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卅望春東——程昕東當代藝術作品收藏展”海報
“卅望春東——程昕東當代藝術作品收藏展”作為全國巡回的第三站于2021年10月23日在天津美術館開幕,由于疫情的影響,沒有舉辦開幕儀式。此次展覽特邀學術主持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藝術總監馬馳;天津美術館主辦;并得到法國駐華大使館、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館、古巴駐華大使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支援。此次“卅望春東——程昕東當代藝術作品收藏展”是繼2018年在湖北美術館展出“‘何論東西’程昕東當代雕塑藝術作品收藏展”和2020年在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之後的第三次大型收藏展。
此次收藏展呈現40餘位國際、國内藝術家的55件當代藝術作品。此次收藏展有60%的當代藝術藏品是最新亮相。并向天津美術館捐贈了兩件作品:藝術家師建民的不鏽鋼雕塑《如意》;另一件是藝術家金德峰的油畫作品《果園三百畝》。
《如意》 師建民 不鏽鋼 192x72x92CM 2005年
天津美術館收藏
《果園三百畝》 金德峰 布面油畫 200x200CM 2015年
程昕東作為一位著名的國際策展人,在過去三十年間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成長,并為其在國際、國内的傳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不僅可看到一位藝術工作者的成長之路,同時也能夠在這條成長之路的串聯下,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線索,并進而通過構成這些作品的多元媒介來感覺不同文化和時代背景下的人與社會、自然的關聯狀态。
展覽現場收藏家程昕東(左一)為嘉賓介紹展覽作品
藝術家劉軍(左)在作品前與嘉賓交流
天津美術館館長馬馳在《三十年,一個輪廓》一文中闡述了此次“卅望春東——程昕東當代藝術作品收藏展”的意義:
圍繞着中國當代藝術有種種傳奇,這份傳奇不單屬于藝術家,也屬于藝術家背後的推動者與演繹者。程昕東先生即擁有于此類傳奇。
作為一位有天賦的理工科學生,程昕東早年留學歐洲時,因為一次完美的街頭被搭讪,結果進入了法國藝術界,又因為中國美術館的法國藝術大師蘇拉熱的展覽項目,他又回到國内,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時間,帶着他恰到好處的審美與歐洲藝術機構的資源,恰到好處的介入了已經恰到好處的中國當代藝術。自此,在中國當代藝術的鑒藏生态裡,有了屬于他自己的空間。現在想來,能夠有這麼多的“恰到好處”邂逅在他的身邊,除了他如沐春風般的性格,還在于他和這些勇立潮頭的當代藝術家們都是同齡人,他們都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求學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他和這些藝術家們在一起,誰也不比誰大,誰也不比誰小。對于他而言,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這他和這些藝術家們一起慢慢變老。
三十年,對于完整的藝術史來講,或許隻有幾頁,或許隻有幾行,但是對于一個人來講,卻代表着他人生大半的精彩與揮不去的記憶,這裡展出的每一件藏品,包括他沒有機會在這裡展出的,放在家裡的,庫房裡的每一件藏品,都有他的故事,都有他的心思,都有他的歲月。也可以講,一位藝術家成功的标志,就是他的作品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熠熠發光,程昕東的藝術空間,就是這麼一個偉大的角落,這裡承載着他擁抱過的欣喜,感傷,榮譽,散淡,玄思與陳述,他用這樣一個公開展示的方式來梳理自己走過的三十年,也試圖讓自己再走回去,牽引着他的,是道路,也是道理——藝術可以是很好聽的故事,但是,最好的藝術不會給你講故事,隻給你講道理。
此次展覽是繼湖北美術館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之後,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全國巡展的第三站,這裡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凝結着想象與創造,我們感謝程昕東先生的分享,同時對他捐贈的兩件精彩作品表示感謝。
收藏家程昕東(綠衣者)與嘉賓合影
Q&A 對話
雅昌藝術網&程昕東
Q:此次天津美術館的藏品展已經是第三次美術館收藏展,請介紹一下這次展覽的基本情況。
A:這次受天津美術館館長馬馳先生的邀請,我們從開始溝通到布展完成,有半年的時間。但由于疫情的影響,原本10月23日近2百人(包括法國、波蘭、比利時、克羅地亞、烏拉圭、羅馬尼亞大使等)各界嘉賓參加的慶祝開幕典禮取消了。但展覽每天觀衆仍然衆多,天津美術學院還專門多次組織師生觀展。展覽将延續到春節後,展期4個月至2022年2月。
這也是天津美術館創館以來的第一個當代藝術作品私人收藏展,具有曆史意義。
Q:這次展覽和之前的兩次有哪些差異?
A:這三次收藏展,從2018年在湖北美術館舉辦的“何論東西”當代雕塑藝術作品收藏展開始,是一個專題性的展覽。對于湖北美術館而言,是第一次呈現一個收藏家的個人當代藝術作品收藏展覽。那麼,2020年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東張西望三十年”的當代藝術收藏展,這個展覽是更綜合性的呈現我三十年來的收藏,有101件,包涵多種媒介參與的大型個人收藏展。是我的收藏整體的面貌,内容很豐富。關聯到我個人的從事藝術行業工作的成長曆程,從國内國際的兩條線索介入當代藝術圈。無論是國際、國内基本上是契合我介入當代藝術30年比較完整的整體面貌。
這次天津美術館的“卅望春東”收藏展,回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文化身份層面,圍繞着“景觀”主題展開。有55件作品參展。包括影像、雕塑、繪畫、攝影等等的媒介很豐富。最大的特點是,這次在天津美術館展覽的60%的作品,在前面的兩個展覽裡面沒有呈現過。
這三個收藏展之間既有關聯度,又有各自的特點。之是以産生這樣的特點,也跟不同的美術館,自身的背景特質有關,以及美術館展覽空間的差異而設定的。
你是另外一邊的閃電(二) 管昕然 布面油畫152X183CM 2019年
展覽現場
無相·大衛 劉軍 石雕 45x30x103CM 2021年
Q:此次收藏展是否有新近的藏品?
A:有新藏品,其中包括最新收藏天津美術學院教師劉軍的雕塑作品《無相》系列。他借用了太湖石,具有傳統文人象征的符号。首先是大自然造化的的鬼斧神工,經過他的再創造成為當代藝術作品。不僅是文人喜愛的,他借用太湖石作為媒介,重新構築出在世界藝術史上經典的圖像。這個非常有意思的是,呈現在全球化過程當中,兩種文明的碰撞。
另外還有一位年輕的90後藝術家管昕然,她也有一件抽象的油畫作品展出。這也是今年下半年收藏的一件作品,非常好的作品。
Q:此次是否有捐贈?
A:關于捐贈,武漢捐贈了3件當代雕塑作品;清華大學藝博館17件。這次有兩件作品捐贈給天津美術館,一件是藝術家師建民的不鏽鋼雕塑《如意》;另一件是藝術家金德峰的油畫作品《果園三百畝》。
對我來講,我從業30多年來,在相對有條件的時候捐贈,是對社會的回報吧。我的人生中,藝術給了我很多,打開了我的視野和世界之間的關聯,豐富了我的生命過程。通過藝術作品的捐贈,回饋社會,希望能夠更多的人從這些藝術家偉大的創作中得到某種啟迪,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些許改變。
Q:關于收藏展,未來是否有新的計劃?
A:那麼有了這三個收藏展覽。未來的計劃中,呈現我30年的當代藝術收藏,将會在不同的實驗空間中展開。
明年四月中旬,春暖花開的時候,會在我的家鄉湖州市美術館做30件當代藝術作品的捐贈展,同時也要捐贈2000冊藝術類圖書。
參展作品欣賞
《為了愛而生存》 約瑟夫•博伊斯(德國)尺寸可變 1975年
《面鏡》 傅中望 鑄銅、鐵、椅子 166X100X500CM 2001年
《無題》 讓•皮埃爾•雷諾(法國) 聚酯、油漆 H16CM 2005年
《吻》 王克平 銅 H40CM 2008年
《遊園驚夢之白夜》 楊勳 布面油畫 150X150CM 2011-2012年
《在空間中迷失》 托米斯拉夫•布達(克羅地亞)紙上炭筆 D126CM 2015—2018年
《親愛的自由》 馬歇爾•雷斯(法國) 銅雕 26x20x10CM 1989年
《心花怒放》 郭斌 不鏽鋼、羽毛 90x80x40CM 2016年
展廳現場
卅望春東——程昕東當代藝術作品收藏展
特邀學術主持:冀少峰 蘇丹
藝術總監:馬馳
展覽統籌:盧永琇
展期:2021年10月23日至2022年2月6日
展廳:一号展館(一層)
主辦機關:天津美術館
支援機關:法國駐華大使館 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館 古巴駐華大使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湖北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