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中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疾病負擔最大的國家。目前中國現有HBV感染者約為7000萬人,而母嬰傳播是造成中國B肝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
一項對中國孕婦進行的全國性橫斷面研究,“2015-2020年中國2853個縣9000萬孕婦HBV感染情況” 發表于《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評估了B肝病毒感染的患病率。研究結果表明,2015-2020年,中國孕婦HBV感染呈中度流行,且流行率持續下降,降幅約25%。然而,在省級和縣級水準上,HBV感染的流行率仍存在差異。HBV感染疾病負擔相對較重的省份未來應給予更多關注。
與2015年相比,中國東、中、西部三個地區的孕婦HBV感染流行率均有所下降,東部地區從8.72%降至6.04%,中部地區從6.76%降至4.93%,西部地區從6.40%降至5.43%。2015年至2020年期間,區域差距也有所縮小。
2015-2020年,大部分省份(90.3%)和縣(76.96%)的HBV感染流行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差異。
其中,2020年,31個省的HBV流行率從1.88%到11.99%不等。
2020年,天津(1.97%)和山西(1.88%)兩個省級地區的流行率較低(
然而,有6個省份的流行率仍然較高(≥8%),包括:海南(11.99%)、西藏(11.25%)、江西(10.56%)、福建(9.97%)、廣東(9.84%)和廣西(9.30%)。
在縣級地區中,從2015-2020年,較高流行率(≥8%)地區的比例從24.26%下降到17.54%。

2015—2020年全國孕婦人群B肝病毒攜帶率變化趨勢
2015-2020年中國全人群(黑線)、東部(紅線)、中部(黃線)和西部(藍線)孕婦人群HBV攜帶率的地區差異
阻斷HBV母嬰傳播是消除B肝的關鍵,對HBV感染的孕婦及其新生兒的規範管理可以有效切斷HBV母嬰傳播。對于HBV陽性孕婦所生嬰兒進行新生兒B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B肝疫苗接種,能夠有效地減少新生兒HBV感染。
了解中國孕婦HBV感染的流行特征,更好地規範這一群體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對實作世衛組織(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重大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标有重要意義。
HBV感染的臨床診斷
診斷标準:HBsAg陽性即診斷為HBV感染。
(1)慢性HBV感染,即HBsAg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肝功能正常。
(2)慢性B肝,即HBsAg陽性,肝功能異常且排除其他原因。
HBV母嬰傳播
目前大多數研究将嬰兒6月或7月齡HBsAg陽性和(或)HBV DNA陽性作為母嬰傳播發生的标準。而嬰兒出生時靜脈血或臍帶血HBsAg和(或)HBV DNA陽性并不能說明發生了母嬰傳播。母嬰傳播的時機通常發生在分娩過程及産後,宮内感染非常罕見。
妊娠合并HBV感染對孕婦的影響
妊娠合并HBV感染對孕婦代謝異常、肝損傷、早産、流産、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壓均存在影響關聯。
肝損傷
既往研究顯示孕婦妊娠期發生肝功能損傷的機率高達3%,孕婦孕期B肝急性發作的發生率為6%,産後B肝急性發作的發生率為10%。
早産
孕婦感染HBV可增加早産的風險。劉民等在489965名育齡女性中開展的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發現,與HBsAg陰性孕婦相比,HBsAg陽性孕婦發生早産的風險增加了24%。HBsAg和HBeAg雙陽性孕婦發生早産的風險更大。
流産
引起孕婦高流産率的原因是HBV基因的整合和複制導緻早期胚胎細胞的染色體變異,病毒蛋白産物幹擾了胚胎的代謝和發育。
妊娠期糖尿病(GDM)
妊娠期間HBsAg陽性與孕婦GDM的發生風險較高有關,HBsAg陽性孕婦GDM的患病率顯著高于HBsAg陰性孕婦的患病率。B肝感染狀态對GDM的影響機制可能是在妊娠中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導緻胰島素抵抗。
妊娠期高血壓(PIH)
多項研究顯示,HBsAg陽性孕婦患PIH的風險要高于HBsAg陰性孕婦。
妊娠合并HBV感染對圍産兒的影響
妊娠合并HBV感染對圍産兒影響的研究主要關注在低出生體重、巨大兒、小于胎齡兒、胎兒窘迫等方面。
低出生體重
多項研究顯示,HBsAg陽性孕婦産出低出生體重兒的風險高于HBsAg陰性孕婦,但是結果不顯著,兩者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巨大兒
多研究顯示HBsAg陽性孕婦娩出巨大兒的風險高于HBsAg陰性孕婦,且HBsAg陽性孕婦胎兒宮内死亡的風險也較高。但也有研究稱未發現二者存在關聯。
小于胎齡兒
國外研究未确定兩者之間關聯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與母親攜帶HBsAg之間存在關聯,HBsAg陽性孕婦分娩的新生兒發生胎兒窘迫的風險高于HBsAg陰性孕婦。
母嬰傳播的免疫預防
對于HBsAg陽性母親分娩的新生兒,應在分娩後12小時内接受被動-主動免疫接種(HBIG和B肝疫苗),這是預防母嬰傳播的關鍵。
聲明:本文經網絡轉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責任編輯: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