入大衆汽車,負責新一代電池的産業化。

此外,近期大衆還計劃将其電池部門部分出售或上市,同時可能為電池部門引入外部合作夥伴。

另據外媒報道,大衆汽車旗下軟體部門Cariad和博世将就汽車軟體領域的達成合作。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大衆或在該項目上投資數億歐元。據悉,大衆将所有軟體業務都整合到Cariad上,希望能在這一領域挑戰特斯拉和Alphabet。

12月13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公告,将與力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币,吉利汽車和力帆分别出資3億元,各持股50%。

據悉,成立合資公司的目标是通過研發、銷售和營運汽車(包括但不限于換電車),共同推動力帆科技汽車産業的轉型及更新,進而推進其産品在乘用車市場的整體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合資公司的成立也可以持續推進吉利品牌向上發展,通過各品牌的組合布局,形成對主流市場不同層級的完整覆寫。

歡迎加入“車智”的朋友圈

2021: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前沿科技、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群!

【公衆号二維碼(上)、微信二維碼(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