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

“泥金鑲裹,閃爍些兒個,引得神仙心可可,也夫妻間煙火。多情香草誰裁,骈将玉指拈來。寵受胭脂一吻,不辭化骨成灰。”

這是才女周煉霞一首遊戲之作《清平樂·過濾嘴香煙》。

一首小詞,香豔、潇灑、意境高遠,既風流婉轉,又大開大阖,頗有柳三變風骨,主題卻不過是偶然見到新出的一款香煙有感而發。

能發現如此細微的美,是怎樣一雙美麗又熱愛生活的眼睛?

1908年,周煉霞在湖南湘潭出生,周家是當地有名的書香門第、豪富之家。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她的父親周鶴年雖然隻有舉人的功名,但很會打點鑽營,以舉人身份點了候補長沙知府。

雖然因為清朝滅亡,最終沒點上實缺,但這樣的官位足夠提攜家族、經營自身,是以周煉霞自小的生活就非常舒适、富足,見過很多世面。

周鶴年雖然并不推崇西式教育,但對女兒的教養卻絲毫不馬虎,周煉霞從開蒙起,便接受傳統大家閨秀的标準教育。

周家乃是積累數代的豪富之家,老家湘潭的祖屋裡,侍奉的仆從如雲,完全按照傳統的方式生活。

這種鄉下老屋的日子,在很多民國青年的眼中和筆下,都是壓抑的氛圍、灰暗的色彩,封建禮教所代表的一切仿佛都是黑暗混沌的。

但周煉霞從小就有一雙發現美和精緻生活的眼睛,在她的記錄中,家鄉的日子全然沒有一絲晦暗。

“一早起來,頭發梳得滴光,辮梢上墜一支紅絲須頭,瓜皮帽的前額,綴一塊紅寶石,黑緞團花馬褂,藍莊絨緞袍。”

“最好玩不過的是:腳上那雙特制的繡花小靴,雪白的粉底,怪玲珑,怪精緻的,真叫我永遠不會忘記啊!”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的仕女圖

周鶴年本人擅長詩詞書畫,對女兒也悉心培養,民國成立幾年後,阖家遷居上海後,更是為女兒延請名師,教授詞賦丹青。

周煉霞師從清末民初多位名畫家學畫,其中鄭德凝對她影響最大,尤其擅長花鳥、仕女。

詩詞方面,周家更是不惜血本和情面,找到清末四大家之一朱祖謀教導女兒的詩詞。

有這樣的師資力量,本就天賦聰慧的周煉霞于詩畫兩道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是色彩還是文風,都在傳統基礎上格外清新、别具一格。

周煉霞不隻是跟随這些傳統風格的大家學習,也不拘一格在新派名家身上吸收養分。

文學方面,周煉霞後來還拜徐悲鴻的嶽父和老師蔣梅笙為師,精研詩詞。

周煉霞這樣的才女,自然對感情充滿了向往和期待,更何況她還是個罕見的美女。

周煉霞十四五歲時便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如畫,因為自國小畫,是以對色彩和服飾搭配尤其用心。

每次出門都打扮得極其清麗脫俗,引得路人不停矚目。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左三為周煉霞,左五長須者為張大千

有一次周煉霞到廟裡燒香求簽,求得簽後一擡頭,看到一個尚未受戒的小和尚望着她眼睛都直了。

周煉霞撲哧一笑,把簽塞給小和尚便袅袅婷婷的離開,殊不知那個看她看呆了的小和尚就是未來書畫界的一代宗師張大千。

多年後,張大千都還記得當日周煉霞穿着什麼顔色的衣衫戴着怎樣的首飾,求的什麼簽寫的什麼語,少女倩影簡直是刻骨銘心。

這樣的美女才女加千金小姐,自然不缺少追求者,周煉霞在家族安排下,碧玉年華便在門當戶對的松江邬姓裡選了一個丈夫。

但除了門第和出身一無是處的平庸富家子,顯然難以讓周煉霞這樣富有才華和情趣的女人幸福,兩人婚後的日子始終不和諧。

周煉霞絕不是一個會忍耐不幸婚姻的人,很快就解除與第一個丈夫的婚姻,恢複了自由身。

一次失敗的婚姻,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終生無法走出的陰影,會是以産生悲觀厭世之心,但對周煉霞來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次小風波。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的畫作

婚姻失敗讓周煉霞明白,除了門當戶對、年貌相當,自己更需要可以在才情上比對能夠産生共鳴的伴侶。

很快地,杭州望族高家裡一位熱愛平劇的子弟高鬯山,進入她的生活,成了密友。

不過這份感情最終也無疾而終。

感情失敗、父親去世,連續的打擊讓周煉霞對于人生規劃和目标都有了新的認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經濟獨立。

雖然周煉霞不需要靠賣文鬻畫養家糊口,但失敗的婚姻、沒結果的戀愛和父親離世後家世的改變,讓她明白必須經濟獨立和财務自由。

隻有經濟上不依附于任何人,才能在情感上不受制于任何人,且隻有經濟上沒有從屬關系,才能獲得真正平等的愛情。

此時周煉霞萬分感謝父親從小對她的培養,畫畫對她來說不再隻是陶冶情操、打發時間的閑情逸緻,更成為她獨立自主的保障。

她也感謝父親給她找的各種名師,這些民國初年聞名遐迩的文化名流是周煉霞最初的背書。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事實上民國時代文化圈是一個人情人脈大于才華才情的圈子,沒有适當的領路人,任是才高八鬥天賦異禀也如沒頭蒼蠅一樣撞不開門。

是以民國時代的文化人,無不是靠師門或者家學敲門引路,才能在文化圈得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變現。

那時候,周煉霞畫一幅花鳥蟲魚堂幅,明碼标價每尺三元,六尺以上另議,扇冊也要每件三元,如果想要她出名的仕女圖,更要加倍。

以才情換得金錢,以金錢保障自由,周煉霞活得自在又灑脫,現實問題得到解決後,周煉霞又把注意力轉移到情感上。

畢竟一個藝術家永遠需要感情的滋養,所幸周煉霞也很快遇到了畢生的良人。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拜入蔣梅笙門下時,完全沒想到自己不但能得到學問上的指點,還能找到如意郎君。

蔣梅笙出身宜興大家,家底殷實,生性好客,尤其喜歡看他的年輕弟子們團聚一堂聚會說笑。

蔣宅就如他的詩雲“車水馬龍紛沓甚,踏歌來去一狂生”,常常高朋滿座,歡聲笑語。

天生樂觀開朗愛熱鬧的周煉霞,自然喜歡蔣梅笙這裡的氛圍,常常來訪。

一天她正和朋友高談闊論,突然覺得有點異樣,轉頭一看,一個青年拿着一台新式照相機正對着她。

周煉霞自然是不怕人看,更不怕人拍,何況這裡是蔣家的客廳,在座的不是蔣梅笙的學生就是他的朋友,沒有什麼不三不四的人。

于是她便對着鏡頭嫣然一笑,毫不在意對方的失禮。

那躲在照相機後面的年輕人看到她沒有發怒,似乎也壯了幾分膽子,抱着相機向她走過來自我介紹。

青年自稱叫徐晚蘋,也是蔣梅笙的學生,喜歡攝影,偶爾也寫寫文章。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筆下的徐晚蘋

周煉霞于情感一道,非常灑脫又高要求,她不在意任何人對她的觊觎和追求,但卻能用巧妙的方式讓不夠格的追求者知難而退。

但眼前這個年輕人并不在她随手過濾的範疇内,雖然面對她時略帶羞澀,但話鋒打開後也是侃侃而談,不是那種畏手畏腳的古闆人。

交談中,徐晚蘋态度落落大方,對周煉霞雖然滿臉滿眼都是欣賞驚豔,但并沒有那些不上台面急色鬼的不堪,甚至帶着幾分天真。

此時十裡洋場最時髦的新興藝術非電影莫屬,張織雲、胡蝶、阮玲玉……一位位傾倒上海灘的佳人,眉宇間始終帶着一抹化不開的哀愁。

徐晚蘋望着周煉霞那張明媚豔麗的面孔,喃喃說道:“如果能帶上一絲愁緒,一定是幅最美的仕女圖。”

周煉霞忍不住哈哈大笑:想要仕女圖,我自己就可以畫啊。

徐晚蘋臉上一紅,望着笑得燦爛的周煉霞,他隻覺得自己見到了最美的時刻。

兩人就此相識,不但當天在聚會上交談甚歡,之後還頻頻通信,不斷見面。

徐晚蘋出身江蘇嘉定的名門望族,父母不求他飛黃騰達,隻希望他能做個不惹事不沾染惡習的閑人。

是以徐晚蘋靠着家族力量在郵政局裡混個鐵飯碗,每天也不好好上班,拿着照相機四處拍照,好照片就配上些文字發表,日子過得很逍遙。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徐晚蘋鏡頭中的周煉霞

周煉霞和他意氣相投,相似的生長環境和家庭背景讓他們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和朋友圈子,這讓他們的感情發展很快。

沒過多久,兩人就結婚了,周煉霞成為丈夫最好的模特。

結婚之後,夫妻二人跑遍了上海、杭州等地,留下了不知多少照片,光是作為“蜜月雙栖”的煙霞洞之旅,就住了将近兩個月。

周煉霞也靈感迸發,不再隻為挂單訂件作畫,而是回歸曾經的悠然初心,隻為自己和夫妻所畫。

為了慶祝結婚周年,這對夫妻還合作出版了一本收錄丈夫攝影作品和妻子繪畫作品的圖集。

這本圖冊名為《影畫集》,共收錄作品四十餘幅,用銅版紙彩色精印,不惜工本不為牟利,隻是一份愛情的見證。

徐晚蘋的号叫綠芙外史,是以這轟轟烈烈的秀恩愛便成了一句美麗的詩:神仙伉俪人間住,豔絕紅霞映綠芙。

有的人恩愛秀得越狠,打臉來得越快,比如徐志摩和陸小曼,但比陸小曼活得還要肆意張揚的周煉霞,卻把這恩愛維系得很好。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徐晚蘋夫婦,此時第五個孩子還沒出生

婚後周煉霞和徐晚蘋生了五個孩子,但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沒有是以放棄自己的精彩人生。

雖然經常懷孕,還一手包辦養育兒女的重任,但周煉霞從未放棄繪畫寫詩撰文,而且對自身有了新的追求。

很多女性在結婚成家、生兒育女後,都沉溺于家務,忽視了自我,久而久之就成了賈寶玉口中的“死魚眼珠子”。

周煉霞則反其道而行之,她青春時雖然也美貌,但比起陸小曼的風流婉轉還是略遜一籌。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周煉霞卻美得越發動人心魄,世人評說她“勝在滿面春風,悅目怡神,既有一種溫潤之美,也有一種張揚之神。”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自己則把這種美定義為“豐韻”。

而周煉霞的這份“豐韻”之美更是讓民國的很多精緻名媛都黯然失色。

“一個女性的美,并不完全依恃着面容的嬌豔,此外還要有修短合度、肥瘦得宜的身體,使她成為整個的美的輪廓”

“而更重要的,還有‘豐韻’兩字。”

“所謂‘豐韻’,實在難以形容,總之在顧盼行動之間,要有活潑而又幽娴的态度。”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人,一接觸到眼簾,就會感到詩意一樣的美妙,又像吹着和煦的春風,很自然地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周煉霞專門撰寫文章,對女性美容、養生乃至于婚後心理調節進行多角度的建議。

周煉霞強調,已婚女性更要有美術或音樂的消遣,以此“頤養性情”,心情心境柔和愉快,自然有益于外表,産生由内而外的美。

這一番見解,絕對不是嘩衆取寵或者誇誇而談,周煉霞一生都在身體力行。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喜歡變換發型,市面上隻要出了新鮮的式樣便會嘗試,尤其喜歡燙發。

她的好友,知名女畫家陳小翠不喜歡燙頭發,甚至覺得燙頭發矯揉造作,非常不自然,但也說周煉霞的頭發“無日不曲,固甚美也”。

意思就是周煉霞始終保持着發型的整齊,卷發每日打理,從不以狼狽或者不好看的樣子示人。

周煉霞的這種生活态度,讓她越來越美,在四十歲後,“三四個陸小曼也比不上一個她”。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有這樣的嬌妻在側,徐晚蘋自然也不會沉溺于富貴閑人的日子,事業方面他除了增加了勤勉和責任心之外,更因時代大潮激發了愛國熱情。

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一步步加快,徐晚蘋不忿日寇的嚣張,頂着危險堅守崗位,并利用工作之便為抗日做了一些貢獻。

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份責任心和愛國心,徐晚蘋竟然被提拔到重慶常駐,留周煉霞一人在侵華時淪為“孤島”的上海。

這是兩人的分别開始,雖然之後斷斷續續還能相會,但和過去終日厮守耳鬓厮磨的日子還是不可同日而語。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左一為周煉霞,中間長須者為齊白石

不過兩人此時都有新的事業要忙碌,徐晚蘋自不用多說,戰争期間郵政系統的責任尤其重大,忙得不可開交。

周煉霞在加入中國女子書畫會後,也有很多事情要忙,特别是抗戰爆發後,何香凝作為名譽主席,時常組織會員為抗戰出力。

動蕩中的周煉霞一邊以愛國熱情用手中筆作畫撰文鼓舞士氣,一方面更加熱愛分享自己在藝術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一時間,她所到之處,求教者門庭若市,周煉霞對認真求教的人都非常和善,有問必答。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也有些别有用心之徒,趁着他們夫妻兩地分居,想占點便宜,周煉霞也都不動聲色地打發了。

很多八卦小報對她的生活捕風捉影,幾乎每天報紙上都要出現幾篇關于她的八卦,甚至起了個香豔的别号“煉師娘”。

周煉霞身正不怕影子歪,對所有的傳聞,都一笑了之,置之不理。

沒想到徐晚蘋這一去,先是重慶後是台灣,竟然越走越遠,再無歸期。

一段婚姻無論是怎樣的情比金堅,但太長久的杳無音訊,再怎樣也是有名無實。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漸漸地,周煉霞也死了心,她權當又結束了一次姻緣,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無論風雲怎麼變換,她始終還是她,熱愛美、熱愛藝術、熱愛生活,一切挫折困難都不是美和藝術解決不了的。

是以她看到鹹鴨蛋會吟“剖出寸心顔色好,滿山雲為夕陽開”,想到鬥篷風帽會寫“一龛法象參禅女,萬裡明駝出塞人”。

就是去酒樓吃飯看到人家飯館開了空調,都要填一阕《虞美人》:“不教消暑飲冰漿,别有氤氲釀得十分涼。”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晚年的周煉霞

有這樣的生活情趣和創作熱情,無論肉體經曆怎樣的痛苦,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都隻能讓她的美更加光華内斂,“豐韻”渾然天成。

是以她年到古稀時還風韻猶存,不隻是外表的優雅,更有着生命的活力,複旦大學名教授蘇淵雷贊美她“七十猶傾城”。

周煉霞年過70之後,不但依然保持着特殊的美,情感也重新煥發了新的光芒。

1980年,一封從美國寄來的信,帶來了故人最深沉的期盼:煉霞吾妻,我是綠芙。

寄信來的,竟是30餘年音信全無的徐晚蘋!

原來徐晚蘋到了台灣後,難以知曉妻兒的情況,退休後去了美國生活,在那裡通過一些故人,終于知道了周煉霞和孩子們的情況。

當他知道周煉霞還是單身并未改嫁,且眼睛不好需要治療時,急忙從美國寄信,希望能夠與妻子孩子們團聚。

周煉霞捧着丈夫的來信,陷入沉思,她想起自己曾經寫過的一句話“獨對千金懷一刻,縱一刻,也千秋!”

她和徐晚蘋錯過了無數的“一刻”,但也有着數不清的“一刻”,兩人還有五個孩子作為生命的延續,人到古稀之年,有何不可重來一次。

20歲财務自由,40歲豔壓陸小曼,周煉霞豐韻“吊打”多少民國名媛

周煉霞随機赴美和徐晚蘋團聚,三十餘年未見的兩人,仿佛重回半個世紀前的初相逢,舊情複燃。

這對夫妻好似在兩條平行的隧道中各自跋涉了漫長的30餘年,再次交叉相會時才發現,心在那裡,永遠在那裡。

但使兩心相印,無燈無月何妨。

兩人重新舉行了婚禮了,并在幾年後有機會牽手慶祝了60年鑽石婚。

2000年,周煉霞在美國家中去世,享年92歲,絕代佳人安詳地閉上了眼睛。